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论影片《叶问》中我国电影本土化意识的传承

时间:2021-05-11 16:10 点击:
[摘要]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内在精神与气质,形成了东方电影的独特风格。从电影的百年历史来看,其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电影之坛,也正是归功于东方电影的独特艺术风范。站在历史的层面上看电影《叶问》,它很好传承了电影本土文

  [摘要]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内在精神与气质,形成了东方电影的独特风格。从电影的百年历史来看,其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电影之坛,也正是归功于东方电影的独特艺术风范。站在历史的层面上看电影《叶问》,它很好传承了电影本土文化意识流。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也是英雄主义情结与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而引发的又一次民族主义热情而已,但其中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英雄主义与爱国热情能够解释的。它让我们联想到的是民族与个体、正义与伦理间的各种纠葛关系的是非争议。《叶问》把握住电影文化的基本走向与脉络,给未来的电影事业发展一个较好的启示。

  [关键词]《叶问》;本土化意识;东方文化

  近几年来,在众多优秀的功夫影片中,叶伟信导演、甄子丹主演的香港功夫片《叶问》占一席之地,堪称电影的一匹黑马,取得了出众票房成绩。[1]功夫电影作为最具化类型的影片,无论电影是处于鼎盛时期,还是低谷,都是最优秀电影人送给世界电影界的瑰宝;它是对苦难人民破茧而出的勇气最真实的反映。[2]第一集的《叶问》主要采用的创作手法是人物传记式,其主旨是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抵抗;第二集中,人物的个性更加丰富,也是对武术精神的弘扬。[3]基于创作集体的视角,电影《叶问》的艺术化处理,如影像、艺术的设计及剪辑等,都展示了港产功夫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设计人物的命运与抒发感情方式等方面,映射出内地影片的特征。[4]

  一、东方文化中情感的表达方式

  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年代,影片都充斥着生活的苦难与困窘,这好像作为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来一样。[4]纵观百年电影史,从《神女》到如今的商业大片,对民族苦难的表达和思考,一直都伴随着电影的成长。主要的原因是:其一,电影诞生在国家危难和动荡之际,因此,以民族苦难为题材的电影生逢其时;其二,情感的表达是艺术的源泉,而电影只不过是寄托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使得电影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是比较独特的。电影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人物的情感纠结中,比如人物压抑、含蓄和对外来入侵者的反抗精神。

  在第一集的《叶问》中,影片在推动情节时,分三个层次推进,首先,影片主人公叶问原本与世无争,只是偶尔找人切磋一下功夫;第二,随着外敌的不断入侵,个人的窘迫映射出整个民族的苦难;最后,影片将具有视觉冲击力画面和人物情感爆发的高潮推至顶峰。在促进情节不断发展中,有一条线索是隐蔽的,那就是在民族苦难的背景下,入侵者的肆意迫害达到顶点,被压迫者的压抑已久的情感最终爆发。[5]

  本部影片的前半部分中,人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主人公叶问出于正当防卫的咏春拳;自狂狷过后,咏春拳就变得异常凶狠,招招都足以取人性命。对于如此的转变,并没有造成观众恐慌的心理,其主要的原因是,功夫只不过是人物情感的外化而已,在观众与人物的情感相融合后,无论什么样的转变,观众都能接受。并不是导演有意设立了这条隐含的线索,而是创作电影者的无意识产物,观众在这种电影文化的感染下,对这样的情感都已很熟悉了,也可以这样说,观众也是出自内心喜欢这样的情感爆发。

  第二集的《叶问》在第一集的表现手法基础上,将人物的个性塑造得更加丰富化,其功夫打斗更加变化莫测,但却没有像第一集那样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其原因是,在进行叙事、发展情感时,并没有将这两条线索同步,叙事并没有在情感达到高潮时,到达顶点。前半部分,身处不同门派的叶问,打斗只是为了生存;而后半部分则是与英国拳王的对打,甚至是东方功夫与西洋拳击的终极较量,是为武术打斗。由于在本部影片中,前后两部分的故事的发展出现了脱节,使影片的深度下降。所以民族主义间的争议,也就超越了第一集,然而观众也会很自然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武术精神为什么只有在与洋人打斗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彰显?整体上看,传统的情感抒情方式虽然没有体现出来,而在局部的细节中,却有所体现,比如叶问在对打英国拳王时,在竞技上,叶问处于下风,待情感的进一步推进后,咏春功夫也随之到达顶峰,最终打赢了。电影观众对于这样的结局已经非常熟知了,基本上港产的功夫片采用的都是这样的结构,这也正是表达传统情感的力量方式。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