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

时间:2016-10-17 14:59 点击:
摘要:大学生支教事业发展至今,在大学生支教队伍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提供支教服务的同时,支教群体本身也暴露出如支教动机不纯、选拔标准不一、缺乏相关培训等相关问题,而大环境也缺乏组织者准入门槛的设置、相关法律的保护、资源没有得到合理运用等
 
 
摘要:大学生支教事业发展至今,在大学生支教队伍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提供支教服务的同时,支教群体本身也暴露出如支教动机不纯、选拔标准不一、缺乏相关培训等相关问题,而大环境也缺乏组织者准入门槛的设置、相关法律的保护、资源没有得到合理运用等问题。结合实际调研,从大学生支教现状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完善的支教体系,规范支教流程,探求可持续的支教道路。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可持续发展;体系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72一04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行为发展至今将近十年,作为一项大学生热衷参与的志愿者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却被质疑。有人评论“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场乡村游学风情游”,有人说有些乡村孩子“被支教”。大学生支教究竟处于怎样的现状?如何减少大学生支教行为中存在的弊端,优化大学生支教的效果,已成为大学生支教未来发展方向确立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典型个案访谈、实地调研考察等形式进行调研,共面向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应天技术学院、紫金学院、钟山学院等12所南京不同批次高校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861份),以期从中获得大学生群体对于支教相关事件的认知程度、具体支教过程中普遍情况以及有无支教经历的大学生对相关事件认识的差异等问题。
 
一、支教前期
 
(一)支教动机个人功利化倾向强
 
根据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限制因素中,影响大学生做出是否支教决定的因素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支教本身的实际意义与作用”,比例高达70%;“受教地点、受教者的情况”则排在第二位,第三位是“个人经费支出”。而在激励因素里面,绝大多数人认为支教最大的收获是丰富社会实践和生活经历,其次是实现自我价值。
 
由此可以推断:第一,限制因素中存在更多的属于客观因素,支教团队本身难以控制,因此,建立规范的支教体系、汇集社会上更多资源投人大学生支教事业的重要性也由此凸现;第二,在激励因素中更多地属于主观因素,这就需要支教者自身提高对于支教行为的认识,保持理性的态度;第三,基于利己角度支教的大学生也占相当的比例,动机不纯、自我定位不准确等现象真实存在大学生群体,这将直接影响到支教主体的态度和执行力等,进而导致支教质量低下;第四,提高支教质量能够使得支教者在整个支教过程中保持相对高涨的状态,有利于支教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在预期收获与实际收获的对比中,未支教大学生与参加过支教活动的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和生活经历、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以及对于受教儿童情感回馈的需要基本吻合,可见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实现了支教的预期愿景。但仅有4.3%的支教大学生认为提高了自身能力,与支教前形成较大落差。
 
针对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支教团队负责人普遍认为,支教应该是提供相应服务,将本身具备的良好品质或者技能展现出来。能力提高的空间在于实践过程得出的心得或者是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
 
但更多的大学生在参与支教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直接体验中收获情感,没有从理性的角度总结经验,能力上的提升也不可能显性呈现。可见,支教行为在这方面是让人失望的。从侧面可以总结出,大学生对于支教的期待太高,目的性太强,不利于科学支教行为的开展。
 
相对而言,美国的志愿者的收获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功利性不太高。“美国调查发现,试图让志愿服务变得更有乐趣和挑战性,或增加部分激励物质,都不如给予志愿者简单的认可,认可的成本虽然很小,却让志愿者建立起了自尊”。
 
(二)缺乏标准统一、科学的筛选机制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支教队伍在对于前往支教的大学生筛选方面存在随意性强、标准不一、标准不科学等状况,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建立一定的筛选标准。然而,支教大学生在整个支教活动中对于支教质量有着主导性影响,其质量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支教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认为个人能力应该为主要标准,但是支教团队负责人认为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更加注重志愿者的个人品质。对选拔标准认识不一,将直接导致支教队伍的素质难以得到保障,需要一套合理完善的筛选机制以保证支教质量。
 
