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类型与风格:近年国产青春电影的发展(下篇)(3)

时间:2015-12-04 09:21 点击:
让人们看到国产青春电影发展另一种可能的,还有韩寒的《后会无期》。巧合的是,韩寒和郭敬明一样最初也是以青春阅读写作者的身份成为青春偶像,后来也都尝试着进行电影创作。不过和《小时代》系列用精致影像呈现出

  让人们看到国产青春电影发展另一种可能的,还有韩寒的《后会无期》。巧合的是,韩寒和郭敬明一样最初也是以青春阅读写作者的身份成为青春偶像,后来也都尝试着进行电影创作。不过和《小时代》系列用精致影像呈现出来的奢华生活不同,《后会无期》用的是公路片的形式呈现出一个充满了荒凉气息的内陆中国景象。在影片中,导演通过几个年轻人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及他们在途中遇到的可能是后会无期的各种人和各种事,毫不留情地嘲讽了友情、爱情和亲情的主流叙事。在很多青春电影中,青春的成长与青春的告别是一直相伴的,那些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困境,也一定要经历痛苦,但最终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会走向成熟、长大成人。这是青春成长的必然历程,也是很多青春电影创作者要表达的关键所在。而韩寒的这部影片却并不如此,影片的两位主人公在"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的警告下,在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之后,并没有迎来大团圆式的结局,也没有期待中的成长,而是在影片的最后又一次上路。所以,这部影片与其说让观众消费的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不如说让观众欣赏的是对于主流疏离和批判的立场以及一直"在路上"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立场和姿态与韩寒本人一直精心塑造也颇受年轻人欢迎的公众形象高度契合。就像郭敬明在《小时代》中通过一系列的角色设定实现自我指涉一样,韩寒的《后会无期》也通过故事的讲述再一次投射出自己的公众形象,两位青春阅读的创作者这一次以青春偶像的身份直接成为电影中的重要消费符号来完成叙事,郭敬明和韩寒在电影创作上又一次殊途同归。应该说,这种殊途同归既是两位文化明星在青春消费与偶像消费上做出的一种全新尝试,也是在新的资本和市场逻辑下青春电影创作无可回避的结果。
  也应该看到,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极具商业化的修饰和包装之后,《小时代》系列和《后会无期》虽然在票房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影片故事讲述的乏力,人物情感的缺失,以及影像表达的空洞却成了创作者无法掩饰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青春电影都是在新的资本和市场环境作用下诞生的既不纯粹也不成熟的作品,在它们以后,国产青春电影显然还有更多发展与完善的可能。实际上,随着青春电影的类型实践不断进行,观众审美趣味的不断游移,以及杜会心理的不断变化,刚刚走出边缘书写的国产青春电影也的确不能局限在怀旧消费与偶像消费的道路上,而更需要在主题上进行拓宽,在故事上更加精致,在风格上更加多元,为讲述更精彩的本土青春故事做好准备。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