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新感觉派小说的都市性与女性情结(3)

时间:2014-04-03 16:45 点击:
《梅雨之夕》的男主人公在一个有雨的黄昏中持伞等待一位美好女子的出现,并主动要求送这位陌生女子归家。作者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男主人公。女性在这里是男子都市想象向传统复归的标识。作者虽将场景设置在了都

  《梅雨之夕》的男主人公在一个有雨的黄昏中持伞等待一位美好女子的出现,并主动要求送这位陌生女子归家。作者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男主人公。女性在这里是男子都市想象向传统复归的标识。作者虽将场景设置在了都市,却在开篇就提到他嫌厌“雨中疾驰的摩托车的轮子”,也就是对现代都市的不满。在文本中,作者有意通过对女性传统美的陈述来消解令他生厌的都市味道。如“凤仪的温雅”,“露着烦恼的眼色,并且蹙着细淡的修眉”。一位古典美女跃然纸上,成功稀释了都市女性特有的凌厉和冷酷的文化气息,给人以恬静、唯美的复归。可是,即便男主人公亲尝了“担簦亲送绮罗人”的美好,却终要回归于现实中的。文章结尾写道:“妻问我何故回家这样的迟,我说遇到了朋友,在沙利文吃了点心,因为等雨停止,所以坐得久了。为了要证实我这谎话,夜饭吃得很少。”[7]作者所向往的精神复归是那么的短暂和虚无,他始终是生于都市,长于都市的现代人,他所逢着的那个犹如戴望舒《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女子,不过是他想抽掉都市中过于繁杂和喧闹的一种情感复归。女体在这里被书写的最大意义就是满足都市人疲于都市生活的精神想象。所以我们读《梅雨之夕》时,那美丽模糊的女子总是那么遥远。

  施蛰存对于女性的观照多了一份同情与柔和的态度,这与他从小便受古典文学的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施蛰存出生于江南一个书香人家,父亲是清末秀才,在古典文学方面的修养无疑给了他影响,他曾说过:“我父亲有十二个书箱,藏着平时节衣缩食买来的书,经史子集都有。”[8]他在上小、中、大学时,国文课的教材都是古文,深受古典文学的浸染之气。他对女性的书写往往出于矛盾心理的描写,写女子身处都市中遇到的种种困境和心理迷雾,而不像刘呐鸥、穆时英更注重女性肉欲的描写。在新感觉派将都市文学发挥到极致时,施蛰存无疑做了一个完美的复归,让这个流派更多一层文化意蕴,而不致在女体与都市的相互纠缠中落入俗套。

  参考文献:

  [1]穆时英.咱们的世界.南北极公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1.

  [2]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现代名家经典[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8:155.

  [3]张爱玲.谈女人.流言[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78.

  [4]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M].上海:现代书局,1934:3-14.

  [5]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都市风景线[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62.

  [6]黄献文.论新感觉派[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158.

  [7]施蛰存.梅雨之夕.施蛰存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13.

  [8]施蛰存.我的第一本书.沙上的脚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7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