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法学论文 >

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2)

时间:2017-01-12 10:09 点击:
网络诈骗犯罪并不需要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几乎都是犯罪嫌疑人事先通过网络实施了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为内容的行为后,坐等被害人上钩。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行为之后

  网络诈骗犯罪并不需要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几乎都是犯罪嫌疑人事先通过网络实施了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为内容的行为后,坐等被害人“上钩”。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行为之后隔一段时间被害人被诈骗的事实才发生,而且,基本都是被害人在此地,犯罪嫌疑人在彼地。

  三、网络诈骗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网络诈骗犯罪产生的原因科学、全面认识网络诈骗犯罪的原因,是提出预防网络诈骗犯罪对策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网络诈骗犯罪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主观方面

  第一,犯罪嫌疑人缺乏法律观念。不少犯罪嫌疑人缺乏法律观念,对自己所做行为及其危害结果认识不清楚,实施了犯罪后还不以为然,再加上由于网络诈骗犯罪的行为是通过虚拟网络进行的,因此很多犯罪分子对自己实施的行为缺少正确的认识。

  第二,犯罪嫌疑人物质贪欲膨胀。对物质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但是不能超过合理的范围,一旦跨过“雷池”,就会演变为犯罪行为。对金钱的贪欲是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驱动力,加之网络诈骗对象广泛、成本低,很容易使犯罪分子产生诈骗的想法。

  第三,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作祟。网络诈骗犯罪与普通诈骗犯罪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网络诈骗犯罪不需要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交流,只需要借助虚拟网络就可以完成全部的诈骗行为。而且往往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实施地与被害人所在地不一致,这就导致网络诈骗犯罪隐蔽性强,侦查困难。犯罪嫌疑人通常认为,被害人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信息,更不知道他们身在何处,因而很难被绳之以法。就是在这种侥幸心理的作用下,犯罪分子通常都会铤而走险,多次实施网络诈骗行为。

  第四,被害人疏于防范是网络诈骗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疏于防范,轻信犯罪嫌疑人的花言巧语是网络诈骗犯罪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深信不疑是由于犯罪嫌疑人花样百出的骗术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另一方面,被害人自己的贪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被害人往往在强大的物欲诱惑下,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判断能力,导致被骗。实践中,诈骗分子层出不穷的骗术往往令普通民众防不胜防。比如,有的犯罪嫌疑人冒充国家公务人员、银行工作人员、被害人亲属等身份对被害人进行诈骗;有些犯罪嫌疑人以巨额利益,如彩票中奖、电视节目中奖等引诱被害人上钩,被害人在金钱的诱惑下放松警惕,犯罪嫌疑人进而进行诈骗。

  2.客观方面

  第一,网络的发展为网络诈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网络诈骗犯罪是伴随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没有网络就不会有网络诈骗犯罪。网络所具有的跨地域性、时效性特点在给我们创造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巨大的隐患,为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二,法律法规不健全为网络诈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目前我国涉及网络诈骗犯罪的条文少之又少,这就给了犯罪嫌疑人钻法律空子的机会,加之刑法对于多种诈骗犯罪的处罚相同,导致威慑力不足,在客观上纵容了犯罪分子的犯罪欲望。

  第三,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不足是网络诈骗犯罪不断出现的又一原因。网络诈骗犯罪具有跨地域、跨时间、隐蔽性强等特点,所以对侦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尽管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打击网络诈骗犯罪,但是打击效果不明显,这也是导致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对策

  1.推广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监管

  隐蔽性是网络诈骗犯罪的一个重要特点,而隐蔽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很难确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我国全面推广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监管,通过身份证、照片等验证方式确认上网人身份,彻底打消犯罪嫌疑人想通过虚假身份在网上进行诈骗而不被逮捕的侥幸心理。国外也有不少国家实行网络实名制这一制度,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推广网络实名制。

  2.提高民众防范意识

  通过多种媒体对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常用手段进行发布,让民众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帮助民众了解网络诈骗,提高民众自身的判断能力。如果被害人能够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警惕性,那么就会大大减少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

  3.加强道德和法律宣传

  加强道德和法律宣传,唤起民众内心的法律道德意识。由于网络诈骗是在虚拟网络上进行的一种诈骗行为,所以一些犯罪分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危害性及其后果认识不是很清楚,如果能够让他们了解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及犯罪后应负的刑事责任,就能有效地减少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实践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人,财产被骗,但是由于金额不大而不愿意报警的情况,这种行为客观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法律宣传可以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鼓励民众积极揭发、检举网络诈骗犯罪,为侦破工作提供更多的线索。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法律威慑力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处罚依据还是第二百八十七条有关诈骗罪的规定,通常都依照普通诈骗犯罪论处。笔者认为,鉴于网络诈骗犯罪本身比普通诈骗犯罪侵害的法益更多、社会危害性更大,应当尽快对网络诈骗犯罪进行单独立法,通过提高网络诈骗犯罪的起刑点,效仿盗窃罪中的“多次盗窃”的规定、在网络诈骗犯罪中加入“多次进行诈骗”,将小额网络诈骗行为加入其中等方式,以求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在司法领域,也要加强侦查人员的个人素质,增加侦查人员中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应对未来数量可能不断上涨的网络诈骗犯罪。

  【参考文献】

  [1]李轩.网络诈骗犯罪浅析[J].信息网络安全,2006(6).

  [2]郝文江.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3-107.

  [3]宋程.网络诈骗原因与对策浅析[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1):17.

  [4]刘浩阳.网络犯罪及其防控对策[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5]黄卉.论我国的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预防对策[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9.

  [6]郭春涛.网络诈骗的概念,主要表现及犯罪构成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4):61-63.

  [7]王松丽.网络诈骗犯罪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学术界,2009(6):198-204.

  [8]褚红云.当前网络诈骗犯罪手法与特点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9]谢勇红.网络财产犯罪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10]杜鸣晓.论网络诈骗侦查[D].北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