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史学教育视野下的文学史教学探索(2)

时间:2021-05-12 15:22 点击:
历史训练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习者建立批评意识,使他们敢于怀疑和挑战既有的答案,具备独立地、批判地处理历史内容与解释的能力。而帮助学习者了解历史知识如何产生、其缺陷何在,乃是培养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
 
  历史训练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习者建立批评意识,使他们敢于怀疑和挑战既有的答案,具备独立地、批判地处理历史内容与解释的能力。而帮助学习者了解历史知识如何产生、其缺陷何在,乃是培养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文学史的教学中,也完全可以根据这种理念来设置教学内容。
 
  从上述理念出发,教学者应当将对“文学史”课程本身的反思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这种反思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首先,引导学习者认识到文学史结论的有限性,即史料由于数量的限制或是在内涵方面具有不确定性,由其生成的结论必定存在某些不足,不可能是颠扑不破的定论。事实上,文学史中很多的既有结论都是存疑的,从微观的作者考订到宏观的文学走向判断均是如此,学术研究在解释一些问题的时候又可能引发新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对文学史中的结论保持清醒,认识到任何结论都只能代表一定程度的真实,对于研究者而言,也只能是以史料作为出发点,有多少史料作出多少结论,而不可能根据有限的材料作过分的阐释或推断。同时学习者也自然会认识到,我们对于文学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新材料的发现与新思潮、新方法的出现都会影响既有结论,因此必须对文学史的结论保持开放的心态,为面对不同的结论做好准备。
 
  其次,引导学习者认识“文学史”课程本身固有的有限性。应当向学习者指出,在研究者由于自身学识缺陷导致的认识误差之外,无论是以点带面的“作家作品论”式讲授方式,还是注重宏观把握的“史论”式讲授方式均有其先天不足,前者缺乏对文学发展脉络的整体性描述,后者则失之于简单疏阔,而共同的特点都是不能面面俱到,必定有所缺失和遮蔽。换言之,授课方式与授课者的能力决定了本课程与其说反映了历史真实,不如说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实现历史叙事所赋予的真实,在历史真实与课程描述之中必然存在差距。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文学史课程结束时设置专门的单元对文学史的缺失做一个总结和梳理,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例如为什么文学史中提到的作品都是精品、那些文学史所忽视的庸劣之作对于文学发展有无意义,为什么文学史中提到的作者大多“政治正确”品行无亏、那些声誉不佳的作者是否可以就此忽略等。
 
  对文学史结论有限性或是对文学史课程本身有限性的解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习者的困惑,但这也必然能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历史学习的复杂性,从而改变视课本为定律的惯性思维,学会不盲从和迷信权威,逐步建立起以史料为导向、对已知结论予以自觉审视的历史批评意识。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这种对文学史课程缺陷的客观认识以及批评意识的培养,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会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界,意识到不同视角导致不同结论的合理性,这也就为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心理基础。
 
  三、“文学史”课程与历史感养成
 
  历史感的养成,是历史学习在了解操作方法与培养批评意识基础上的更高追求。
 
  关于历史感,本文赞同这样的说法:“历史感即是将个体生命的历史与历史——现实的本体总过程直接无碍地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深刻感受。从而,历史感便是具体地意识到自我历史的在场性的普遍规定。”[2]换言之,历史感是学习者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与了解所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借助历史为当下和自我进行定位,从历史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当下和自我,从而获得内心的客观与平静。历史感的养成来源于历史学习,其意义则绝不局限于知识学习的层面,而是自我精神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的历史感有助于造就健全、完善的人格结构。对于每一个生活于变动不居、内容空前复杂的现代社会的个体而言,这种修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历史感的养成,关键在于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相通之处,从而使历史能够成为观察现实的参照物。因此在历史的学习中应当注意发掘古今的相近之处,不断沟通历史与当下的联系。但这种对相近之处的寻找又绝非简单比附,而应当是在表象之下发现令人信服的共性,发现古人与今人在面对类似处境时相似的态度和情感。事实上,以历史对照现实的合理性在于,虽然具体生活内容看似迥然有别,人们在面对特定处境时所具有的情感和所持的态度却并没有这样大的差异,文学由于是直接表现人类情感的载体,文学史的教育在展现人这种不变的情感方面也就具有特别的优势。
 
  文学史学习中引发的古今共鸣感可能来自于某些具体问题。例如,宋代以来印刷技术的进步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然而前人对此未尝没有疑虑,苏轼、朱熹都对书籍的普及导致的“束书不观”现象表示了警惕,明代的唐顺之更对文集泛滥的时代景观表达了尖锐讽刺。如果将这些担忧或反感与当代学人对网络兴起、信息爆炸的担忧相对照,将会得出非常有趣的结论。又如,明清小说中不少情节显示了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后的遭遇与心态,折射出的是商业因素发展对于社会传统的影响。如若将这种现象与今日“城镇化”进程相对照,也许有助于学习者更切实地感受面临的现代化问题。
 
  文学史学习中引发的古今共鸣感也可能来自于对某些宏观走向的观察。例如,传统文学中的诗词曲及小说无不经历了由民间娱乐向案头艺术转变的过程,文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被视为文学的边界不断扩展的历史,在这一背景下来看待当下的一些新兴艺术样式,当能形成更为开放和平允的视野。又如,通俗文学中人的自我意识的重新觉醒乃是元代以来文学史中的重要关注内容,捕捉这一发展趋势并发掘其背后动力,其实对学习者理解困扰当代人的传统社会格局转型问题也大有裨益。
 
  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在文学史的教学中,教学者可以不断地引导学习者进行换位思考,以今人的现实经验对前人作“理解之同情”,又尝试从古人之视角对今人之遭遇作观察与分析。这种古今的不断转换,不仅有助于理解历史,也有助于理解现在。而这种转换所横亘的时间跨度越大,也就越易于引发对人类某些宿命的思考,甚至可能引导学习者在将视野投射到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时,尝试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所处的究竟是怎样的时代?我们自己的处境如何?该怎样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其实已经超越了单纯历史学习的范畴。
 
  参考文献:
 
  [1]袁行霈.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雷戈.论历史感与历史学[J].学术月刊,1998(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