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热爱生命从认识生命开始(七)

时间:2014-03-20 14:18 点击:
谦德之效是《了凡四训》的核心,谦字如果具体化,就是两个念头:我帮你和我错了。念头是我们的命,管理好念头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命运。谦德修好了,五福就来了。谦德是一门大学问,博大精深。如何理解呢?一是读诵,二是践行。天天诵读就在测谦德更微深的精妙
  “谦德之效”是《了凡四训》的核心,“谦”字如果具体化,就是两个念头:“我帮你”和“我错了”。念头是我们的命,管理好念头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命运。谦德修好了,五福就来了。谦德是一门大学问,博大精深。如何理解呢?一是读诵,二是践行。天天诵读就在测谦德更微深的精妙,测得越深,得到的教义就越深。用得越好,我们得谦虚之效就越多。在生活当中,我理解,谦德可以从七个方面加以应用。
 
  第一,敬天爱人叫谦。这也是稻盛哲学的核心,是稻盛先生从他的老师西乡隆盛那里汲取来的。西乡隆盛是日本明治维新时的一个著名思想家,敬天爱人就是他的思想。他对中国明朝的王阳明先生非常崇敬。稻盛先生对明朝的袁了凡先生情有独钟。他们二位跟中国文化的因缘很深。“敬天爱人”的“天”不是云中天,讲的是天理、宇宙法则、规律。做人心中一定要有法则,有这种心叫敬天,敬天要落实在爱人上,人是天地所生的万物,能够爱人,就叫敬天,就谦德;只凭自己的欲望,不顾天理,不顾法则,就傲慢。所以敬天爱人是稻盛和夫谦德思想的一个原始点。
 
  第二,知命认命叫谦。孔子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认识生命、认识自己的命运,承认自己的命运,这是认命。认命叫积极,抗拒命运叫消极。
 
  第三,知过改过叫谦。自己有过失不知叫傲慢,知道过失又不能改,又不勇于改,还是傲慢。所以能够知过改过,谦德就深厚了。
 
  第四,知恩报恩叫谦。来到这个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我们知恩吗?知多少恩?知多深的恩?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说感恩天地、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农夫、感恩同学,我们真能生起那份感恩心吗?即使天天在念,真的动了感恩心吗?我们说感恩万物,我们对平常喜欢吃的鸡、鸭、鱼、虾,我们感恩过它们吗?为了嘴巴上的味道,为了那点滋味,它们把生命都献给我们了,我们说过谢谢吗?所以,我建议今后我们吃这些食物的时候,吃一口说声“谢谢”,这是最起码的感谢吧。能够知恩、能够感恩叫谦,有恩不知、知恩不感叫傲慢。
 
  第五,敦伦尽分叫谦。尽分就是尽我们的本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要么是丈夫、妻子,要么是父亲、儿子,要么是兄,要么是弟,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员工,要么是朋,要么是友。每一个角色都有角色的责任,能把角色的责任尽到了,就叫尽本分。如果做父亲的没有做好,还怨孩子不听话,这叫傲慢。所以,敦伦尽分,只管自己做好,不管别人得失叫谦;自己做不好,老怨别人就是傲慢。
 
  第六,认祖归宗叫谦。认识祖宗首先从认识祖宗的名字开始,如果连祖宗的名字都忘了,对于祖宗的那份恭敬就失去了,傲慢就生起来了。《论语》里讲:“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作乱是傲,换种形式表达叫丧心病狂。人一丧失良心马上就得一种“狂”病,犯上作乱就是生病了。宗是家,有祖宗不认、有家不归是傲慢。
 
  第七,养正气、化怨气叫谦。每天是养正气还是养怨气?这是我们生命的根本问题,人之本在气。钱学森的祖训当中就特别讲道:“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要养气,气是生命的根本,气亏失了,气绝身亡,人就没命了。养正气就是在养谦德,福就来了。生怨气,损福气,命就亏了,能够做到我们讲的这七种谦德,我们的谦德就越来越深厚;能够从这七个方面来修谦德,我们的生命就被提升了。
 
  再专门谈一下对“认祖归宗”这一谦的认识。
 
  认祖归宗就是我们讲的孝亲敬祖。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命树,树就一定有根,树断根必然枯萎凋零,连根养根,根深就业茂。我们是树,父亲母亲、爷爷奶奶、曾祖高祖、列祖列宗就是我们生命的树根,我们要有连根的意识,要有养根的方法,否则我们就断根了。盛衰在气象,观气象就知兴衰,气象盛,虽饥也乐;气象衰,虽饱也忧。乐和忧不仅仅是一个心理现象,是我们生命力的一个体现,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种状态,情绪是生命能量的晴雨表,忧伤不是一时难受,是命衰了;忧郁就是生命的品质在萎缩,所以乐和忧是我们给自己算命的两个重要指标。
 
  我是心理医生,辅导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睡眠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多种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都是从一个心理状态演变出来的,哪个状态呢?恐惧。恐惧就是不乐,乐就是不恐惧,乐加个安就好理解了,安乐就是信心,就是正能量,就是正气。恐惧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基,也是生命的衰相。那么恐惧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能把恐惧化解掉,人生就没有心理疾病了。
 
