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激励作用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时间:2014-07-08 14:26 点击:
摘 要:作为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激励内容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激励与生态道德教育内涵的梳理和分析,了解到运用激励作用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

  摘 要:作为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激励”内容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激励与生态道德教育内涵的梳理和分析,了解到运用激励作用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坚持科学的运用,需要遵循科学激励原则,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契合;同时创新激励方式,包括目标激励法、情感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竞争激励法和奖惩激励法,从而保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激励 生态道德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216-02

  空气质量下降、水体污染、地震灾害频发等成为近年的热点话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严重的生态危机日益威胁人们的生活空间,生态道德教育逐渐演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收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90%。因此,承载优秀教育资源的高校亟待创新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适用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凭借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激励措施,来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生态效益。

  一、激励与生态道德教育

  1.激励的内涵。激励是激励,鼓励,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它使人们产生一种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心理学是指有机体在追求建立在一些目标的程度提高的愿望。追求的目标物质可能是外部实体,也可以是内在的精神上的满足。同时触发追求的具体目标,即动机可分为他人(外部)激励和自我(内部)激励。但事实上别人(外部)激励要真正做出影响,我们必须将化为自我调节(内部)。即是说,这两个最终将会成为体现在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动机。

  2.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与生态伦理出发的互惠共生理念,启迪、引导受教育者,更好地为了人类能够享受自然、享受生活的长远利益,有意识地培养生态意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政治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其实质是最需要的教育,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形成保护环境的道德哲学,以实现非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教育将成为激发生态道德思想变成人们内在行动力的重要工具。

  3.激励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激励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的预期行为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出现了从低到高的频率,这是产生积极性的主要途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心理素质,并出现在活动积极、一丝不苟的要求,是努力进取的精神。因此,需要发展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内部潜力,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激励机制。科学地运用激励作用,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

  生态道德教育下的大学生,即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基本目标,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志,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工作者应激发学生的内部和外部,其他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融入他们的需求,以确保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进展,完成每个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品质的学生,拥有道德的高尚和能力的均衡发展等等培养需求,这也一直是党教育理念的核心,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哲学是由一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作为引导,这无法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态效益。生态道德教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是遵循自然规律,探究并适度改造自然,积极创新、热爱自然、享受生活。当大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各工作领域,更需要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因此,作为新思想前沿群体的大学生更肩负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艰巨任务,不断提升自我生态道德修养,生态道德知识与感受融入生态道德信念和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以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高度实现质的飞跃,最终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升为动态变化的实践,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2.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痛思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恶果,我们才清醒地意识到自身发展与自然恢复能力的不平衡,人类行为对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人类社会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是无限的。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当代人的最大合法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保存为子孙后代的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它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观念和消费观念,它是由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提倡的。作为社会持续进步中坚力量的人才,需保证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求他们形成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的一个连贯的概念。高校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前沿阵地,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基地,这就促使高校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教育问题提上日程,这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精神理念形成的重中之重。

  3.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勇于把握时代的需要,适应人民愿望,造福人民。实践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用创新的眼光看待宇宙万物,不断创新理念,探索事物规律,维护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生态系统平衡性受损,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地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出现漏洞等等现实问题,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及生存空间,不断冲击平静的地球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勇于把握时代的需要,适应人民愿望,造福人民。推崇绿色消费、合理消费的理念,加强环境监管,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活空间。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