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中西文化 >

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时间:2021-05-10 16:37 点击:
【摘 要】本文从云为何成为古典山水画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影响它的传统观念和思想因素,然后对云的描画方式做简要分类和分析,最后对云在山水画中所起作用做归纳梳理。 【关键词】山水画;云;道家;禅宗;意境;勾描;烘染;留白 历
  【摘 要】本文从云为何成为古典山水画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影响它的传统观念和思想因素,然后对云的描画方式做简要分类和分析,最后对云在山水画中所起作用做归纳梳理。

  【关键词】山水画;云;道家;禅宗;意境;勾描;烘染;留白

  历代的山水作品,良莠不齐,可是总不缺少云的存在,云似乎已经成为古典山水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为什么云会成为古典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什么古代山水画家对云如此情有独钟?

  在传统的审美思想中,云往往是人的精神物化的外观。所谓云无常形而有常理,即云性的柔中见刚,至柔至刚,刚柔相济。文人对意境的追求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这便是云在山水画中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之一。周易中讲求阴阳合一,在山水画中,山为阳,云为阴;山为硬,水为软,二者合一正可达到古人要求的阴阳和谐,同时有山之处必有云,在师造化的同时也就符合了道家的“自然为美”的美学观。另外,道家提倡的是修炼成仙,而有仙之境则需有祥云相伴,正如我们所知,神仙是驾云来去,其具有的超自然的力量与仙境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意境均是画家所想要涵盖的,而在山水画中,意境深浅是无法单独用山体体现出来的。神仙于无形之中,赋予了山水巨大的意境臆造空间,从而增加了云这个元素被大量运用的可能性。

  除了传统的审美和道教对云有所影响外,另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禅宗”:云这种物象,在俗家眼中就是一般云,在禅家眼中则是禅,而在山水画家的眼中,便是“逢云生道意”的禅了。有了云的山水画,变得气象深,心境悠远,禅意无穷。古典山水画家们所描绘的,已不是自然物象中的云,而是掺入自我感受的胸中之云,画中的云是在具象中提炼抽象,于抽象中表现具象,黑白青绿山水中云影浮动,呈现出山水画中之隐逸精神和深远意境。

  正是由于传统的审美及道家仙界思想与禅宗的影响,自出现山水画便开始与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古典山水画中有很多是以云为主体的作品,然而更多的则是把云作为一种衬景来使用。“云法”作为山水画中的重要技法与山水画中其他技法一样,长久以来在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历经百代,传统的画云技法,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勾描法、烘染法和留白法。不同的画云技法画出的云自然形态不一,意境不同。

  (一)勾描之云

  在历代山水画中,勾云法是表现行云的一种较少用手法。勾云起源,与原始时期的玉器上的勾云样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勾云法略带装饰风味,多用于较工整的山水画中。

  勾云时一般毛笔用中锋,墨用淡墨,画出屈曲缭绕的细线,来表现云的动态。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则是唐朝著名青绿山水画家“小李将军”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其整个山体的上部大部分为白云所笼罩,在山间的云层表现上,李昭道用的是短线刻画,在密集的勾线下表现出云层的厚重感;而在两山之间则用长线勾线,笔线比较稀少,从而达到一种从山间到两山之间越来越飘渺的意境。

  (二)烘染之云

  烘染又称烘云法。也就是不勾出云纹,用水墨烘染出云块,常用以表现浑厚的凝云和云海。在烘染中,画家特别注意云块的形态美和纸面的湿度,在变化中连成一气。烘染时,既不能留下累累笔痕,也不能不讲笔法,涂成一片死墨。宋赵黻《江山万里图》便是烘染云的代表作品,展开画卷,云遮雾掩,崇山连绵,数尺之后才现曲折的江岸,三两旅人沿路缓行。大片用淡墨层层积染而成的云,从中间到四周,慢慢扩散,消失于无界,营造出一种由虚而实,烟雾弥漫,烟波浩荡之境。

  (三)留白之云

  留白作云,便是在画中留出空白表现云彩。在古典山水画中,论文范文留白之云是最为多见的一种作云方法。在虚中求实,虚实不定,意味悠远,画中留白,不徒经营位置,其背后意在传达禅意、引导众生破迷开悟。正如陆俨少看来,勾云“少有变化,无生气”,而留白之云则是甚佳。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