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少数民族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1-05-11 16:47 点击:
【摘 要】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冲突。本文以黔西北苗族狩猎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间的冲突为前提,探讨了一种调和两者之间的冲突的途径,即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教育的必要性,施教模式,并

  【摘 要】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冲突。本文以黔西北苗族狩猎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间的冲突为前提,探讨了一种调和两者之间的冲突的途径,即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教育的必要性,施教模式,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狩猎文化;思考

  一、前言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但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过程中总是难以避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特定的文化冲突要有特定的过渡方式,做到因时因地制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与传统的黔西北苗族狩猎文化发生冲突时,毫无疑问也要寻求一个合理的过渡与调和方式,即本文所论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

  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指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向特定的群体施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使这些特定的群体在观念上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意义所在,主动并乐意的地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在行为上积极地参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积极做到爱护自然和利用自然想结合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在现代基础教育体系中是有所体现的的。在小学的教科书里不乏保护环境和爱护自然的内容。中学教材里更加以理论的方式来论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中学教材里就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述。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从概念上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仅指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还在于人类怎样在保护好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保护自然与利用自然。

  二、狩猎文化下人与自然和谐教育的必要性

  (一)狩猎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

  在黔西北聚居的苗族村落里,广泛流传着狩猎的习俗。不管是春夏秋冬,只要是在有空闲的时候,就会有不少人带着猎狗去深山里巡游,寻找猎物。这些人当中有青壮年,有少年,也有上了年纪的老头,但以男性为主。当他们发现目标以后就会四处合围,用特定的方式使唤猎狗追捕猎物,直到猎物被围困到走投无路的角落,他们就会逼近将其逮住。他们捕杀的猎物不限种类,不分大小,只要是林间会动的出昆虫外都将成为他们的目标。有的捕杀后当作美味,有的拿到集市上以不等的价格卖掉,有的则留在家里饲养起来并以此为荣。这种狩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显而易见的,经过长期的发展,黔西北很多毗邻苗族村落的野外生物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

  要扭转这种趋势就必须制止这种狩猎行为。但是,运用行政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狩猎文化是黔西北聚居的苗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诚然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如果加以制止,将会出现民族之间的隔阂与不和谐,是事倍功半。因此,有没有一种相对比较缓和的方式呢?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教育的意义所在。一方面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另一方面,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途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是人一方面要保护好自然,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利用自然。人为什么要保护好自然,怎样去保护好自然?人怎样利用自然,又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自然呢?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明白和解决的,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要求人类要普遍地懂得并且并自觉地运用这些道理。要提高人类这种普遍地认识,就要依靠教育这种有效的工具。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正是向不同的群体广泛地宣传和讲解这些道理。以此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促进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实现提高他们认识的目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三)加强地方生态建设与维护地区稳定的基本要求

  黔西北主要是指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实验区全部和六盘水市的北部地区。这里地处乌江源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中,生态建设意义重大。由于地处喀什特地貌岩石裸露的集中分布区,石漠化,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生态建设又面临着迫切的形势。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加强生态建设是必要的。在众多的关系中,民族问题首当其冲,黔西北居住着彝族、苗族、回族、白族、布依族、等30多个民族,在复杂的民族文化下就要求有一个相对缓和的方式来统一认识,协调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生态建设与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将其集中到教育这个纽带上。这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三、人与自然和谐教育的主要施教模式

  (一)以学校为依托,乡土教材进课堂

  学校是最具有认可度和最容易整合教学教育资源的教育场所。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不应该离开学校。但是,在黔西北苗族狩猎文化的这种大环境下,要使进校的学生能够真正的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还必须开发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地方乡土教材。这种教材应该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在校的中小学生,以青少年为主,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国家教学大纲以外增加适的课程,加入地方乡土教材的教学。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一方面要是当地的居民和对应的少数民族,以便于更好的交流,另一方面要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要深厚。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政府要积极地给予支持,而且可以将对应支出预算到民族事务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之中,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需要密切协调。

  (二)以讲座为形式,民族干部进村寨

  上面所提到的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但是还有很多的中年甚至是老年人,他们依旧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借鉴成人夜校等传统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以走进村寨的方式对其施加影响。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是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干部,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合。教学的形式可以采用讲座,或者是闲聊的形式。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但较容易使人接受。不足之处是难以培养这样的干部,没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影响的范围有限。

  (三)以职业教育带动观念转变

  分析传统的黔西北苗族狩猎的猎物去向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出卖,目的是赚钱。第二是饲养,目的是满足爱好。第三是食用。如果这三方面得到尽可能的满足,那么这种行为可以得到扭转。职业教育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视角。当地的苗族人们实施必要的职业教育,这里所说的职业教育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培养一种创业的能力。使他们具备自己饲养生活需要的“猎物”。另外,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带动当地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传统现代的融合,实现观念的转变。基于地方条件考虑,这种职业教育的形式应该有所改变。主要实行的是对农民实行创业和就业的的培训。这不仅要求政府在宏观层面上首先能够很好的把握地方产业优势,还要能敏锐地发现市场所在,使得民族的文化习性能够很好的与产业优势结合在一起。这种产业优势不仅要体现在经济上还要一线在生态上,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小结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苗族的传统狩猎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现实,就必须使其观念有所改变。实行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事实上主要是针对黔西北苗族的狩猎传统而言的,主要是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于此提出了三种思路,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