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关于我国社会公德缺失原因的研究综述(2)

时间:2014-04-03 15:48 点击:
其二,立足现实角度,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等方面寻找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国家在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公德制度建设方面的不到位是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教育存在重知识

  其二,立足现实角度,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等方面寻找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国家在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公德制度建设方面的不到位是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教育存在重知识、轻道德,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道德教育演变成道德知识的教育,忽视了道德人格和道德能力的培养。公德教育形式化、简单化、教条化的“大道理”与生动的“生活”缺乏联系,公德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我们德育传统中注重高层道德体系的建设,即过多强调先进性、理想性的道德,对普适性、公共性的道德并未给予应有重视,也是导致公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同时,他们认为,社会公德的缺失与国家社会公德制度建设的软弱也有很大关系。在公民尚未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外化为道德习惯时,提高公民的公德意识,很大程度上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外在约束,即道德“他律”。道德“他律”的形式有很多,社会舆论和制度规范是其中重要的两种形式。然而,当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公然践踏社会公德时,社会舆论甚至社会制度对这些现象的惩戒作用似乎十分有限。

  也有学者从社会角度解释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认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大环境,导致公德建设在价值层面缺乏根基。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新旧道德规范发生冲突,人们的个体功利价值取向相对突出,群体利他取向受到歧视,正义认知与正义行为严重脱节,造成人们心中正义感的缺失。甚至社会经常出现失德受益、守德受损的局面,使得社会正义的贯彻失去了强有力的内动力,最终导致社会公德在价值层面失效。

  社会公民自身也是导致社会公德缺失的因素之一。由于传统社会特殊的社会结构,人们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只重私德而没有公德概念。传统在个人身上形成巨大的历史惯性,加之国家忽视对公民社会公德的培养,导致社会公民普遍缺乏公德意识。更深层次,由于社会机制的不完善,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公民缺乏规则意识,这些对于社会公德的建设都形成了阻碍。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用“道德滑坡论”、新兴技术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发展、社会控制体系的弱化、信仰的缺失等角度分析社会公德缺失现象,不一而足。

  学者们对于社会公德领域始终保持关注,并且分别从历史、现实等角度寻找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可以说,他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很多理论对于现实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我们发现,不同的学者总是从各自的视角寻找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而笔者认为,造成当今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许学者们也不否定这一点,但过去的研究似乎并没有找到一个成熟的范式解释数百年来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当今社会公德缺失的内在联系。“现代化”这一崭新的史学词汇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因我国正在全面展开的现代化建设,而越来越被史学界和社会所接受;同时,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实,“现代化”本质上体现的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以“现代化”为范式,研究我国数百年来社会结构发生的客观变化并以“现代化”为背景,对当代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做出分析,我们的研究才是“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不仅如此,学者们注意到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除了国家、社会的责任,公民公德意识的匮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学者们对于公民公德意识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社会历史与人的意识相互作用”的角度,缺乏从人的主体性层面解释社会历史的变化与个体公德意识确立之间的关系。公民公德意识的最终确立必须落实到每个人的自律自觉。没有对人自身发展规律的充分了解,对于公民公德意识的研究便不可能最终落到实处。社会正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同样也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是否发生了变化,其变化对于公德意识的产生与觉醒又是否有关。从人学的角度解读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为社会公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

  [2]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