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浅析功利主义与《艰难时世》

时间:2021-05-19 14:29 点击:
文章通过对功利主义的定义、发展的简单论述,再对19世纪中叶英国曼彻斯特工业状况的简单分析,对资本主义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的生动描写与刻画,对资产阶级以功利主义为唯一评判标准进行抨击与讽刺。
  一.功利主义定义与发展
 
  功利主义理论其实主要是道德哲学中的一部分。被定义为:“对于人而言,主要是能达到“最大善”和“最大幸福”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最大幸福”则是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在19世纪中叶以工业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则反映为人们唯利是图,将个人利益作为人们幸福的基础和源泉,凡是可以满足个人利益都是合理的,在《艰难时世》中的主要人物身上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功利主义成为正式哲学理论体系前,其实已有雏形。西方代表又公元前5世纪的亚里斯提卜,前4世纪的伊壁鸠鲁和古代的墨子及其追随者们。近代在英国的坎伯兰、普利斯特里,法国的爱尔维修,意大利的贝卡里亚,法兰西斯的休姆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但最后还是由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和米尔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正式将功利主义纳入了哲学系统。功利主义还被划分为情境功利主义、普通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等。
 
  二.功利主义在《艰难时世》中的体现
 
  《艰难时世》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家——狄更斯繁荣时期的一部杰作。狄更斯也是欧洲作家中首先谈论到工人运动中劳资关系矛盾。在《艰难时世》中对“事实”哲学的批判尤为明显和深刻。对当时工人贫困的根源分析探索透彻。开拓了作品的深度。通过对焦煤镇的真实描写,“挖掘”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尖锐矛盾。通过对葛雷梗教育模式及身边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对年轻一代的毒害、压抑和腐蚀。
 
  葛雷梗,上流社会人物,议员兼教育模式家。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洗脑者”并为之践行终身的教育方面人物。小说第一卷第一章开始,就有这样一段直白、裸露的说教内容:“告诉你吧,我要求的是事实。除去事实之外,不要教给这些男孩子和女孩子其他的东西。只有事实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培植,一切都该连根拔掉。要锻炼有理性的动物的智力就得用事实;任何别的东西对他们都是毫无用处。这就是我教养我自己孩子们的时候所遵守的原则,也就是我用来教养这些孩子的原则。要抓紧事实不放。”葛雷梗不管对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将其归结为“事实”、“数字”、“计算”。将一切都划分为“二加二等于四”的计算公式,如果将他的学校比喻为“工厂”,那么里面的学生就是是赤裸裸的“产品”,所有学生在他的“教鞭”之下最后都沦为了势利的牺牲品。他的模范学生毕周是其鼓吹倡导功利主义教育的完美产品。极力拥护葛雷梗的一切以事实为核心的原则。对于此标准,毕周虔诚信仰,终生膜拜并为之恪守。他将其标准深深烙印在心底。坚决将追逐名利临驾于任何之上。可以说是一个处心积虑、唯利是图、六亲不认的“事实”之忠实笃行者。是一个工业社会资产阶级的走狗。最后,当他的说教先生——葛雷梗之子(汤姆)盗窃银行丑闻暴露后,不是别人,正是毕周至始至终将其抓获,作为功利主义的“成果”。无论葛雷梗如何求情,毕周坚持用葛雷梗教授的“事实”“功利”原则拒绝给予汤姆生存机会。这真是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发挥到了极致啊!狄更斯用讽刺的结局批判当时的教育理念。对家庭而言,葛雷梗也用其一样的原则行事。他妻子身瘦多病,也是他的一个算计对象之一。因为这样他的利益受不到威胁,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不会被动摇。对于大女儿露依莎和儿子汤姆而言,他们缺少天真烂漫的童年。过着囚童般的生活,因长期受到他们父亲葛雷梗的教育“封锁”,不得不断绝与外界联系,导致他们感情匮乏、精神空虚、病态百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父母的关爱,露依莎将自己的关爱都给了弟弟——汤姆。葛雷梗为了为了能扩充自己的影响力,与资本家勾结,巴结他所谓的工厂主老友——庞德贝,希望其能给予儿子汤姆进银行工作的机会,硬将毫无感情基础,年龄悬殊很大,性格完全不同的大女儿露依莎嫁给庞德贝,以致酿成了最后的婚姻悲剧。这是狄更斯对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失败教育模式的批判。此外,汤姆的结局也是对此批判的延续,从小受功利主义毒害的汤姆,渐渐成长为一个自私、残忍的表面规矩,其实浪荡的人。进入银行工作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私利,竟然盗窃银行并嫁祸给他人,最终走投无路,却又被自己父亲的模范学生毕周所抓获,真是悲剧中的悲剧。汤姆的堕落再次证明了葛雷梗一直所标榜的模范教育方式的彻底失败。在社会复杂关系中,葛雷梗依然靠着自己的“功利”、“事实”原则与人交往、勾结,如与工厂主庞德贝的依附,用女儿终身幸福换自己的私利,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落得亲叛、子离,成了焦煤镇的笑柄。
 
  与葛雷梗相提并论的就是小说中的工厂主庞德贝了。他也是狄更斯小说里的另一大否定和批判的对象。在小说里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个身材魁梧,声音响亮,眼睛老是盯着人,笑起来像破锣响的人,一个用粗糙的材料造就的人——似乎那材料是被扯了又扯才造成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一个总是用他那铜喇叭似的声音来宣传他过去的愚昧和贫穷的人,一个自谦得咄咄逼人的凶汉。”这是狄更斯对庞德贝入骨的描述和写照。庞德贝是小说里的19世纪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代表,是教育模式家葛雷梗的功利哲学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庞德贝作为工业化的产物和主体,他贪婪、顽固不化、自私自利,受功利主义彻底腐蚀的一个人。在他看来,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可以按需所“制造”出来的,包括亲情、爱情。为了制造婚姻,他不顾世俗、年龄巨大差异和对方的意愿,厚颜无耻的去强求、逼迫。为了制造工人运动的失败,他挑拨离间、拉拢收买、不择手段、咄咄逼人。对于他自己的老母亲,他抛弃并撇清与她的联系,让她过着老无所依、孤苦伶仃的生活。对于他所谓的爱情,他用地位,金钱去买卖,制造的一段婚姻,让年轻单纯的露依莎嫁给自己,两人本来就毫无感情,导致了最后的婚姻悲剧。对于他所雇用的那个斯巴塞太太而言,那是他为了制造一个他自己显赫的地位。但是后来斯巴塞误将庞德贝母亲当成窃贼的时候,造成他败露大众,这时,他无情的一面彻底流露了出来,狠狠地将其解雇并让其流浪街头。对于勤劳、憨厚的斯梯芬,庞德贝企图拉拢他来破坏工人运动但遭拒,就将其错判为了窃贼并无情逼迫,导致斯梯芬走投无路、死于非命。斯梯芬是他剥削的一个典型对象。充分反映当时工业社会剥削与被剥削的赤裸裸关系。
 
  在狄更斯的身上和作品中反映了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表现他对工业社会资产阶级以功利衡量一切的批判和讽刺。也表达他对被压迫阶级的同情。
 
  参考文献:
 
  [1]狄更斯.艰难时世.王宏印.刘舟注译.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
 
  [2]汪凡凡.评析艰难时世中的功利主义.湖北: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
 
  [3]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