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及技法突破(2)

时间:2021-05-11 14:16 点击:
2.多维描写与重点突出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复杂多变,但不代表作者并没有笔法轻重,人物的主要性格还是十分突出。比如贾宝玉既多情又专一,但文章大量篇幅还是在描写他对黛玉的痴情,文中多处写宝玉在众姐妹中护着

  2.多维描写与重点突出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复杂多变,但不代表作者并没有笔法轻重,人物的主要性格还是十分突出。比如贾宝玉既多情又专一,但文章大量篇幅还是在描写他对黛玉的痴情,文中多处写宝玉在众姐妹中护着黛玉,无论是海棠社评诗还是与袭人的对答,后来甚至是哄骗他是与黛玉成亲才和宝钗结合,把他痴情的性格描写到极致。然而相较于脱胎于话本的传统历史小说人物性格的过分符号化,这种多为描写和重点突出的方法使人物性格既鲜明又不显得单薄。这种手法在描写其他人物时亦有运用,比如凤姐贪财、泼辣、能干、善于钻营、心狠手辣、迷信又富有爱心等,但文中着重描写的是其 泼辣性格。

  3.典型环境与典型形象 因为作者曲折的身世,曹雪芹注意到人物所处环境的变化对于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造就了《红楼梦》中典型环境形成典型人物的写法。贾宝玉身处显赫一时的荣国府,自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加之贾母溺爱过度,贾政无力教子,王夫人又死了儿子贾珠,则更加深了对贾宝玉的宠溺。所以贾宝玉自幼骄纵,被仙子称“天下第一淫人”,不喜诗书,轻视功名利禄(这对于他来说太常见了);而贾府又多女仆,他一手被女性带大,在大观园内宝玉与姐妹们同住,与她们成长玩耍,所以他对女性有种天然的崇拜,甚至不自觉地爆发出某种女性意识,比如性情敏感,爱好红色,等等。后大观园变得冷清甚至破败,宝玉性格也变得越发阴郁。《红楼梦》在继承前人“时势造英雄”这样环境影响性格理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更大的发挥。比如身世不幸、寄人篱下的黛玉则多一分猜忌和脆弱,潇湘馆的清幽也衬托出黛玉的忧郁。

  4.行为语言与内心独白 受史观传统的影响,传统古典小说重于故事叙述而轻于人物刻画,人物语言缺乏十分鲜明的性格,动作刻画也显得粗放,人物内心活动更是少之又少,遑论与人物性格结合。《红楼梦》在借鉴《金瓶梅》的基础之上,使人物的动作语言更贴近生活和人物性格,加之大段的内心独白,人物鲜明的性格得以体现。比如宝玉初遇秦钟,见其面容清秀,“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天,自己心中又起了个呆想:‘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红楼梦》第七回)一段活灵活现(“如有所失,痴了半天”)、用词奇特(“泥猪癞狗”)的描写和心里独白,把宝玉恨于自己侯门身世的反叛思想、钟情美男的中性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如此细致的心理刻画和符合人物性格的用语描写,在前人小说中实不多见。然而《红楼梦》中,薛蟠语言的粗鄙、凤姐语言的泼辣、黛玉语言的含蓄刻薄,以及各色人等大段的内心独白,都与他们的人物性格紧密结合在一起。

  5.以诗写人与他人视角 在小说中穿插诗词是古典小说的一个传统,其作用既可以是总括全书,又可以是刻画人物,还可以是表达情感,等等,不一枚举。《红楼梦》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基础上精雕细琢,用诗歌反应人物性格命运,诗歌含蓄雅致,意蕴深刻,为我们了解人物开辟了另一条道路。贾宝玉作为文中主人公,描写他的诗歌和借他之口咏出的诗歌不胜枚举,如文章开头:“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红楼梦》第三回)直接说明宝玉性格,痴狂不通事物,乖张又脱于尘俗;“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同上)则直接写出宝玉命运,成为文章线索。“金陵十二钗”即是这种手法的典型运用。除此之外,作者还有意无意跳脱全知全能视角,从文中人眼中写文中人,既使文章显得真实,又使作品中人物显得生动,从另一方面反映人物性格。如文中第一次首次谈到贾宝玉并非直接描述,而是借冷子兴、贾雨村对话引出宝玉,给读者一个先前的印象,又设置了悬念。“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的写法在很多人物相会的场景都有体现,如宝玉会秦钟等。另外,这种手法还利用于写景状物之中,比如以刘姥姥眼光写大观园,以宝玉眼光写黛玉葬花等。

  三、《红楼梦》人物刻画的影响

  脱胎于宋元时期瓦舍勾栏的说书人讲故事的白话小说,到《金瓶梅》以前都一直没有摆脱讲史的传统,哪怕是《西游记》也是由真实的历史事件演变而来。在这种大的风气之下,以故事为核心的“史话”很难关注到对人物的精致刻画,这主要是由于说书人对观众的取悦(毕竟观众是为了听故事)。《金瓶梅》第一次把描写对象对准家庭而非朝政,对准小人而非英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红楼梦》在继承这种写作对象后,把人物描写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既将传统的写人手法融会贯通,发挥到极致,又采用大量新颖手法刻画人物性格,描绘人物形象,与稍早的《儒林外史》遥相辉映,形成清代小说的两大高峰,又影响后来《镜花缘》等作品,使白话小说从重纪实向重记人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作者的风格与个性得以彰显,提高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亦显示出了小说摆脱原始状态,走向成熟达到顶峰的状态。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全面形成和专注人物的精细刻画,北大核心期刊是清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变当之无愧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作品。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