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巴赫金杂语视角下五四时期学衡派与新派对话关系研究(3)

时间:2014-04-28 14:52 点击:
在这种以新人文主义为话语的基础上,学衡派以南京为阵营,对奉行平民主义的新派倡导者进行着对抗,试图通过探索理想的人文情怀来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 2.对于封建制度和礼教的

  在这种以新人文主义为话语的基础上,学衡派以南京为阵营,对奉行平民主义的新派倡导者进行着对抗,试图通过探索理想的人文情怀来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

  2.对于封建制度和礼教的观点交锋。新派学者对于长期束缚国人的封建礼教制度嗤之以鼻,抨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衰败的罪恶之源,将一切圣贤之说视为洪水猛兽。可实际上,封建礼教之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糟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民主的发展,应该及早地废除。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可取之处,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如果也一同摒弃,就如同“倒洗澡水时连孩子都倒去”,而在新文化运动中,很多精华之处也在劫难逃。

  学衡派对于新文化运动强烈抨击封建礼教持批评态度,并且两派之间进行了多次交锋,他们认为礼教是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依据,“礼是社会的习惯,亦是社会的秩序”,“人之所以为人,完全因为有礼”。细究学衡派的维护封建礼教可以发现,其多是客观的从学理的角度出发,认为礼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学衡派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国运的衰败与封建礼教不能完全划上等号,希望能够调和这种矛盾,中华的风俗、道德、礼教秩序等,是维系社会运作的无形之手,完全摈弃肯定是非常不恰当的。

  四、学衡派历史价值的再次探究

  学衡派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被看作封建守旧势力而倍受冷落,被当做了阻碍新文化运动的保守学派,但是今日再来回望这些身影,不难发现学衡派崇尚“中正之眼光”,“无偏无党,不激不随”的治学态度,在当代也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他们在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自强上的确先人一步,很多论调在今日品味仍然觉得耐人寻味。例如,学衡派不断强调的诸子百家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对于孔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以民族文化为契机来创建新的秩序,破除旧制度而并非打倒一切。虽然学衡派遭受到颇多非议,但是相信历史会给他们一个公允的评价。

  ——————————

  参考文献:

  〔1〕杨万寿.《白鹿原》的社会杂语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2(1).

  〔2〕陈奕颖.多元性的话语模式:从巴赫金小说理论看《最蓝的眼睛》[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4〕孙媛.吴宓与《学衡》:整合的文化现代性思路[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蒋进国.吴宓视野里的新文学[D].西南大学,2009.

  〔6〕王妮.吴宓与中国比较文学[D].西南大学,2009.

  (责任编辑张海鹏)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