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与渗透分析

时间:2014-07-29 14:13 点击:
【摘要】随着当今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建筑的审美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就令建筑其精神的意义得到改变,同时也是重新得到重要。因此,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去,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何在设计中既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又

  【摘要】随着当今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建筑的审美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就令建筑其精神的意义得到改变,同时也是重新得到重要。因此,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去,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何在设计中既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不失 “现代性”,就是中国建筑师们所面对的一个较为“沉重”的课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符号在中国现当代建筑设计上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们对于符号的模仿到对符号进行的组合、解构、抽象等方式,都反映了他们在符号学领域,对于符号的构成、意义、用法等层面上的有效探索。在符号构成方面,采用现代结构的构成手法把原有存在的符号进行重新拼贴,来反映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意义以及对城市个性的张扬;在符意义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符号的意义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加强了其表现性和象征性;在符号试用方法方面,建筑符号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的外形或者说是建筑师们的自身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再创造”一词的深刻理解,于是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学科上都被运用到建筑设计和创作中,从而为建筑的设计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1.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

  现代的建筑在近半多个世纪以来呈现出长足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最大弊病就是其设计与传统的文化的割裂。随着当今世界上文化的多元性发展和地区化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师们都已经意识到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建筑的设计中是十分必要的,讲建筑观念、设计技术、传统文化三者相结合,才能使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充满长久的生命力而不会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现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创新问题,既包括了现代建筑与文化地域性的关系、国家民族性的多元化问题;同时也包括在新的建筑思想和新的建筑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如何延续建筑本身的文化性与其内涵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方面都是当代建筑师们需要关心和研究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全球建筑师们和理论工作者的共识,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存在着差异,当然每个人对于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显示的双重意义,对我国建筑界的发展是一剂良药。

  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样也是中国建筑设计的灵魂所在。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的演变极具特色,而汉字本身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是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能够探求中国建筑设计以及现代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至少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除此之外,中国属于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光辉灿烂的文明,既包括物质上的文明,同样也包括精神上的文明,为我们后世提供历史经验以供交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中,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显性的符号以及隐性的符号。其中显性符号包含了汉字、数字、图案、色彩等;而隐性的呼号又包括了地理环境和佛、道和重要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它们现今以“残缺”的方式存在于现世,但我们任何的创新都离不开原有文化,因此,世界人们的共识就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的建筑设计之中。而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把传统符号更好地运用于现代的设计当中。在建筑设计方面,我们除了要借鉴西式的艺术设计思想,同时更要加强、重视我们自身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继承和发扬。

  3.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现代的建筑创作与传统文化符号的关系联结方式有许多,以下就是几种可行的方式:

  3.1与地区的建筑或者民居建筑的关联。

  现当代的建筑设计,在与传统建筑的关联上主要体现在形式和空间上,并且与当地的地方建筑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民房、民居的建筑,私家园林的创作等等。民居的建设是一个国家、民族在传统生活习俗上的真实反映,香山饭店的设计创作就是与当地的民居、园林建筑相关联。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民族众多,从而令各地的地理环境乃至人文环境大相径庭,同时形成的民居的建筑特赦也是各不相同。

  3.2与官式建筑或者与非当地地方建筑的关联。

  上个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这一段时间里,建筑师们对于建筑设计这一方面实践这一类的关联很多,许多古建筑上的建筑设计都称为大家模仿的对象,例如大屋顶、拱形设计、飞檐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模仿和使用。利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而创作而成的建筑,许多是成功的,优势在于造价少却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结合,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失败的例子,如北京西站上的大屋顶,重量大、造价高、施工难,假设我们只在乎于对于传统文化继承方面的理解,那就会显得得不偿失了。

  3.3复原性、重建性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联。

  中国大路上存在着许多重建或者说是移址重建和复原型的建筑,大多数是把建筑的遗迹或者是残留的部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复或直接恢复为原有建筑的规模。但也有这种做法:结合原有的建筑风格,利用保留的建筑遗迹设计新的建筑群体,在不破坏原有建筑风格遗址的情况下,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并有所创新,这同样是恢复传统建筑的一种比较可取的方式。

  3.3.1群体性建筑重建。

  现在的古建筑复原方式,多根据古书、古籍记载或建筑原始资料来进行修复、修建,这在现在是属于比较流行的设计,如寺庙建筑的修复建设等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天津的“鼓楼”重建,就是在其重修之后,结合鼓楼本身设计修建了商业街,并且覆盖的范围很大。商业街的设计,考虑到改建与保护相结合,并且它位于城市中心,能够更好的服务大众,带来良好的经济效应。

  3.3.2单体性建筑重建。

  有群体性建筑的重建自然少不了单体性建筑的重建,如有名的“黄鹤楼”,就全部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正如文人墨客在书画上所描绘的那样富有美感。但时代的进步的,许多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赞同完全套用原有风格来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重建,在修复过程中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创新。

  3.4模仿性建筑——新型的、新兴“历史文化名城”。

  许多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就会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大多采用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来附会历史,从而建造有关历史的人文景观或者是流传中的景观。其目的之一在于借助历史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同时也是为了借此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通过“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多的旅游效应和收入。

  4. 结论

  结合符号学的自身理论,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的设计创作相结合,并使建筑物产生新的影响和意义。与此同时,这个方式为建筑师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考和表现的途径,为我们国家的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探索方向。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解读方面,需要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在不摒弃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原有的传统文化方向上进行一定的创新,这才是属于我们自身,也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设计。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