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生态环境 >

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困惑和展望

时间:2015-12-17 15:30 点击: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研究的前提和基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如何科学表征环境质量出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测度方法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总结了现有各种表征指标和测度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从研究视角、研究范畴、研究结果3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环境质量评价认识的偏差和研究不足,并提出了后续研究需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认为规范环境质量研究范式,构建环境吸收研究体系,并将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环境吸收因子纳入统一研究框架,构建中国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质量评价;认识困惑;研究展望

  1、引言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一次次的技术进步,一次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璀璨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却在不断退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性环境危机层出不穷,环境成本不容忽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金融倡议机构研究小组2011年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环境损失已达到约6.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11%,预计到2050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比2008年扩大3倍以上,达到28.6万亿美元。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亦成为研究的热点。环境质量评价是正确认识环境质量现状,准确把握环境演变规律的前提和必要手段,也是分析环境污染影响因素,探索环境治理可行路径的基础。

  环境质量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最早提出了大气和水体的质量指数评价方法,相继提出了许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气和水体质量指数,如格林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东欧等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大量的环境质量评价及理论研究,日本1972年开始,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来实施,40年来研究成果颇多,提出很多种控制污染的方法,如浓度控制方式、K值控制方式、总量控制方式等。我国的环境质量评价也始于这一时期,北京西郊的环境质量研究及官厅流域水源保护研究开创了中国环境质量研究的先河。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环境质量评价得到广泛认同,研究方法、应用范围得到极大丰富和拓展,已成为环境质量监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重大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围绕“用什么评价,怎样衡量”这条主线全面梳理现有环境质量评价的表征指标和测度方法,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并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力求规范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范式,完善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为美丽中国诉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评价指标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全面、科学地表征环境破坏和资源损耗整体水平的环境指标,环境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单维度和双维度评价指标。

  2.1单维度评价指标

  采用这类指标的研究采用单一污染物排放,或虽选择多种污染物排放但分别独立地评价环境质量。

  (1)空气环境指标。Stern、Merlevede等以二氧化硫排放作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Dasgupta等、Akbostanei等以SPM作为环境评价的指标;Bartz以一氧化碳作为环境评价指标;Lindmark、Huang等将二氧化碳作为评价内容。国内的研究中,涂正革、陈红蕾等以二氧化硫为环境评价指标;宋涛等,林伯强等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评价依据。

  (2)水环境指标。Roca等采用水污染物作为环境评价内容;黄菁分别选择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3项排放指标作为环境污染评价内容;张红凤等从液体污染排放物、气体污染排放物以及固体污染排放物3个方面研究了环境质量。

  (3)废弃物指标。Gawande等对有害废弃物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Song等选择固体废物产生量作为环境评价指标。

  (4)森林环境指标。Culas以森林覆盖率为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指标。

  (5)其他指标。Luzzati等、Holm等、Esmaeili等借用不同的自然资源利用率为环境综合评价指标。

  众多研究已经证明,单维度指标直接明了、便于理解,数据可得性、连续性强,可方便比较研究,在研究环境局部质量问题和针对性评价中应用广泛,但在评价环境整体质量时难免会产生“盲人摸象”的现象。

  2.2多维度评价指标

  2.2.1多种污染物排放综合指标采用此方法是将多种环境影响因素整合为一个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其目地是将多维度的环境因素同时纳入一个指标。RolfF.re等在评价电厂绩效的研究中利用有毒物质排放清单(TRI)构建了环境绩效指数;王西琴等研究天津环境质量时使用了包括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弃物排放量的污染水平用来表征综合的环境环境质量;沈锋在研究上海经济与环境污染中利用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烟尘构造了上海综合污染水平指标;杨万平等在研究中国对外贸易、FDI与环境污染中使用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6类污染排放物建立了中国污染指数指标;袁晓玲等在能源效率的研究中将工业废水排放量等6个指标综合为污染排放指数作为“非合意”产出指标;杨龙等基于综合多种污染物指标的思路,构造了综合评价指标。

  多种污染物排放综合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有利于对环境质量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综合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要素构成标准,导致综合指标各异,其评价结果也不一。袁晓玲等创造性构建了中国环境污染综合评价体现,但是其研究是从工业污染角度进行,未考虑生活污染排放,忽视了人类自身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视野较窄。

  2.2.2可持续发展能力组成部分的环境质量指标环境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多环境质量指标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以体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就提出世界上第一套环境指标体系,核心指标约有50个,分为环境压力指标(直接的和间接的)、环境状况指标和社会响应,该体系在OECD国家的环境报告、规划、确定政策目标、评价环境行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保护同盟(IUCN)与国际开发研究中心(IDRC)联合于1995年提出了“可持续性晴雨表”(BarometerofSustainability)评估指标,关于环境质量从土地、水资源、空气、物种与基因、资源利用等5个要素方面的51个指标进行评价,是一个综合环境的结构化分析程序。200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指标:指导原则和方法》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数,其中环境维度提出了55个标准。世界经济论坛“明天的全球领导者环境任务组”与耶鲁大学耶鲁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2002年合作建立了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是由环境系统、减轻环境压力、减轻人类脆弱性、社会和制度能力、全球管理等环境可持续性的5个核心组成部分,ESI可允许进行国家间的环境可持续性比较,但缺乏时间序列数据,妨碍了对其准确性的验证。2006年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创建了环境绩效指数(EPI),从空气质量、水质量、气候变化、土地保护4个方面评价环境质量。

  这一类指标评价内容全面、结构完整,能够从环境维度全面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该类指标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组成部分,大多未能独立形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且指标众多、计算复杂,再加上受数据可得性和连续性的影响,其应用受到限制。

  3、评价方法

  3.1指数法

  指数评价法将监测点的原始监测数据统计值与评价标准之比作为分指数,然后通过数学综合成为环境质量评定尺度。指数的集成方法主要有加权评价(WeightedArithmeticMean)、几何评价法(GeometricMean)、加权和平方根、平方根调和平均法、最小因子等方法,Sadiq等采用有序加权平均法建立了水质量指数,Sadiq等提出了基于惩罚函数的环境指数聚集方法,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指数法在环境评价中应用广泛,如衡量水环境质量的内梅罗污染指数、环境生产力、环境退化指数、生态足迹、人居环境指数等。

  指数法计算简便,可以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或压力,但是由于指数法难以反映最主要因子的作用,或过分强调了主要因子的作用,因此可比性和通用性较差;基于聚合模型的指数合成方法,需要设定参数阈值水平,也无形中提高了使用门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