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兰妮对自己的丈夫十分信任,因此对斯佳丽深爱着自己丈夫这件事并没有责怪,也没有阻止两人的关系,并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一切闲言碎语,这种信任正是我们年青一代需要学习的地方。步入新世纪的中国,离婚率也不断高涨,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源于夫妻双方的不信任。由于身处物质横流的社会,生活的诱惑也无处不在,因此年轻夫妻之间产生了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在女方方面出现得较多。妻子对丈夫在工作时间之外的行动十分敏感,想知道丈夫做了些什么。有时候甚至会怀疑丈夫是否真的有那么多的应酬和加班,担心丈夫正和其他女人约会。如果丈夫忘记妻子特别重视的节日,如:生日、结婚纪念日、情人节等,妻子就会觉得丈夫不重视自己,或者自己在丈夫眼里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或者其他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变成了战场,整个家庭变得乌烟瘴气,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婚姻也岌岌可危。所以说,夫妻之间的信任是维系彼此关系的纽带。 三、处事泰然的白瑞德·巴特勒 主人公白瑞德·巴特勒似乎总是用他深邃而令人费解的眼光来打量身边的一切,嘴边也总是挂着一丝绅士般的笑容。十二橡园大厅里的一群绅士,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他们吵吵闹闹、坐立不安、慌慌张张。这种意象表明南方绅士对这场战争毫无胜算,只是凭空推测北方会战败。不但如此,他们的对话把庄园的气氛渲染得嘈杂并紧张起来,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和安逸。言语中透出几分愤怒,但同时也带有几丝自傲和狂妄不羁。南方战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过于骄傲和轻视北方的军队。在南方只有奴隶和棉花,而在北方却有先进的武器、坚实的船只和厉害的炮火,军队的需求也能及时补给。因此,他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白瑞德显得格外的镇定、冷静,用讥讽的眼神看待束手无策、来回踱步的南方绅士们。他早已意识到南北军事实力悬殊,南方战败已在意料之中,他知道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故此,在战争爆发后,他为了发国难财,于是奔走于南北之间,将北方的武器运到南方贩卖,最终成了暴发户。 当北方军队攻入南方后,南方一片混乱,炮火点燃的房屋和树木冒着熊熊的烈火,咄咄逼人,亚特南大城里到处是硝烟弥漫、枪炮轰鸣、残垣断壁、哀鸿遍野。“北方佬打过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所有人都在仓皇逃窜并穷困潦倒。但是,就是在这个场景,斯佳丽对白瑞德产生了依恋和爱慕,她觉得她的天、她的地都是白瑞德。白瑞德一直都风度翩翩,绅士风度依然,还有他对她一直都痴心一片。他,前往十二橡园去营救斯佳丽。北方军队到处杀人防火,烧杀掠夺,要活命就必须离开十二橡园,但斯佳丽刚刚为玫兰妮接生完,她不能弃玫兰妮不顾,而玫兰妮却不能下地,更悲哀的是没有马车可用。就在她备受煎熬之际,却看到了白瑞德驾着马车回来了,他带着斯佳丽、玫兰妮和她的孩子以及其他女仆离开了十二橡园。他挥着皮鞭,将想抢走他们马车的逃兵赶走,他冲过了火墙,那是南方军为了阻止北方军进发而设置的火墙啊,他,成功地带着她们逃生了。在斯佳丽的眼里,心里,白瑞德永远那么绅士、那么有魅力并能洞察一切。这一切让斯佳丽对白瑞德爱意渐浓,奠定了这对欢喜冤家喜结连理的基础。与此同时,这也表达了白瑞德对斯佳丽的爱,如此之深,他明白自己该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他知道如何引起他心爱的女人对他的惦念,他是如此了解斯佳丽,胜过自己。这一切的意象,组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让故事情节更加逼真、立体。 四、结语 《乱世佳人》影片把美国人奋斗于逆境,追求个人独立、尊严、爱情,永远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斯佳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历经情场失意、内乱战火、家园重建、爱女夭折、丈夫出走等一连串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她很少胆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中。“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毕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便是她乐观自强人生的最好表白。 这部电影中的女主角斯佳丽对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主动追求等各种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女性主义的光辉。斯佳丽敢于挑战男性所制订的各种礼教,她没有被困难打倒,相反,她以勇敢去面对。对于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她都以永远的乐观和坚强去面对。也正因为她所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将永远地刻画在人们的心中,并为许多代的女性在争取独立自由的道路上做了铺垫,鼓励女性去争取独立和自由。 [参考文献] [1] 李庆雯.试析《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1). [2] 陈晓红.郝思嘉:一个寓言式的叛逆女郎[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6). [3] 梁亚茹.独特的女性的声音——简与思嘉丽形象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4] 张京晨.《飘》中的战争与女性[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