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人间要好诗(3)

时间:2014-08-09 10:44 点击:
最后,诗歌写作自然生成这一自然观或云自然尺度还有两个含义需要同时指出。第一:诗歌的文本文字要用语自然,不可布置太多的言词路障。其实真正优秀的诗人不会对读者故设迷障,语言反而平易近人。语言平易但是诗意

 

  最后,诗歌写作自然生成这一自然观或云自然尺度还有两个含义需要同时指出。第一:诗歌的文本文字要用语自然,不可布置太多的言词路障。其实真正优秀的诗人不会对读者故设迷障,语言反而平易近人。语言平易但是诗意不俗,其间也自有一种张力,因为自成一种难度。有人以为诗歌魅力的来源之一是所谓的“言语多义”,其实诗歌中最本质的多义不在言语而在意象本身,因为任何事物本身的意义永远大于被言说了出来的意义。能指永远大于所指。可联想的意义永远大于可指示的意义。第二,诗歌的情思内容应该在作者的生命中自然呈献。“这个词的出现,需要一生的寒意。”[18]即它们的作者“有着它自己的‘词根’。他的诗从他的全部生活中生长起来。他的诗,是‘经验’的产物,是生命的结晶。”[18]

  好诗的第三尺度:文本之内,在建立了被表现者与表现者之间不即不离的“A+远A”结构之后,更有饱满独特的生命体验自然而然地灌注其中——让人精神撼动、情绪感动。

  诗歌创作对生命体验的呼唤无庸置疑,优秀的诗人无不忠实于自己的体验与感触并真诚为诗。生命体验的饱满性意指包括甚多,举凡境界、情操等皆在此体验范畴之内,而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如王家新所言,“他不仅要对‘是’说‘不’,还要对‘不’说‘是’。”[18]让我们先看一首诗:题目:门/作者:某人/正文:口/应该说,它仍然是一首诗,它以“口”为表现者表现了“门”这个被表现者。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它有多好,因为它只完成了一次初始化的想象,并未灌注更多的个人生命气息——它不能让我们有更多的心灵触动。而下面尚仲敏的这首《门》则不同:“门,靠着墙/直通通站着/墙不动/它动/墙不说话/但它/就是墙的嘴//有人进去,它一声尖叫/有人打这儿/出去,它同样/一声尖叫/但它的牙齿/不在它的嘴里//它不想离开墙/它离不开墙/它压根就/死死地贴着墙”[19]。语言把诗意敞开。同样是以人的“口(嘴)”来表现“门”,但是,这一首诗却比前一首诗具体了许多,信息量也丰富了许多。不过,还有比它更好的同题诗作。如雪潇的这首《门》:“芝麻开门/门打开,门就活着/门关上,门就死了//第一道门,把你的眼睛打开/第二道门,把你的爱情打开/第三道门,把你的灵魂打开//其实门让我们进退两难/门开了,我们进去/像被吃下的肉/而我们很快被送出门外/像一块被吐出来的骨头/——门就这样,让我们骨肉分离//芝麻开门/门打开,门就死了/门关上,门就活着”。[20]语言把诗意敞开,语言把更多的诗意敞开。雪潇的这首《门》,虽然其基本的诗歌想象仍然是以“口”喻“门”,但它却灌注有更多个人的生命体验。

  所以,诗歌判断的这第三尺度是一首诗作为一首好诗的一个高难尺度,它要求诗人的创作既要依赖于想象力却又要超越于想象力,它意味着诗歌的创作既要立足于形象又要脱离于形象,同时既要接近于理性却又不能完全是理性,它体现的是一个诗人的生命悟性。如蒋三立《往昔》中一节:“我得把一些事情遗忘/心态安详地活着/像一些开谢了的花朵,把春天丢在一边”[21]。能说出“像一些开谢了的花朵”,这只是想象力的出动,而至说出“把春天丢在一边”,就表明了诗歌悟性的到场。而只有诗歌悟性的到场,方可让一首诗由于诗人思想与人生体验的赋予和灌注而“境界全出”——既有神奇的发现,又有强烈的震撼。这种诗歌的悟性,用任遂虎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诗歌的“形象解悟”能力:“作诗的能力首先是形象解悟的能力”[22]。所以,我也十分同意毕光明先生的一句话:“现代诗就是以挑战智力、考验悟性作为它的审美发生机制的,与本质上以乐感入心的古代格律诗大不相同。”[23]

  至此,判断一首诗是不是优秀的三个尺度,可以总而结之为:文本之内,被表现者与表现者之间构成了“A+远A”(它表示两者不即不离)的张力结构即审美结构且结构之间灌注了作者强烈饱满且独特的生命体验且能被人们领悟,这样的诗,就是好诗。当然,好诗并不一定就能成为经典的诗。诗之好坏,掌控在作者自己手中,然而,诗之经典与否,却由时代与社会评判。

  三、最后的话

  在这个去本质化的时代谈论诗的本质,在这个价值失范的时代谈论诗的价值,尤其在这个人人自以为是的时代谈论诗歌的标准与尺度,也许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越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有人站出说什么是诗、什么是好诗。”[14]马永波先生说得好:“诗歌标准的确立,意味着恢复诗歌作为技艺含量最高的艺术的尊严,恢复对广大高深的难度探寻的尊重,恢复诗歌不为任何外在目的所决定的独立的内在美学价值的尊荣。”[14]而本文的小小希望,也正是对人们的诗眼养成与诗歌判断有所帮助,正是指出诗歌的写作难度,唤醒人们的诗歌精神,恢复诗歌的应有尊荣。

  

  参考文献

  [1]蓝蓝.“回避”的技术与“介入”的诗歌[J].文艺争鸣,2008(6):91-92.

  [2]毛翰.好诗标准ABC[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39-43.

  [3]寒山石.一字诗:微型诗中的绝唱[E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4]伊沙.无知者无耻[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252.

  [5]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208.

  [6]童庆炳.文学概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4.

  [7]翁绍军,吴立昌,薛民,等.超越挑战与应战——现代西方文化十二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283.

  [8]荣光启.“标准”与“尺度”:如何谈论现代汉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35-41.

  [9][台湾]高准.试论诗的评判标准[J].北京:诗刊,2001(2):53-61.

  [10]陈仲义.感动 撼动 挑动 惊动——好诗的“四动”标准[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20-28.

  [11]于坚.为天地立心的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7-10.

  [12]娜夜.母亲[J].星星诗刊,2000(9):5-9.

  [13][台湾]洪淑苓.找个好理由——从教学现场看“好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58-63.

  [14]何言宏,等.重建我们的诗歌标准(对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29-34.

  [15]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闻一多论新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82.

  [16]王富仁.闻一多诗论(代序)[M]//王富仁.闻一多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25.

  [17](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M]//.王大鹏、张宝坤、田树生,等.中国历代诗话选(下册).长沙:岳麓书社,1985:471.

  [18]王家新.无花果养大的诗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11-14.

  [19]庄周.齐人物论(续三·诗歌部分)[J].书屋,2000(11):41-52.

  [20]薛世昌.现代诗歌创作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04.

  [21]蒋三立.往昔[J].诗刊(下半月刊),2004(5):48-49.

  [22]任遂虎.诗心说“度”[J].写作,1994(11):7-9.

  [23]毕光明.新诗旧诗两种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责任编辑、校对:张叔宁)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