(三)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体系
 
从调查结果来看,没有支教经历的大学生认为需要提供教学知识和技巧、应急和后勤处理知识、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培训,而有支教经历的大学生反映,绝大多数志愿者仅仅受过教学知识和技巧的培训,缺乏应急和后勤处理知识的培训的现象尤为严重。更值得关注是,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的志愿者竟高达31%。普通大学生,空有一腔热情而无相关的教学知识和心理辅导经验,极容易带来课堂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支教流于形式等负面影响。因此,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必不可少。
 
二、支教期间
 
(一)组织方发起活动门槛低
 
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未支教的学生认为主要参与支教的组织形式是通过学校这一载体实现,在已支教的学生中,有61.45%的学生认为是校院级或者相关社团组织来运作支教项目。支教通过学校这一载体的依赖性远远大于预期的结果;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支教的扶持程度远远小于需求,可见作为掌握丰富资源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对于支教实现的贡献在学生认可度这个层面不是很大。
 
组织者行动的规范性、科学性值得关注,在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组织方都尽到组织者的责任,没有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支教行为,随意化、形式化现象令人担忧。支教活动主要依靠学校以及学生自发形成,让人不得不思考支教活动的安全性、合法性、正规性以及资金不足等所带来的一系列后续问题。
 
(二)监管、法律等保障落后
 
支教地区由于自然及经济因素限制,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而且很多支教团队并没有随队教师参与到支教的实施过程。
 
南京财经大学阳光支教团队在保障队员安全的问题上,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如统一行动、禁止夜间外出等,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在夜间安排男生轮流巡逻;南京财经大学支教团队组织采用的做法是给团队成员购买短期人身意外险,并在支教出发前与支教者签订安全协议书。在提高当地学生参与支教的安全系数方面,团队则普遍与校方协商门禁模式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安全责任。
 
然而,无论制定相关制度,还是自愿签署的安全协议书,甚至是学生家长签订的安全协议书,在出现安全责任问题时,均起不到切实的法律保护作用。因此,落实安全责任问题和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在大学生支教的背后,应有政府、相应的机构、高校指导教师等强大的管理团队的支撑。高校指导教师要发挥好自己在高师院校和实习所在学校之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实习指导教师代表着高校,要向实习所在学校介绍高校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及时地向高校汇报实习所在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不足导致供需不相符
 
1.课程设置不接地气
 
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63%的大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提供心理辅导类课程,但是在与受支教点学校方面负责人的交流过程中,校方表示比较希望大学生能够为学生带来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课程,这样既可以减少与校内本有教学体系的冲击,也有拓宽受支教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弥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缺憾。遗憾的是,前去支教的大学生队伍在前期并没有与之深入沟通这个问题。因此可以看出现实需要与大学生认识上有偏差,大学生支教团队应该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提供具体学校所需求的相关课程,因需制宜,因地制宜,而非一味地追求创新和宣传效果,炮制“需求”,导致“不接地气”。
 
2.地点选择认识不一
 
针对于支教地点的更换,67.2%的未支教学生更倾向于更换支教地点的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存在追求新鲜、猎奇等问题,而46.9%的支教学生针对这一问题的意见则是显然倾向于不应更换支教地点,由此可见,支教学生更为理性,更注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支教行为对于被支教的孩子而言,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学习那么简单,更应该注重长期性、连续性发展。将近两成的被调查者不确定是否有下一次,则从侧面体现了大学生支教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短期、一次性、不持续的情况。这种“过客式”的支教容易流于形式,弊大于利。
 
