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浅析王维诗歌中的道(3)

时间:2014-04-15 13:49 点击:
王维诗作的青白错杂特色也和道家的色彩崇尚密切相关的。道家尚玄,玄是黑色,混沌、模糊、深邃而神秘。可以说,玄是《老子》五千言韵文的总纲。《老子》第一章就提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玄抽象到了宇宙本

  王维诗作的青白错杂特色也和道家的色彩崇尚密切相关的。道家尚“玄”,“玄”是黑色,混沌、模糊、深邃而神秘。可以说,“玄”是《老子》五千言韵文的总纲。《老子》第一章就提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玄”抽象到了宇宙本体的哲学高度。他称衍生万物的本原为玄牝,称直观体察万物的认识方法为玄览,称至德为玄德,认为善为道者玄通,和光同尘为玄同。“玄”被老子以及后世的道家视为“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宗也。”(葛洪《抱朴子内篇·畅玄》)庄子用玄珠比喻至高无上的道,用玄德称宇宙原始因素。(《庄子·天地》)通晓大道、有治理天下之德的人称为玄圣,万物自然形成的情性称为玄天(《庄子·在宥》)。“玄”不仅是一种色彩,它已经超越了本来的色彩意义,超越了一切色彩、一切存在,被道家赋予了形而上的宇宙本原意义。

  道家尚玄,也崇尚白色。这从《庄子》一书看得清楚。《人间世》中说:“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虚室生白,指空灵的精神世界生出光明,白是道性的体现。《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这里,纯白是道得以驻存的先决条件,是达于道境的内在基础,白的意义极其深奥而重要。

  王维受道家思想影响,在诗歌中通过青白二色的色彩描写,勾画出宁静的氛围和清静淡雅的情趣。他在诗中肯定道家“守静去欲”的内心修养,时时吟咏“吾生好清静”(《戏赠张五弟糎三首》之三)、“晚知清静理”(《饭覆釜山僧》)等;他秉承庄子倡导的“无己”、“坐忘”精神,追求“山林吾丧我”(《山中示弟》)、“动息自遗身”(《戏赠张五弟糎三首》之三)的精神境界,又反映出他濡染道家思想之深。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王维虽被誉为“诗佛”,但其诗歌也颇受道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中表露的清静无为思想与老子思想相近,其诗歌中构建的无我之境也与庄子的坐忘原则暗合。王维在诗歌创作中纯任天性自然,进入道的境界,这种思想又自然而然地表现在其诗歌中。

  注释:

  i(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98.

  ii曾礼军.《太平广记》神仙小说中“青竹”的宗教文化意蕴探析[J].宗教学研究,2009(3):31.

  iii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A].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38,436.

  iv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卷下·任诞)[M].北京:中华书局,1984:390.

  v余冠英,周振甫,等.唐宋八大家全集[M].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3989.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谭朝炎.红尘佛道觅辋川——王维的主体性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