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系统理论的再思与重构

时间:2014-08-08 10:09 点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系统本身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基于此,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角度,对教学系统论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反思与重构。 关键词:教育系统论;教学系统;动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系统本身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基于此,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角度,对“教学系统论”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反思与重构。

   关键词:教育系统论;教学系统;动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005-02

  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简称为“三论”)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以来,“教育是一个系统”这一命题已被大家广泛接受。但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情感教育、多元情感理论等被不断提出,一些学者开始置疑“三论”对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提出应该以关系论取代系统论。因此,我们应当客观地重新审视教学系统论。系统论与教育的结合研究并没有停滞,但由于研究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突破,所以应用上依然存在较大弊端,也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要适应现代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发展的需求,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必要的再思与重构。

   一、系统定义的重新认识

   应当说,以往的“教学系统论”并不能视为真正的“教学系统论”,称其为“教育系统的研究”更为准确。因为这些研究只是在教育研究中引入了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机械套用经典规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技术,也可以称之为教育实用科学。因为它并没有准确回答“什么是教学系统”、“教学系统具有哪些相关属性”这样的基本问题,所以只能视之为教育科学与系统论的简单结合,并不能视为一个具有完整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

   教学系统不是平面结构的系统,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结构。这个系统从广义上可以涵盖整个“大教育系统”,从微观讲一生一师就可以组成教学的基元系统。以往教学系统只划分教与学两个系统,这种分类方法虽然可以简化研究体系,但过于笼统,而且其中不只包括个体教学规律,还包括整个大教学系统资源与信息的流动规律,所以研究中的干扰因素过多且这些干扰因素不能被简单消除,因此其影响不可忽略。

   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每一个基元的教与学系统都是一个耗散结构的系统,并且学生作为这一系统的核心是自组织的,也是自生成的。教与学也不是两个以信息交流为媒介的并列子系统,而是教师是半包围与学生系统之外的小环境,二者都是处于一个开放体系之中(见下图)。

   学生子系统是一个非平衡体系,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在学习之中会产生认知失调,促使学生通过学习消除认知失调从而获得知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之中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外部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视之为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产生认知失调并不完全是自发过程,很多时候是教师在外界创设了相应的条件使之产生失调,系统论称之为“涨落”。涨落使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学生系统就会走向另一个阈值,以形成新的更高、更协调、更稳定、更具有活力的耗散结构(从某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知识结构),这就是耗散结构理论所讲的“涨落是有序之源”。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涨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必须良好地控制涨落的幅度和频率。每一次涨落的幅度都不可超过系统的承受能力,而这一能力不同系统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每一个基元系统为单元进行考虑,而对于班级系统来讲,其教育目标就不应是唯一的、静止的。这一问题我们在后面还会继续讨论[1]。同样涨落的频度也不能太大,在每一次涨落之间学生系统都应当有一定的震荡适应期,并且在这期间将系统的新内涵进行有效的内化和固化,所以对于教学这一系统教师需要把握动态平衡点。

   二、系统属性的重新把握

   按照系统论的分类观点看教育系统的属性,教育系统应该是一个灰色的复合、开放、动态的物质、概念系统。

   所谓灰色的系统是指人的认识因素,因为人们对教育系统的了解并不完整,其中一部分系统根本就是黑色系统。对于它们人们只能通过输入刺激观察输出反应,感性地判断其内部机理。这一点也必须正视,这也不是科学的求真精神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不应当把时间浪费在“彻底”搞清这些系统的内部原理上,更不可以通过某些强硬措施增大可能性空间,提高控制能力,这样只能使教育走向盲目僵化和被动机械,而是应当研究如何通过更好的外部控制技术实施有效控制。对于这一部分如何实施控制,实施什么样的控制,在下文将进一步地阐述。

   所谓复合、开放、动态的系统是指系统的性质。教育是改造人的活动,是信息资源、情感资源、物质资源流动的大系统,不是片面、孤立、静止的。教育是实践与认识的共容体。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个体化和阶段化,它并不完全反映人类整体的认识规律,只是其中一定阶段的具体化过程,所以它不完全依赖于实践,也不完全依赖于认识,无法简单描述二者的运动转化规律,而二者的对立统一也正是形成复合、开放、动态系统的原始动力。

   所谓物质、概念系统是指系统的内容。教育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意识、智慧能力等等诸多因素,所以它既有物质因素又有意识因素。

   三、系统要素的重新把握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