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论贾平凹后期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坚守

时间:2013-10-19 13:40 点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贾平凹以其商州系列小说成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他后期的小说创作,正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对其《秦腔》的颁奖词所言,是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实、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寥寥数字便道破了贾平凹后期长篇小说作品每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贾平凹以其商州系列小说成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他后期的小说创作,正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对其《秦腔》的颁奖词所言,是"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实、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寥寥数字便道破了贾平凹后期长篇小说作品每每能够在读者和评论界中间好评不断的原因。具体而言,那就是贾平凹善于、乐于并勇于用现代文学的创作手法,突破"寻根文学"时期相对狭隘的文化语境藩篱,将故事铺陈在中国乡村的广袤热土之上并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正如贾平凹自己所言:"中国农村很多,人口很多,生活很丰富,乡下有我写不完的东西。"①"……我这一生大部分作品都是给农村写的,想想,或许这是我的命,土命,或许是农村选择了我,似乎听到了一种声音:那么大的地和地里长满了荒草,让贾家的儿子去耕犁吧。"②在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作家把小说创作的语境远离农村的时候,贾平凹,这位以"我是农民"来自我定位的文学奇才,这位一向在创作上不随大流,不按常理出牌的陕西作家,这位被称为是当代中国纯文学和乡土文学"最后的大师"③的文坛传奇人物,依旧执着且固执地让自己的文学脚步行走在中国农村的大地上,在把自己对于乡土的文字膜拜虔诚地展示给世人的同时,努力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寻觅和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本文即以贾平凹的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作--《秦腔》《高兴》和《古炉》为分析对象,对贾平凹后期长篇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取向进行梳理和剖析,以期为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理念寻找宏观和深层的文化依据。

  一、"天人合一"咏《秦腔》

  如果在故乡的舞台上还能响彻秦腔高亢嘹亮的音韵,如果在故乡的土地上还能留存传统农耕文明的强大气场,贾平凹就不会选择一个疯子引生来作为《秦腔》的叙述人和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的探寻者。在引生的镜头里,白雪无疑是绝对的焦点。引生对于白雪奉献了让人觉得可怜的无限痴情,爱屋及乌,对于白雪痴爱并执着的秦腔也一并喜爱乃至痴迷了起来。而白雪的公公夏天智,对于秦腔的挚爱丝毫不逊于儿媳,甚至将之视为灵魂的外化和精神的寄托。面对儿子夏风和儿媳白雪在对待秦腔态度上的水火难容,看到新生的孙儿残缺畸形的身体,原本的乐观硬朗的夏天智被这些无情的现实打磨得心力交瘁,最终只换得身患胃癌,郁郁而终的结局。如果秦腔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那么夏天智的离世的确让人悲叹,因为他的结局似乎从艺术美学的角度象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一方面在今天农村的悄然颓落。然而,如果我们逐级踏上宏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台阶,从更为高阔的视角去俯视整部《秦腔》的精神脉络,就会惊讶于小说最豪迈的伏笔却刻画在夏天智身故之后,在整条清风街上竟然找不到为其抬棺入土的年轻后生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上。这不光是夏天智的悲剧,更是其兄夏天义和夏天义代表的以农为本的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无法回避的最大悲剧。

  如果说夏天智是生命的呐喊者,夏天义便是社会的担当者④。但让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么一位响当当的社会担当者,只有一个疯子引生给予了自始至终的无限尊重。"夏天义是个大个子,黑乎乎站满了堂屋门框,屋里的灯光从身后往外射,黑脸越发黑得看不清眉眼。"⑤这就是引生眼中夏天义在《秦腔》中的首次亮相,颇有些武侠片中大侠登场的气势,给读者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夏天义说:"清风街啥时候缺过劳力,农村就靠的是劳力,现在没劳力了,还算是农村?!"君亭说:"过去农村人谁能出去?现在村干部你管得了谁?东街死了人抬不到坟里,恐怕中街西街也是这样,西山湾茶坊也是这样。"夏天义说:"好么!好么!"竹青见夏天义和君亭说话带了气儿,忙过来说:"劳力多没见清风街富过,劳力少也没见饿死过人。"夏天义说:"咋不就饿死人呢?!你瞧着吧,当农民的不务弄土地,离饿死不远啦!"⑥勾勒出了老迈的夏天义在现实面前无奈的呐喊。在贾平凹笔下,夏天义不光是引生抬头仰观和可以信赖敬畏的精神导师,更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忠实接棒者。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国的农耕文明已然特点鲜明,根基深厚。它把中国农民视土地为生命和崇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凸显得格外清晰分明。夏天义正是将"百昌皆生于土而返于土"的农耕文明看做自己终生的信仰,恪守不渝。虽然他看似还在清风街上威望不减,但在以侄子夏君亭等为代表的希望用商品经济革新"颓势"的少壮派眼里,他已然成了妨碍他们改革所谓农村落后面貌的绊脚石。在整条清风街上,甚至在众多儿孙之中,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夏天义的孤独和他在那条荒废多年的七里沟埋头淤地的真正动机。夏天义的身边只有哑巴和疯子引生--两个或身体或心灵有着残缺的追随者,但追随者毕竟不是接棒者,他看不到也找不到谁是下一个接棒者,所以他郁闷、苦闷、愤懑。贾平凹在叙事中用引生的所见所闻,把夏天义这位个性十足的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捍卫者的苦涩心结,揉进了鸡零狗碎的乡村日常生活的无比细微的描述之中。这样日常的乡村生态是真实的、琐碎的,却也是生动的、亲切的。夏天义是心中有"人",胸中有"天"的传统中国农民的代表。乡里乡亲都是他们心中在意的"人",而田间农事则是他们胸中的那片"天"。在处于社会转型的华夏大地,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勾连着夏天义们心中的"人"和"天",活脱脱便是儒家的"天不言而四时行,而万物生",同时又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动写照,不经意间有血有肉地描摹出了"天人合一"这一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涌动的遗传基因。

