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贝多芬音乐精神探索与启示(2)

时间:2015-10-27 09:23 点击:
贝多芬发现自己双耳的疾患日益严重,对于他来说,再没有比耳聋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病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当他意识到耳聋已无法医治时,他
  贝多芬发现自己双耳的疾患日益严重,对于他来说,再没有比耳聋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病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当他意识到耳聋已无法医治时,他写了一封“海利根施塔特遗书”,打算自杀,可是他活下来了,没有被这种厄运征服。在这封遗书里,不是金钱而是道德、艺术把他留住了。正如他说过的那句话:“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完全屈服。哦,我能生活上一千次是多么好啊!”对于贝多芬来说,生活拒绝给他欢乐,但艺术将给予他。耳聋造就他孤僻、暴躁的性格,但同时也赋予了他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除了耳疾,感情生活也是影响他音乐创作的重要因素。贝多芬热爱生活、珍惜爱,无论是钢琴学生朱丽叶·圭恰尔迪,还是匈牙利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他一生总在爱恋之中,尽管他的爱情总是以失败告终。如此,贝多芬一次又一次地被爱情抛弃,没有恋人、没有健康、没有知音、没有家庭、没有理解,他发出了“我在世界上是最孤独的人”的感叹。因此,他酷爱田野和大自然,只有不变的大自然与他为伴,著名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它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自然实际上反映了人类的灵魂、人类的精神,而不是一般的风景,贝多芬实际上写的是人类内心最纯洁的一种感情,所以第六交响曲是非常自励的,它的标题是《田园》,实际上是人类灵魂的“田园”。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在思想上奠定了贝多芬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反对封建专制压迫、追求正义和自由,推崇人民、斗争、胜利的英雄性和革命精神以及博爱的胸怀。贝多芬少年时期的艰苦环境,也促使他很早就锻炼成了一种独立自主的性格和坚忍的精神。从前期模仿莫扎特、海顿的音乐创作开始到后来完全摆脱他们的影响,并自成一派,体现了贝多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就像著名的《命运交响曲》,体现了他坚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的斗争精神。他刚直不阿、追求真理的精神也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崇敬。贝多芬的音乐是人类精神的火花,无论是《英雄》交响乐中的革命精神,还是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欢乐颂》中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无论是《皇帝》协奏曲中“愈挫愈奋的精神毅力和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还是《热情》奏鸣曲中倾泻而出的气势,都曾在人们心中点起了精神火花。
  四、贝多芬音乐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贝多芬的伟大就在于他没有被命运吓倒,而是从绝境中站立起来。事实上,贝多芬很多不朽的名作都是在他耳聋之后完成的,那是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怎样的血泪才可以“不完全被命运打倒”。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可以创作出令人刻骨铭心的作品。正如《命运交响曲》中,“命运叩门”贯穿全曲,从曲子的开始直到结束,无不有叩门之声,这声音一遍遍地叩击我们的灵魂!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不仅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今,当代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令人担忧,因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其他因素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是较为可行的方案。因为学习、工作、感情等因素伤害自己,或因为与别人产生矛盾就蓄意伤害别人的人,既是人格、心理不健全的人,也是抗打击能力不够的人。
  为了避免这些悲剧的重复上演,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挑战挫折及机遇的勇气和信心,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磨炼坚强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并有为之奋斗的决心,还要有宽容、博大的胸怀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贝多芬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上天虽然给了他悲惨的命运,但是他并没有向自己的命运屈服,而是昂首挺胸,独自坚强地对抗仿佛不可战胜的困难,在他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言”准备自杀时,又是对艺术强烈的热爱和理想,以及为人类追求自由、平等、胜利的社会道德将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再去看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有的谱页上在同一个地方甚至贴了十多张的修改方案小纸条,这充分体现了他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对创作严肃认真的态度。
  贝多芬道德力量的源泉,以及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根源,都是他对伟大的社会理想的深刻信仰。时代赋予他一种“平民的骄傲”,一种不卑不亢的天性,永远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使他这个在当时社会中出身微贱的音乐家敢于藐视一切名门贵族。贝多芬的音乐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他的音乐精神传递出的能量告诉我们不能只有面对顺境时的愉悦、轻松自在、甜蜜,还应具备面对逆境时的坚定、勇气、不懈、奋进。这些告诉我们,不管生得有多么愚笨、残缺、贫穷,但是不屈不挠地和命运抗衡就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们要向贝多芬那样,勇于战胜各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在求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青年。
  【参考文献】
  [1]张谊.从人文角度探寻贝多芬晚期精神境界[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马佳.情境教学法在高师公共音乐课“交响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5(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