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试论《菤葹》中的女性形象(2)

时间:2014-07-31 15:26 点击:
拯救者式女性的出现,一方面是五四时代语境下,一代逆子对爱情动物式的新女性的文化要求,书生落难,小姐搭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一传统两性模式的续写。然而,觉醒的女性的时代身份却让冯沅君在主流话语

  “拯救者”式女性的出现,一方面是“五四”时代语境下,一代逆子对爱情动物式的新女性的文化要求,“书生落难,小姐搭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一传统两性模式的续写。然而,“觉醒的女性”的时代身份却让冯沅君在主流话语中完成了对“男-女”、“阳刚-阴柔”的传统两性二元化分的倒置与重构。她们渴望浮出历史地表,渴望实现由物到人的转变,于是男性成为了她们做“人”的唯一范本。而雌化的男性与雄化的女性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流露出了以冯沅君为代表的“五四”第一代逆女对做“人”的强烈渴望以及其潜藏于主流言说中的自我性别意识。

  二、牺牲者:怯懦的追随

  如果说作为“拯救者”形象的女性的出现,是冯沅君在传统两性思维内对“男性拯救女性”模式的大胆改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暗潮涌动的女性意识。那么“牺牲者”面目的并存则折射出时代话语下女性对自我性别意识与性别体验的压抑和阉割以及对主流话语的追随。

  “五四”时代是女性浮出历史地表的时代。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如此的“浮出”并非基于女性群体的自发觉醒,而是来源于叛逆的子的一代的积极倡导与赋予。面对父权大厦的高耸入云,逆子们将妇女问题作为攻击父辈的强有力的武器。女性由此登上历史舞台,也注定了其言说的“被规定”语境:她们被要求书写娜拉、歌颂爱情、对逆子抱有不曾怀疑的坚贞态度……她们只能通过言说逆子“需要”的爱情话语与爱情模式方能获得价值。

  于是在前文,我们看到她们面对男性的示爱时牺牲情感的毅然答允(爱情的牺牲);看到她们面对旅行提议时牺牲名节的毅然赴约(名节的牺牲);看到她们面对隔绝之后时牺牲生命的保全爱人(生命的牺牲)……可以说,时代主流思想对女性的“需求”注定了冯沅君笔下的女儿们面对爱情同盟时必然的“牺牲”。

  细探《菤葹》的爱情序列,我们还能看到作为时代逆女的“她”这样的牺牲:

  首先,出路的牺牲。旅行作为一个暂时性的逃离,实质是男性为女性构造的“鲁滨逊式”幻想:逃离身边的宗族规范,隔绝身边的蜚短流长,两个人流于孤岛白手起家,“我,是我自己的”。这一提议在《旅行》中由男性首先提出而经女主人公确认,这使得女性在无形之中成为了男性这一社会理想的实验对象。而当实验结束或者实验失败,女性无法存活于本就不能与旧秩序抗衡的爱情乌托邦,亦不能以原有的步履存活于不容异端的旧的秩序。从这一意义上,女性成为了男性社会理想的牺牲品,因为无论是新秩序还是旧秩序,她都无路可走。

  而这无路可走,本身亦是由男性所规定的。正如鲁迅所言或堕落,或回来的娜拉结局,男性的想象极限与思维定势扼杀了女性出走之后的第三条路,并辐射于女作家的书写之中。于是冯沅君笔下的女性一一回归,于是这些回归的女性一一把殉情当做真理。在某种程度上,殉情,是沅君笔下的“她”以自我摧毁的方式为女性找到的既不堕落求生,也不回归苟活的第三条出路。而这条出路仅仅指向死亡,指向自我牺牲。

  其次,欲望的牺牲。正如前文所言,《隔绝》中的男女之爱,无关爱情,独独有关对男性的同情与安慰。与此同时,这种男女之爱也是放逐了情欲的无性之爱:男女主人公二人同居十余天,却从未越雷池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对欲望的阉割并非是出自女主人公的本意,而是出自作为男性的“他”柳下惠神话的需求。“他”以对自己情欲的控制成就自我道德评价上的高尚,而如此高尚恰恰是以对女性情欲的否定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依旧掌控着性爱主动权,而“她”依旧是阴茎崇拜的匍匐者。

  再次,母亲的牺牲。五四一代的女作家作为女儿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们的不自立与不自足。母亲的遮蔽,是五四的女儿们填补自己不自立与不自足的方式之一。然而在《慈母》中我们看到,女儿的如愿以偿来是源于其母亲的自我牺牲。母爱的伟大让她甘愿为女儿牺牲自己的“父权”信仰,而此种牺牲与其思想的进步无关,只是一种母亲的本能的成全。然而,这种成全本身就是值得反思的:作为男性的拯救者,女性的拯救却必须依靠另一位女性的牺牲才能完成,这是否说明女性的拯救在某种意义上实际就是一种牺牲?

  总而言之,冯沅君笔下作为“牺牲者”的女性的出现,实际是作者向时代趋同,追随男性的女性心理使然。女儿阶段的不成熟、不自足让她们怯懦于向整个男性世界宣战。作为“时代之女”她们只能走出父门,与逆子结成爱情同盟,而后成为这一精神共同体与爱情神话的铸就者与牺牲品。

  三、结语

  现代女作家萧红曾这样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翅膀是残碎的,而身边的累赘却是沉重的。”作为“五四”第一代时代逆女,冯沅君必然逃不开主流男性话语的规定与侵袭。然而其初步觉醒的女性意识让她在主流话语之外保留了星星点点的边缘幻想:拯救者的女性定位,可以看做是新的男权话语对于逆女的新的文化塑造,亦可以看做是冯沅君“由物到人”的女性意识的无意流露以及对传统两性模式的有意消解。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此的“拯救”是基于“牺牲”之上的。作为时代的女儿,冯沅君始终未能完全走出医学论文男权传统的藩篱,她是女性的,终究更是时代的。

  参考文献:

  [1]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乔以钢.女性文学教程.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法]西蒙·德·波伏瓦.第二性Ⅰ.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5][法]西蒙·德·波伏瓦.第二性Ⅱ.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6]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