  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以"道生万物"为基础,并以人的智慧的启悟为途径。儒家的天人合一亦可解读为天人合德,是以"天命之谓性"为基础,并以人的道德的修行为途径。然而,面对"仁、义、礼、智"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在今天中国农村的悄然颓败和"金玉满堂"取而代之成为新的普适价值的现实,贾平凹只能无奈甚至是痛切地将儒道的天人合一观无限放低,使其接通地脉,从而抽象出一种以传统农耕文明为本质,以原生态乡村生活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新解。《秦腔》中这种新解后的天人合一观并不抽象,更不深奥,就生发在那一个个平凡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轮回之中,让无数久居都市的长者在睡梦中和回忆里留恋不已,悄然却也是扎实地铺垫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脉动的大道。然而,即便是大道,整条清风街上仍旧沿着它踯躅前行的却剩下一个老汉,一个哑巴和一个疯子,这实在是最为犀利的反讽;即便是大道,也说不定会在不久后的某一天被来自外界有形或无形的冲击所改变,所掩埋,这就是让贾平凹不得不和夏天义们一样苦涩着、无奈着的原因。在商品经济和社会转型双重影响下的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千年来沐浴在传统农耕文明之下的精神家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撞和挤压,由此而产生的农业生产被轻视,土地被荒废,资源被滥用,环境被破坏,青壮年农民离土离乡等问题比比皆是,这就是夏天义们和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在世纪之交和经济转型的大潮面前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因为迎面而来的可能不是接棒者,而是变革者又甚或是颠覆者,夏天义们痛苦而惶恐。他们可怜又可敬,他们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般的执着坚守着"天人合一,以农为本"的淳朴信仰,换来的却是西方布鲁诺、伽利略一般的悲壮结局。就算有人有挺身为他们接棒的气魄和胆识,也会瞬间被周遭投注来的嘲谑和不屑眼光秒杀吞噬,成为旁人眼中的新的疯子引生们。农本失位,天人不合,这就造成了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在意识形态上本不应该出现的主角缺位。所幸贾平凹践约用《秦腔》为家乡树起了一块碑子,那或许就是小说结尾为夏天义定制的那块还没有写上祭文的墓碑,或许也正是作家自己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道路上的里程碑。

  二、"自强不息"话《高兴》

  在小说《高兴》里,刘高兴和同乡兼伙伴五富正是当下不畏吃苦,不怕流汗的前农村精壮劳力和现都市农民工群体的代表。五富信服甚至崇拜着刘高兴,对其言听计从,但却无法理解刘高兴对于城市的迷恋为何会丝毫不亚于他自己对于乡村的惦念。对于刘高兴这样一个心甘情愿把人生理想、未来的抱负、甚至是身体的器官都献给城市的农村叛逆者来说,虽然还多少会在睡梦里和记忆中拥抱一下乡村的麦田和草木,但城市却是更加亲切和妩媚的,而在五富眼里,城市是麻木和冰冷的,因为他的心还牢牢系在乡村的热土上。虽然两个来自同一片乡土的年轻人在刚刚迈进城市的门槛后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但作为拾荒者的他们都在用自己辛勤的双手搭建着各自或崇高或渺小的梦想。有人认为五富代言的是已趋落后的乡村文明,而从刘高兴身上却可以感觉到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文明的优越。故事的结局里五富突发脑溢血客死在城市里,这似乎悲剧性的象征了古老的乡村文化终将被城市化逐步稀释瓦解⑦。即便此种说法是成立的,但谁又能说由乡村文化所孕育和塑造的中国亿万农民身上勤劳与自强的精神也会随之消亡呢?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