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系统理论的再思与重构(2)

时间:2014-08-08 10:09 点击:
1姠师与学生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耗散结构理论来看,教师是教学基元系统的环境因素,它不是由稳定的环境因素组成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动因环境,在这一环境下,学生教育这一开放系统在涨落引发下

 

   1姠师与学生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耗散结构理论来看,教师是教学基元系统的环境因素,它不是由稳定的环境因素组成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动因环境,在这一环境下,学生教育这一开放系统在涨落引发下,实现一次又一次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发展。从原来的系统观念来看,教与学之间是一个平衡的动态系统,一个不完全的信息传递模式。教师提供的信息学生全部接受进而全面反馈,同样教师也无法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完全反馈,而耗散结构理论则从技术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教师掌握较好的动态平衡点就可以实现有效而全面的相互反馈。

   耗散结构理论本身并不违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规律。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ds=des+dis,des是由环境与系统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引起的熵变;dis是系统内部变化引起的熵变。这个不平衡的开放体系想要获得平衡就必须从环境中获得负熵流,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dis>0恒成立。因此,该系统能否达到平衡就取决于des,即系统内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的熵变始终是增加的,故而环境的因素就具有了主导地位。而这种主导地位因何又无法起到主导作用呢?这时就不可忽视系统的自身属性了,因为环境永远无法充当主体,纵使外界环境发生再剧烈的涨落而系统内部不发生激变,也无法改变系统内部的性质。

   在这一动态平衡体系中,环境的涨落如何使系统受激发达到新的阈值,也就是如何实现控制论中所讲的最优控制点,这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个控制点对教师来讲是教育技术控制点,对学生来讲是受纳平衡点(学生学习这一开放系统在什么涨落幅度下可以达到新平衡的阈值点)。

   2信息

   信息在以往的研究中都是被看作教与学并列系统之间的媒介,也被认为是学生学习这一活动的实体。然而这种看法就必然导致对信息的习得。所以使课堂教学走向僵化和机械化,甚至是反人性化。

   在把信息视为实体的时候,也要把它看作是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将其界定为关系性的信息,而并不是简单的关系。在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产生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超越原来由我们所学习的信息的范畴,可以是真实的情感体验,或者是师生交互之中而产生的创造性的灵感。这种信息同样实现了教促进学,学反作用于教的辩证关系。

   按照关系论的观点信息是关系,按系统论的观点信息是实体,二者不可并列。但是笔者认为二者不但不矛盾,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很好的统一。因为课堂教学的发端必然是以学习的实体信息为基础和先决条件的,而获得这种关系信息则是现在教改的具体要求。在对实体信息进行的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产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积极的思维氛围,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关系性的信息。

   四、控制规律的重新描述

   研究系统控制是否意味着一定要或是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和严格控制?精确控制是建立在对系统属性和性质完全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是研究系统控制论的“最高理想”,不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的现实计划。严格控制则反映了在理论应用过程中方法论的问题。不能把思想完全固束于理论,不按照实际情况一味照搬。

   系统论在教改当中为什么会产生消极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系统论原理的研究与应用上。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从一个教育目标出发,根据一定的比较经典的模式“诱导”学生思路。有些教师则充分备教材、备学生,在学生产生新想法的时候还用准备好的东西去“诱导”学生。我们说后一种做法优于前一种,但性质相似。前者的方法早已成为教改批判的众矢之的了,而后者则具有一定的伪装性。作为教师根本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完全控制,也不应当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教学设计上,因为即使考虑得再全面,学生也一定还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对于教学系统的控制不是完全控制,而是有效控制甚至是弱控制或模糊控制。要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于学生这个中心系统来讲,其自身就是一种混沌态,而对于他们的控制只能停留在他们自组织和自生成基础之上。只能通过输入刺激后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进行调控,所以我们强调模糊的互动的控制规律。

  参考文献:

  [1][苏]尤·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