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论语》与高校教师工作

时间:2014-01-03 17:17 点击:
【摘要】在高校中,教师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市场经济和外国思潮的影响,使学生工作变得极其复杂,要做好学生工作,教师应利用各种有用资源。《论语》是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人修身治国的宝训,其德治、仁学和教育思想,对陶冶古人情操,显示出巨大价值。这

  【摘要】在高校中,教师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市场经济和外国思潮的影响,使学生工作变得极其复杂,要做好学生工作,教师应利用各种有用资源。《论语》是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人修身治国的宝训,其“德治”、“仁学”和“教育”思想,对陶冶古人情操,显示出巨大价值。这些思想对做好当今高校教师工作也极具启迪价值。

  【关键词】《论语》高校教师工作德治仁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36-02

  《论语》是儒家经典,其思想融政治、道德和教育为一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古时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说明了《论语》的重大价值。在高校中,教师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其职责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帮助学生尽快成才,从而维持高校的稳定和促进高校的发展。要做好学生的工作,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利用各种有用的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论语》是古人修身治国的宝训,其中的精华思想,对做好教师工作具有很大的启迪价值。

  一《论语》中的“德治”思想与教师工作

  “德治”是《论语》中的重要思想。孔子认为:德治与法治不同,仅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人们畏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而实行德治,却能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说:“为政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些言论说明了德治的重要作用。为了搞好德治,孔子接着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等重要原则。孔子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又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①孔子强调了管理者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品质对人的感染力不可忽视。《论语》是中国古人的必读之书,其德治思想,是古人修身治国的理论依据,深深地浸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今天,其思想对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仍有启迪作用。

  在高校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年轻,充满着希望,大学是他们成才的摇篮。教师是教育者,要引导学生们学会真本领,炼就好品质;又是管理者,要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学生工作。这些决定了教师要有很高的素质,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但是,校园不是社会,虽然注重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但就管理而言,更侧重道德约束,突出德治作用,也就是常说的“言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搞好德育工作,教师加强德育修养是很必要的。《论语》中的“德治”思想是其重要营养源。在“德治”思想中,孔子提倡管理者要以德教育和感化人,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强调管理者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他人

  在潜意识中自觉效仿。这种观点对教师工作很有启示意义。教师在日常与学生交往中,如果注意从《论语》的“德治”思想中汲取营养,必然能加深对以德服人的理解,自觉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坚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感化。就学生而言,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吸收《论语》中的德治精华,感受古人对德治的重视,必能意识到道德于人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德育修炼,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的人才。这样对教师的学生工作,是非常有益处的。就此而言,《论语》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论语》中的“仁学”思想与教师工作

  “仁学”是《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孔子在“仁学”中强调:君子要有独立的人格,拥有爱人和匹夫不可夺志的精神。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突出君子的独立人格。孔子要求以仁为己任,见利思义,把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突出社会责任。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说明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在人我关系上,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提倡推己及人的原则。在社会伦理方面,孔子提出了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道德规范,启发人的自觉精神和修养方法。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②主张爱人、济世安邦和施惠于人。这种“仁学”思想曾激励无数志士仁人,为国家兴旺而勤奋学习、不懈奋斗,如闻鸡起舞的祖逖、虎门硝烟的林则徐等,表现出极大价值。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精神更有提倡和宏扬的意义。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兴衰决定于人才的培养。国务院曾发文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③这说明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人之心的重要性。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这也是教师的最重要职责。为了完成这个职责,教师自身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素质,善于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吸取丰富营养,从而提高自己,教育别人。《论语》中的“仁学”思想是其重要的精神食粮。在“仁学”中,孔子提倡培养人的高尚人格,要人养成“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思想品质;并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要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要有为自己国家的富强而不断奋斗的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铸就这种思想尤为重要。在平常工作中,如果高校教师能吸取《论语》中的“仁学”思想,感受古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必然更能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在教师的引导下,如果大学生吸取这种思想,在心灵深处与古人产生共鸣,更能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统一起来,必能更加勤奋学习,锐意成才。从这个方面而言,《论语》于高校教师的工作,价值是十分明显的。

  三《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与教师工作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值得人体会学习。最明显的是,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思想,收徒讲学,不以社会门第为准则,只要一个人愿意学,他就“诲人不倦”。古时传说,孔子有学生三千,成名者七十二。从《论语》中,我们能感到,孔子的学生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显示了有教无类思想。正是有教无类,使孔子桃李满天下,身边人才济济。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还主张学习要勤于思考,要常复习,学习态度要诚实,学习中不要求快。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特别对年轻学子寄以厚望,指出他们前途是光明的。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④《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几千年来,启迪着教育者怎么样教,指导着受教者如何学,表现出巨大价值。在新的时代,《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

  在高校中,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虽然在一个班里学习,彼此之间差异性很大。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教师的工作要得到学生支持,他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有丝毫偏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在班级中,教师往往不喜欢调皮的学生,认为他们是麻烦制造者,这是不应该的。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人的发展是难以预料的,社会实践表明,调皮的学生,只要引导得当,常常比循规蹈矩的学生更能取得成就。纵然在大学里,仍然有许多学生不善于学习,平时看似很勤奋,但实际成绩并不理想。诸如此类的现象,都需要教师来处理、来引导;同时,也决定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知识,不倦于教育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惠及学生。无疑,《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是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就教师自身而言,如果熟悉《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必然能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而对学生而言,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实践《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必将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促进自己尽快成才。总之,《论语》对教师工作,其价值是重大的。

  《论语》自问世以来,在两千年期间,对中国政治、思想、教育和伦理等多方面无不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在古人心目中,《论语》是修身治国的宝训。纵使在今天,《论语》还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该书一版再版,发行量之大是惊人的。”⑤这充分说明了《论语》极大的时代价值。《论语》是普照之光,不论是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是天之娇子的大学生,汲取其中的精华,受益是终生的。

  注释

  ①②④四书五经(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0:17~19、28、31、34、40~43、49、54、58

  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2007:24

  ⑤程军等.思想的经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9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