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湖畔派”代表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描绘了各种各样优美的自然风光。笔者试从诗中反复出现的花鸟意象入手,探讨这些意象背后蕴含的深层意蕴。从不同类型的花鸟意象出发,并分析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态度和对自然神性的理解。 关键词:华兹华斯 花鸟意象 自然 神性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行者,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和对自然的咏赞。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称他为那个时代英国诗坛上的风景画家。他曾说“又和花鸟做伴可真欢畅”[1],可见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皈依感。而在其作品中,“花”与“鸟”也成为了他吟咏大自然时经常使用的两个意象。本文将用“花”、“鸟”这两个意象,从造化的钟灵、精神的皈依、上帝的使者这三方面简析华兹华斯花鸟意象的深层意蕴。 一.造化的钟灵 华兹华斯对大自然有一种无限崇敬和眷恋之情, 提倡返朴归真, 回归大自然。由幼年经历可知,华兹华斯对大自然怀有深厚而虔诚的感情,欣赏其中的自然之美并对其顶礼膜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花”意象的描写上,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14《咏水仙》为例,华兹华斯洞察了自然的极致之美。 突然我望见密密的一群—— 是一大片金黄色的水仙; 它们在那湖边的树荫里, 在阵阵微风中舞姿飘逸。 象银河的繁星连绵不断—— 辉映着夜空,时暗时亮; 水仙就沿着湖湾的岸边 黄灿灿的一片伸向前方; 我一眼望去便看见万千—— 一边欢舞一边把头频点。[2] 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在微风中欢快摇荡的金色水仙,花海漫漫,灿烂如天上的银河,时暗时亮又增添变幻的动态之美,使读者体味到如临其境的震撼,水仙本来就是美丽的化身,又被赋予金色这夺目的光彩。黄水仙在这里是造化的钟灵毓秀,是自然的恩赐。美景天成,华兹华斯字字句句都表露了对眼前所见的欢欣与愉悦。又如《草莓花》中: 草莓花为上天所钟爱: 身上更有雅意温情在。 你我查尔斯再来这里, 有红熟草莓欲露还藏, 垂缀在株株的花梗上, 在密密的枝叶里掩映, 莫动,为明天这般美景![3] 诗中描写几个儿童采花,比较大的一个劝同伴不要采草莓花。因为草莓花花朵虽朴素,来年却能结出清甜的果实。不同于黄水仙的辉煌灿烂,草莓花的朴实无华也同样是华兹华斯歌颂造化钟灵于此的触发,平凡的外表下孕育着高尚,无私奉献与供给。通过儿童天真无邪的话语,以花意象赞美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这些都是对华兹华斯诗歌最表层的理解。 二.精神的皈依 在华兹华斯看来,大自然雄伟开阔,深沉蕴藉,能启迪人性中的博爱与善良, 能医治人类心灵的创伤。“花”、“鸟”意象在这其间极具代表性,它们往往寄予了华兹华斯对人生的思考和理想,更是脱离现实之外的治愈创伤的精神皈依。
华兹华斯早年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 青年的他怀着一腔热情欢迎法国大革命的到来,热衷于实现人类的自由。然而紧接着一连串令他眼花缭乱的“暴力”事件使他受到了难以承受的打击。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迅猛发展,在利益的驱动下,自然遭到了致命性的破坏,人性也随之发生嬗变:人们已经没有了往日的信仰,只剩下自私冷漠、金钱至上的理念。华兹华斯深刻的感觉到了这种变化的可怕,诗人想用他诗中表现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来重新建立已被破坏的传统美德,在自然中找回宁静天堂,感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