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文学性蔓延”还是“文学性互文”?

时间:2014-02-07 11:47 点击:
摘要:文学性蔓延的论争始终将文学和文学性置于一个其他艺术文化分类仰望的绝对高度,讨论其是否能以单向度的观照者身份扩张着文学诗意的霸权。结合后现代在文学领域内的互文性理论,笔者认为应该双向看待文学性蔓延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看到文学或文学性对于
  摘要:“文学性蔓延”的论争始终将文学和文学性置于一个其他艺术文化分类仰望的绝对高度,讨论其是否能以单向度的观照者身份扩张着文学诗意的霸权。结合后现代在文学领域内的互文性理论,笔者认为应该双向看待“文学性蔓延”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看到文学或文学性对于艺术、文化以及社会多维度的影响,也必须看到这些学科门类对于文学发展长期的反作用。这种双向度的互文性关系使得无论文学、艺术和文化都有无限的发展活力,各个领域和学科在互相交流的活动中互相借鉴和成长,从彼此联通和无尽的排列组合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关键词:文学性蔓延互文性创生
  新世纪的文学理论研究已经从纯文学领域跨越到了文化研究领域,综合了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以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的有关理论,出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学术话题,有学者提出“文学性蔓延”问题颇引人关注。所谓“文学性”的蔓延或扩张,是指在当下以消费为主题,到处弥漫商业气息的后现代社会里,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被电子媒介下的影视、游戏、网络等等文化形式侵占乃至取代。在文学走向边缘与终结之际,文学性却悄然侵入思想学术、消费社会、日常生活、电子传媒、公共表演等一切政治、经济、文化门类,并担当起统治者的角色,扩张文学性的霸权。

  对于“文学性蔓延”的问题,学界尚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以余虹和陶东风为代表的一派坚持后现代社会“文学性蔓延”说。余虹在《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中说:“后现代总体文学状况的双重性: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统治并存,以及前者对后者的掩盖。”①她批判分析当下文学领域内的“逃离文学”的现象,并指出当代条件下的文学终结实则是对于文学边缘化的诗性表达,通过分析文学性对于社会各领域的统治和表达,最后指出“由于文学性在后现代的公然招摇和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与支配,又由于作为门类艺术的文学的边缘化,后现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当然应该转向跨学科门类的文学性研究。”②另外,陶东风指出,“我们在新世纪所见证的文学景观是:在严肃文学、精英文学、纯文学衰落、边缘化的同时,‘文学性’也在疯狂扩散。所谓‘文学性’的扩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文学性在日常生活现实中的扩散,这是由于媒介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出现、消费文化的巨大发展及其所导致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实的符号化与图像化等等造成的。二是文学性在文学以外的社会科学其它领域渗透。”③但在同时,也有一批学者诸如王岳川、吴子林、洪进等对此提出质疑。王岳川认为,后现代时期文学性统治的问题只是对辛普森理论的一种误读,“后现代时代是一个感性肉身的时代,一个强调肉身安顿大于精神安顿的时代,是一个图像取代文字文学的时代,是一个读图时代大于读文时代的图像学世纪。”④文学性在当下后现代并没有走向统治地位,而是和文学一样走向终结、衰败和消亡。
  综上,无论是支持一派还是反对一派,都将文学或文学性视为独立的特殊的精神类别,交锋的中心论点在于对其他领域和学科的渗透和影响上,在于文学或文学性是否统治了文化中心,站在文化圆盘的中心,辐射其他类型的文化门类乃至更为广大的社会人文领域和空间。笔者注意到,无论“文学性蔓延”这一论断是否成立,学界对于该论题的讨论都是单向度的,都将文学和文学性置于一个其他艺术文化分类仰望的绝对高度,控制着文化话语权利。而分歧无非在于是否能以观照者的身份扩张着文学诗意的霸权。
  这种单向度的讨论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结合后现代在文学领域内的互文性理论,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双向看待“文学性蔓延”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看到文学或文学性对于艺术、文化、以及社会多维度的影响,也必须看到这些学科门类对于文学发展长期的反作用。而这种双向度的影响也并非一个后现代理论问题,其实从古代开始,文学诞生初期就存在双向互动。
  首先,我们必须引入互文性理论。互文性和互文是有差别的。互文也叫互辞,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例如《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李贺《马诗》中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而互文性这一概念和互文有联系,却也有不同。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