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要素研究(3)

时间:2016-02-23 11:52 点击:
第二,董事会。董事会是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是维系公司的生存命脉。董事会治理效率程度,往往与董事会的制度建设、结构设置、战略决策能力以及对管理层经营行为的监控有关。 董事会制度保证董事会能够在企业中行使

  第二,董事会。董事会是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是维系公司的生存命脉。董事会治理效率程度,往往与董事会的制度建设、结构设置、战略决策能力以及对管理层经营行为的监控有关。
  董事会制度保证董事会能够在企业中行使自身职能,确保自身才能会在企业中得到完美的发挥。它关乎到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建立、确定重大项目的实施、平衡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实现企业绩效。董事会结构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便于董事进行决策,一般情况下会设立内部与外部董事、独立董事与关联董事、各专业类别的董事等类型。在战略决策方面,董事会主要制定公司战略,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影响着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关系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第三,监事会。监事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运作情况进行监督,规范和约束企业的不正当行为。监事会设置重点是提高监事会监管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率。监事会的治理效率往往与监事制度的建立和监事会的成员质量有关。
  目前,我国的监事制度主要是股东监事制度和员工监事制度。员工监事的加入可以有效避免股东的控制,能够制衡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能够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监督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监事会成员的质量主要是成员应该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在无形中提高企业的声誉,进而获得一些外界资源的支持。姚伟锋、鲁桐(2010)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监事会成员的质量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
  第四,经理层。经理由董事会授权依法行使自身权利,主要职责就是负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为了让经理能够为企业尽职尽责,必须对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与问责制,让其发挥自身潜力,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绩效评价机制和薪酬的绩效考核体系。说明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情况相关,若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较好,薪酬就会提高。问责制的产生弥补了代理理论的弊端,经理层需要一个强大的内部管理系统来保护投资者。经理层应该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来增加透明度,使股东和其它利益相关者能够公平公正监督其履行的职责,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对经理层进行问责追究。
  (四)要素的融合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是相通连续共存的组成部分,两者是对企业问责连续体的补充。其目的就是作为综合性的框架,旨在调和企业一致性和企业绩效问题。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两者不仅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还有相同的理论内核。在公司治理中,受托责任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企业社会责任顾名思义,责任占据着重要的核心地位,企业本质是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石,还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关键,因此得出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的融合。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说明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是可行和必要的。因此针对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融合要素(见表2)。
  跨国市场的监管和社会变化的趋同,使围绕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融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模型的构建不仅会给从业者、政策制定者、监管者、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解决企业监管的不断变化提供工具,也可以去发现探索治理和责任的合成对企业和社会宣传的现行做法的影响。通过CSR的行为层、结果层、管理层与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结合而成的要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检验来选择核心要素,将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结论与建议
  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发展。一方面,公司治理逐渐成为一个框架,以确保公众、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驱动的社会联盟越来越注重公司治理反映公司的良心和利益相关者问责的长期承诺。本文通过将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政府与市场)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层上的要素进行融合获得了法律法规、监督责任和市场准入、行业自律、CSR报告、CSR认证、责任投资、社会监督这些要素;股东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果层要素进行融合获得风险偏好、权益报酬、可持续要素;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层上的要素融合分别获得董事会制度建设、结构设置、战略决策能力、对管理层监控、监事会制度建设、成员质量、激励约束机制、问责制要素,进一步弥补公司治理的缺陷,给公司治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应该履行自身义务与责任,从政策法规和监督方面对企业进行宏观层面的调节和干预,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导;市场如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中观层面规范企业行为;企业本身也要在微观层面自律或者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完善公司的治理制度,充分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权利。
  本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从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中进行要素识别,尚未经过国内实践的验证以确定其有效性,在实践中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在未来的研究中,将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上述要素的有效性,探讨具体的融合要素与社会责任绩效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姚飞,王晶晶.公司内部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31(1)
  2.冯根福.中国公司治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学家,2006(3)
  3.任志安.网络治理理论及其新进展:一个演化的观点[J].中大管理研究,2008(2)
  4.匡海波,买生.交通运输行业2009-201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5.田虹.企业社会责任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赵斯昕,丁日佳,信春华.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建构[J].商业研究,2012(2)
  7.刘玉敏.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9(1)
  8.姚伟峰,鲁桐.监事会建设与企业效率[J].南京社会科学,2010(7)
  9.魏占杰.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基于“企业本质”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1(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