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生态环境 >

地理学界人居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2)

时间:2021-05-08 09:26 点击: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是气候、地形、水土资源、大气与地表覆被、自然灾害等的自然环境组合特征及其适宜人类集中居住的程度。自然适宜性是相对大规模的人类群居形成村落或城镇而言,对于群聚而成城镇内部而言,受现代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是气候、地形、水土资源、大气与地表覆被、自然灾害等的自然环境组合特征及其适宜人类集中居住的程度。自然适宜性是相对大规模的人类群居形成村落或城镇而言,对于群聚而成城镇内部而言,受现代人工技术对地理学期刊呈现的人居环境研究议题的高强度改造,自然环境均质化程度较高,多以基础设施网络、现代建筑等主导,因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在全球、国家或省级层面可指导城市或村镇选址以及城镇规模,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价值;但在城市内部已然不是关注重点。

  影响人居环境的自然因素众多,但主导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主要包括地形条件、水热气候条件和水文状况、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特征、自然灾害等,因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由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覆盖状况、水文条件、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危险度等决定。

  3.1.2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领域

  自然环境是人居环境形成与发展的本底,国内外日益重视地形、土壤、气象气候、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与作用。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是利用GIS分析区域自然地理单要素对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影响度,探求主导因素的过程。集中在:①气候对人居环境影响,气候作为人居环境系统的核心自然要素,是评判区域宜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针对昆明、楚雄、35个城市、贵州省、乡村、全国公里网格的实证,既印证了气候是区域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又发现人居环境的气候适宜性整体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由高原、山地向丘陵、平原递减的趋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地域差异显著,最高值分布在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东南部,而青藏高原和天山山地等高寒地区为全年气候不舒适区。②采用多个自然地理要素基于GIS栅格数据综合评判区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与限制性,如对云南、内蒙古、陕西、关中-天水、新疆南部、万州、遵义及全国的研究表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受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和地被指数综合影响,在山区或丘陵地区海拔与坡度及其决定的水资源、耕地资源成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主导因素;在平原或高原盆地受水环境、气候主导。③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成为人口分布及其优化的重要前提,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6年资助了封志明团队研究该问题,研究发现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指数呈高度正相关。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评价,受人工改造影响,城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主要考虑绿化、水文、大气等的影响,但受数据限制目前评价较少考虑自然要素影响。

  3.1.3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方法,多采用栅格数据综合加权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土地覆被、自然灾害等。如所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技术路线,包括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栅格数据库、遴选单要素的集成测度方法与数据源、构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指数模型、确定类型分区阈值及各类区提升模式等。

  3.2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探究

  3.2.1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及其范式

  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是对区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或区域主体的人居环境需求等目标,部分综合或全面刻画区域人居环境的状态及其发展趋势。评价过程,因评价目的、内容和手段等差异存在如图3的2种范式:①区域人居环境状态纵向综合刻画,主要目的是评判区域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态势或当地居民人居环境需求演进态势,采用经济、社会、环境等统计数据及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综合量化;②区域人居环境状态横注:比较,主要目的是寻找地方在大区域内的人居环境竞争优劣势,探索区域人居环境快速提升的主要矛盾及破解之道,多采用经济社会与环境统计数据评估某一年或等距间隔3个年份的空间分异。个别学者尝试综合时空维评价区域人居环境时空演进与分异趋势。两种范式的数据源自行业统计、专题调查,及小规模抽样调查等数据;综合评价方法多采用满意度/幸福指数、指标加权求和等方法。

  3.2.2区域人居环境评价的领域

  区域人居环境评价,多选择城市或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城乡结合地区研究较少。地理学研究人居环境最密切的学科是聚落地理,而传统的聚落地理重点研究城市或乡村,因此城市人居环境与乡村人居环境的评价、发育度空间分异、规划建设便成为地理学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城市内部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等。国内研究热点城市有大连、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南京、厦门、呼和浩特、西安等大城市,以及个别中小城市,如衡阳、丹东等;评价指标采用人居硬/软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各自具体指标,当然指标可分为刻画状态、反映趋势、衡量导向3类,数据源自遥感影像解译、政府或行业组织的统计年鉴、研究者的调查访谈以及利用GPS、Wi-Fi等采集的微观行为数据等;指标数据的归一化和赋权,常采用AHP、Delphi、DPSIR及综合比较等,指标项的集成则多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模糊层次聚类等。多个大城市的实证表明:①城市人居环境总体趋好,其中人居硬环境要远优于软环境;②居民的人居环境需求日益多元和趋高;③城市人居环境存在严重的空间失衡,且经济发达城市的人居环境与欠发达地区人居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别。

  地理学界乡村人居环境评价,重点关注古村落人居环境特征和新农村建设视角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前者集中在古村落如乌镇、徽州的人居环境,以及钟祥长寿村人居环境特征和欠发达地区转型村落人居环境满意度等;后者集中在京郊新农村试点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和农民工对流出地人居环境的影响。总体而言,地理学视角乡村人居环境评价关注乡村人居环境的本质、农业与人居环境关系以及农民需求等,评价方法与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无显著差别,但是由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统计数据有限,只能通过问卷访谈获取。

  不同单元的人居环境对比是地理学界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趋向,关注重点城市间、省域县际/地级/城际的人居环境对比。如分析50个城市宜居水平发现适宜人居城市至少在经济水平与潜力、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和便捷程度等方面较好,差异主因是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而采用主成分、聚类等方法研究江苏、安徽的地级城市人居环境,发现经济、生态与就业等是省内城市人居环境差异主因。

  对比城市、乡村的人居环境评价,可知区域人居环境评价主要关注人居环境的特征、状态与趋势、城际/村际优劣势,以及对城乡规划的指导价值等。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的难点在于微观数据的采集、指标的赋权、模型的构建,以及尺度嵌套问题造成的评价结果阐释难等。

  3.2.3区域人居环境评价的数据源、指标与模型“时空压缩”已成为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人类日常活动的常态,现代生活方式也增强了人类人居环境综合评价范式对人居环境需求的复杂性、跨时空性等。因此,人居环境必须考虑商务人士、旅游者、短期就业人群等外来者与本地居民,既需要详实的一手数据,又需要综合模型。可见,数据采集及管理、评价指标遴选与模型构建成为人居环境评价核心步骤。

  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数据源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数据,自然环境数据既可通过多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又可利用国家地理信息普查数据;经济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局或行业主管部门获取;社会属性数据源自人口普查、文化普查及110警情数据等;基础设施数据可利用大比例尺专题地图集或数字城市提取交通网、绿地与公园、教育与医疗机构等。这些数据,既有宏观层面的统计数据,又有国家专题普查的空间属性数据,但缺乏对人居环境主体的群体行为记录及需求的调查,因此借助日常生活日志,基于GPS、LBS的移动数据采集,及大样本的问卷调查获取主观需求或行为数据成为当前研究数据获取热点。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