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的诊治分析

时间:2015-05-15 09:32 点击: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32例,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患者的发病时间、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般用药5~7d后炎症消退,自觉症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32例,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患者的发病时间、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般用药5~7d后炎症消退,自觉症状明显好转。29例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视力恢复至术后最好视力,有1例患者视力提高至0.4,另2例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取出人工晶体,其中1例矫正视力0.3,1例光感。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有多种原因,其机制较为复杂,为了降低发病率,应做好患者手术前、中、后期的各种准备及预防、治疗措施。 
  关键词 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 
  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除无论是否植入人工晶体均可引起血-房水屏障的破坏,作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前段葡萄膜炎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患者术后视力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选取32例(32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病例,以研究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2500例(2500眼),其中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前段葡萄膜炎32例(32眼),均是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4例,且术前均无葡萄膜炎病史。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62~81岁,平均68岁。 
  手术方法:患者均接受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碎核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011年前常规在局麻下做弧长约5.5mm的反眉状巩膜切口(内切口位于角膜透明区内)将透明质酸钠注入前房内,使用1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破囊(开罐式截囊)或针撕囊,二分核,娩核,前房灌注平衡盐液,同时用8号灌洗针头抽吸晶体的残留皮质,并向前房及囊袋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植入硬性人工晶体,平衡液冲洗干净前房内透明质酸钠,2011年以后,常规在局麻下行3.0mm反眉状巩膜切口,镊子撕囊,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 
  发病时间及特点:30例发生在术后2~5d,2例发生在术后6~8d,平均术后3d有主观症状。初期患者自觉术眼隐痛,视力下降,疼痛及眼部刺激症状不明显,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睫状体充血,房闪明显,4例(非糖尿病患者)晶体面见有点、片状纤维素性沉着,玻璃体前段混浊呈雪堤样,视力明显下降。2例患者视力由0.8左右降至眼前手动或数指。另有1例治疗期间,瞳孔膜闭,继发青光眼,予Y-AG激光切开,视力恢复,出院后葡萄膜炎再次复发。和另1例初发患者转外院,行人工晶体取出+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予房水及玻璃体细菌培养为阴性,C反应蛋白检查不提示细菌感染。上述症状符合中前段葡萄膜炎诊断。 
  治疗方法:12例防盲病例均予盐酸林可霉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根据症状轻重。予地塞米松5mg或7.5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并口服泼尼松,局部予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3mg。另20例病例常规头孢类抗生素+地塞米松5mg或7.5mg静滴,予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结膜下或半球后注射,加强局部常规用药。症状都能较快控制,视力逐步提高。一般用药5~7d后炎症消退,自觉症状消退。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