3.支教频率缺乏持续性
 
在未支教学生中,有68.3%的学生希望支教应该在寒暑假进行。通过实践发现,在已经参加过支教的学生中,33.8%的学生认为支教的频率应该提高在每周一次,相比于未支教的6.4%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希望只去一次的学生由未支教的17.1%下降到3.9%。可见,只要支教通过的学生都意识到仅仅进行偶尔一次的支教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待商榷的。所以,有必要提高支教的频率,而不是只去一次或者低频率的支教,可见,支教活动需要剥去一次性的走秀外衣,而走向日常化、周末化和长期化。
 
4.后续影响无法保障
 
在问卷调查中,78%受调查者认为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大学生与当地学生应当保持联系,但是,调查也表示过于频繁而无实际内容的联系对支教者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负担,对于当地学生来讲则纵容其依赖心理的滋生,也不利于其独立人格的健康成长。对于联系频率做硬性规定显然缺乏科学依据,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很多支教团队并没有在支教过后定期地进行反馈了解,造成支教与受教两方沟通的中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支教的质量,不利于支教的可持续发展。
 
三、策略分析
 
(一)支教前期
 
1.充分调研当地情况
 
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了解受教地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受支教学生群体的教育程度、兴趣和需求、生活习惯等,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指向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并且采用适合当地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避免提供的支教内容与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不相符,教学难度过大、过低造成的支教效果不佳,或者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触犯当地风俗,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等情况;在学校方面则需了解课程设置特点、教学设备情况、能提供的支持等,以便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支教活动。前期对当地交通、医疗、环境、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调研都是保障大学生支教者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
 
2.建立科学的筛选机制
 
作为影响支教质量的重要因素,支教大学生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筛选制度能够减少选择的随意性和随机性的情况。首先,组织者应根据支教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及课程需求制定一定的衡量标准,比如,教学技能、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身体素质等;其次,制定公平规范的筛选方式,如多种面试方式相结合、模拟教学等,确保每个支教者都具备相对统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落实并规范相关培训
 
通过严格规范的人员筛选,在保证人员素质和品质的基础上,组织方有必要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以提高支教者对于教学行为中所需要的素质,避免因相关专业知识匮乏而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
 
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而受支教地多是在相对贫困封闭的地区,当地学生心理也相对脆弱。为达到更好的支教效果,支教者要了解一定的心理知识,以便更好地与当地学生沟通。支教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单单靠支教大学生临时反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也应该加强对支教者在应急知识方面的相关培训,既保证支教者自身的安全,也保证支教过程中的课程质量和教学秩序。
 
培训的方式也尤为重要。很多团队目前采用的“口口相传”模式并不能系统而规范地将应该培训的内容落实下去,存在随意性大、主观性强的弊病。笔者建议,组织方能根据支教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团队以往的实际经验,加强与受支教地负责人沟通,制定成文的培训体系,结合实践不断更新,逐渐形成规范、系统的培训体系,以供团队内部或外部相互借鉴参考。
 
(二)支教中期
 
1.课程内涵建设
 
在以往的支教模式中,家长、学校对孩子的成绩提高有比较大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大学生支教在某些方面能将被支教者的综合素养提高这一优点。在传统的知识教育基础上,支教团队可将素质拓展教育作为各支教活动中的重点强化开展,如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国学文化功底,或者形成安全的意识,通过各种讲座游戏为孩子们讲解消防、交通、疾病等安全知识。通过丰富多样的内涵建设来使得课程更适应学生、家长、学校的需求,更接地气。
 
2.考核制度正规化、专业化
 
建立起对于支教大学生的考核制度,既是为了督促其在支教过程中能够遵守团队的规章制度,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制定评判标准。通过定量和定性的考核制度,团队负责人能够对整个团队的执行情况做直观分析,这就更有利于团队负责人有针对性地管理协调整个团队,在团队成员的心理、状态上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节。
 
团队在开展的支教项目中形成了“前期联系和考察——拓展点选择与确定——志愿者培训——中期执行与志愿者考核——后期效果评估与志愿者评优”一整套完整的项目操作流程,使支教活动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
 