  我们会发现,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睁眼看不到爸爸妈妈,他会哭。这个哭声里面有三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很重视。第一种现象就是不舒服,不舒服就是生命的衰相;第二种是恐惧,不恐惧谁会哭呢?第三种就是怨恨,孩子的怨恨大人听不出来,都在潜意识里面,“你们跑哪里去了?怎么还不过来呢?”就这个意思。孩子一哭,爸爸妈妈就跑过来了,把孩子往怀里一抱,孩子破涕为笑。那为什么看不到爸爸妈妈,孩子会哭呢?父母是根,孩子是树,树一断根恐惧就发生了,爸爸妈妈把孩子一抱,树一连上根孩子就不哭了,生命就正常了,就安全了。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爸爸妈妈去游园,人很多走散了,之后很恐惧,扯开嗓子喊“爸爸妈妈”,眼泪就下来了。当时没有研究心理学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知道了,是“连根、连根”这个意思,断根就恐惧。所以生命的第一衰相就是从断根开始的。《弟子规》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生命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孝悌,就是连根养根。生命第一重要的事情不是发财,不是ABC,也不是数理化,得有根,没有根,生命就倒掉了,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
 
  我在青岛讲“根深业茂”的课程,讲完之后有个企业家来找我,说:“老师,我有个儿子,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找家教,还是倒数第一名,你说怎么办?”大人要碰到这种事情也很为难,找家教没用了,下面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人最苦恼的时候,就是不知所措。后来我问他:“你的孩子是不喜欢学习还是不会学习?”他说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我们的父母爱孩子一定要从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开始,孩子喜不喜欢学习、会不会学习都不知道,这个爱从何谈起呢?孩子要是不会学习,我们找个会的人教教他,他从不会就会了;孩子要是不爱学习,我们给他找多少家教都无济于事的。为什么呢?他不爱学习,找家教有什么用呢?后来爸爸讲了一个现象,这个孩子从小学开始只要一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电话给妈妈打电话,电话里面总是两句话:“妈妈你在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妈妈听不懂以为儿子肚子饿了,说:“儿子,桌子上有十块钱,买汉堡吧。”孩子是要汉堡吗?是要妈妈。为什么呢?妈妈是根。通常来讲,十岁以前的孩子跟妈妈那种感情依赖是很深的,跟爸爸好像稍微远一点。什么叫依赖?连根的意识特强,断根的恐惧特大。
 
  我小时候是不太听话的,大人叫我学习我不爱学习,叫我不要玩我就偏要玩,不愿意回家看书,爸爸布置的任务都不愿意干。但是又怕爸爸,爸爸的自行车声音我是听得清清楚楚的,一听到自行车铃铛响赶紧往家跑,往那儿一坐,意思就是没出去。这个小猴子哪能玩过老猴子,爸爸把手往脖子里一放,一看全是汗,上来就是一顿痛打。不学习算了,还敢骗人?有一天爸爸下班没打我也没骂我,骑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很黑的地方,让我下去,我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说:“爸爸!我改!”还不知道改什么,先说改。我知道爸爸不要我了,孩子最怕父母不要,我爸爸采取的就是断根法。现在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干,把孩子关阳台、关厕所,都是用断根法,孩子最怕断根。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企业家的孩子回来想妈妈,见不到妈妈就六神无主、心慌意乱。一个孩子学习,假如他心平气和,作业能够做好;如果是心浮气躁,心神不宁,六神无主,连题目都看不对,不要说做作业了。作业做不好,老师批评,考试成绩不好,同学瞧不起,他就没兴趣了。没有兴趣就不想学,不想学就学不好,学不好更没兴趣,恶性循环,一直到初中。这就是断根造成的恐惧。所以我们爱孩子,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立命有根,不要断他的根。断根等于把孩子废掉了,就像一棵大树的根被砍掉了,树也就废掉了。如果这棵树有根,哪怕没有叶子,没有才华,哪怕这个人一点本事没有,不要紧,春天只要一到自然发芽,他有力气能干活。
 
  可能有的家长说现在竞争激烈,要挣更多的钱,不能在家带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为了挣钱把孩子送幼儿园,以为送到幼儿园就保险了。我小时候一上幼儿园就哭,印象很深刻。爸爸前面送我进去,后面我就逃掉了,为这个事情没少挨打。爸爸有个好朋友住在幼儿园旁边,我逃出来就跑到他家的壁橱里先躲起来,坚决不出去,宁愿在壁橱里面也不愿意进幼儿园。所以我不喜欢上幼儿园,等我长大了,忘了。有女儿的时候我又把她送幼儿园去了,而且送全托。小孩可怜啊,早上就不愿意去,勉勉强强送去了“爸爸要来接哦”。全托哪能接啊?所以一到傍晚的时候,孩子吃完饭,眼睛就往外面看,等人来接她,等不到就很恐惧。后来我妈实在不忍心,天天接回来。所以就知道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到幼儿园?孩子不是要人管,是要连根,要亲情,没有亲情是很恐惧的。中央文明办在徐州举办了一次“全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高级论坛”,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就讲到亲情的能力是生命的第一能力,这种能力在哪里培养呢?在亲情的关系当中能培养起来,离开亲情关系根本培养不出来亲情。
 
  什么叫亲情关系呢?在跟父母的相处当中,这种能力就培养起来了,离开了这种亲情关系,这种能力就丧失了,长大以后,这个孩子、这个人,没有亲和力,一身的怨气,而且是傲慢无比,犯上作乱。社会的安定从连根养根来。所以幼儿园很重要,但是幼儿园不能替代父母,亲情是需要父母来培养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