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王国维“境界”说的当代阐释(2)

时间:2014-04-15 14:03 点击:
虽然,部分诗人会在环境和时代的气氛发生变化,或是失去写作的历史压力之后,他们的创作就显得难以为继,暴露出窘迫和创造力明显不足的征象[4]260。但对于诗意世界的执著,是诗人成其为诗人的首要标志。当然,对艺

  虽然,部分诗人会在“环境和时代的气氛发生变化,或是失去写作的历史压力之后,他们的创作就显得难以为继,暴露出窘迫和创造力明显不足的征象”[4]260。但对于诗意世界的执著,是诗人成其为诗人的首要标志。当然,对艺术世界的执著,不是深陷于文学的幻境而无法自拔,而是对“人的灵魂定向,对生活世界的意义真实的普遍内在要求”[5]19。重要的是,对于当前诗歌创作的状况来说,对“境界”的执著追寻要找准方向,抱守着不知所云的言说环境不但找不到诗歌的出路,而且会使诗歌创作越来越像是文字游戏而走向绝路。重视“意象”的运用,重视“境界”的构筑,才会使诗歌的发展前景更为明朗。意象派庞德等人的诗歌也许对当下的诗歌创作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如他的“人群中这些脸的憧影:/湿黑的枝上的花瓣”[6]31(《巴黎地下铁站》)、“凉冷如铃兰/苍白的湿叶/晨曦中她躺在我身旁”[6]32(《破晓歌》),还有墨西哥诗人帕斯的“静/不在枝头/在空中/不在空中/瞬间/一只蜂鸟”[6]305(《惊叹》)等等。这些诗歌都是用具体的意象群建构起了独特的诗意“境界”,但这种境界并不晦涩难懂,最抽象也会止步于不可言传但可意会的层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一定能看懂的诗才是好诗,但好的诗一定是能看懂的诗。正如童蔚所说:“不怕具体,就怕抽象的危险”[4]383。

  三、洞烛幽微:诗意寻根和终极之问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2]6。这种反复求索之后的偶然所得,是审美之所以产生的根本。而审美是不完善的生活在完整和谐的形式中的自救”[5]39,所以,诗歌所表达的真景物、真感情不但是“真切的一己之情,而且是诗人对宇宙实底、人生本质、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体悟”[1]21。将诗歌的终极追求化入到诗歌创作中去,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就都有走向大作的可能,就才能在蓦然回首间瞥见诗性的光辉。同样,诗人要“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作暂时的人格分主义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基性的命数”[1]5,才能将诗歌的发展引向繁荣,才能出现凡井水处都吟咏着的杰作。

  王国维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2]15。他又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泌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诗词皆然”[2]14。所以,境界才是诗意的出发点,也是诗意的目的。换句话说,诗意就是“境界”所承现出的诗歌的艺术之美,是审美之所以产生的根本。而审美最后仍将归于人的现实意义,正如刘小枫所讲,“人的精神存在恰恰在于能超越一切自然性的束缚,真实的意义才是人的最终归宿”[5]20。在剥落虚幻的表象后,诗人才能找到人类精神的真实所在,才能构筑起时代的诗意“境界”。

  【参考文献】

  [1]黄霖.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A].人间词话[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徐敬亚.中国诗典(1978-2008)[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4]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庞德等.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M].叶维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