3.监督和保障
 
(1)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建立相应的监管和奖惩体系。设定相应的支教门槛,为激励更多优质大学生参与到支教队伍中,团队负责人应该建立奖励机制,同时对于支教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的支教者取消奖励。
 
(2)为了调动一切可调动资源鼓励全社会参与,为支教团队提供一定的资助或者便利,政府应从财政支出中抽出一定的款项扶持支教事业,使之更加规范、完善。相关教育机构在提供教学经验、评估教学成果等方面能提供专业的帮助,在推动支教事业不断完善、规范的道路上有着不可复制的作用。
 
(3)相关法制部门需要建立与支教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安全事故责任,保障支教团队以及个人的相关利益,减少事后纠纷。
 
(4)社会慈善机构建立规范而严格的资助物资申请制度,避免善款的流失或者挪用。加强对于资金流向的监管和公示,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制定对于资助团队相应的监管制度,并采用分批提供物资的方式,根据团队支教开展的状况来决定是否提供资助以及资助的程度。
 
与此同时,培养青年服务志愿者的公民意识也十分重要。大学生参与到支教实践中,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志愿者应注意保护自己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端正态度、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的状态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
 
(三)支教后期
 
1.建立受支教者个人资料电子档案
 
结合与当地学生后续联系问题的研究,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为每个接受支教的学生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在档案中,将受支教者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家庭背景、课堂表现等信息进行记录,在结合每个孩子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个性化、有差别地对待被支教学生,最有利于支教活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后续联系频率定量并不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方式,而建立一个电子档案在确定联系频率的同时,还能对支教效果起到一定的反馈作用,对积累支教经验、丰富具体案例、走可持续支教的发展道路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注重与受支教地负责人的联系反馈
 
团队与受支教地负责人的反馈联系也不容忽视。大学生支教绝不能变成一次性的“过客式”走秀,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积极建立与当地负责人联系的机制,有利于加强信息对称。支教团队能从校方获得支教的效果和影响的反馈,进而总结经验,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准备。而校方则多了一条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的途径,这就为当地学校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3.加强支教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沟通
 
面对众多名义的支教团队,各个团队问不应该是分裂独立状态,而应该统筹资源,形成战略联盟,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这样既能在沟通中取长补短,分享心得,汲取教训,避免失误的再次发生,以提高支教质量,也能对于支教资源进行宏观统筹分配,避免过于集中或者完全空缺的情况发生,最大限度地将支教资源辐射到有需要的地区。
 
4.提高支教成果及心得体会共享程度
 
支教大学生作为独立的认识个体,在参与支教过程中会形成独特的心得体会,因此,鼓励建立以个人为单位的总结报告档案,既能为团队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也可以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改善方式。另外,团队应该将支教活动的过程及成果充分展示给更多的大学生群体,比如,通过宣讲会、实践交流会、外场图片展览、微电影、微视频等方式,让没经历过支教活动的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大学生支教,树立正确的支教观念,衡量自己与“支教者”角色的差距,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支教事业中。
 
志愿者研究领域的专家莱斯特·塞拉蒙在《第三领域的兴起》中指出:“非营利机构作为一主要的行动者已清楚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但它还必须在公共意识、决策圈、大众媒体与学术领域中打上其明确的标记。要让别人认真地看待第三领域组织的出现,他们必须首先自己看重自己。”在支教兴起的十年后,中国高等教育的支教行为从前、中、后期规范大学生支教流程,统筹社会各界可利用资源,建立完善的支教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支教道路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向群.基于心理需求的志愿者激励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
 
[2]罗婧,王天夫.何以肩负使命:志愿行为的持续性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
 
[3]王婷婷.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育公民社会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3(9).
 
[4]张庆武.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08(8):65.
 
[5]张天明.试谈高校实习支教指导教师的素质[J].教育探索,2011(5):118.
 
[6]北京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组织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