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土地 好土长好苗,在水稻的土地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地力强劲、土壤物理性状好、远离污染源、光照时间长、供水方便、排水便利的地块,好的地块是水稻生长的先决条件,是生产优质水稻,确保高产的前提。 2选择品种 优良的稻种也是保证水稻得高产、获优质的重要条件,在品种选择上,要选择穗大粒多、米质好、口感佳、抗病抗虫、分蘖强的高产品种。选种时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光照等因素综合确定,要选择最适合的。要选用经过国家审定的种子,要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净度,选高芽率的种子,隔一年要换一下品种,在引进新品种时要进行小范围试种,视效果再进行扩种。 3壮秧育苗 3.1整理苗床 用作育苗的苗床选好后,先把苗床土进行翻耕,使土壤颗粒细小疏松,然后再进行耙平,在翻耕时施足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把农家肥充分混合到苗床的土壤中,保证育苗的养分需要,翻耕的深度控制在12厘米左右,苗床的大小可根据实际地块的情况及种子用量来掌握,一般以2米宽为宜。 3.2种子处理 3.2.1晒种在播种前,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把种子摊开,放在阳光下晒一两天,晒种时要适当的进行翻动,保证种子受光均匀,晒种的好处是阳光的紫外线能杀死附着在种子上的一些细菌。 3.2.2浸种晒好种子,要放到生石灰水(浓度在1%便可)中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一般在2~3天,浸种的目的一是加快发芽,另外生石灰水也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3.2.3催芽浸好的种子,捞出后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到30℃~ 35℃的水中再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时要注意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如果大部分种子都破胸,就要把温度降到25℃进行控温,同时要经常进行翻动,如果芽长达到1~2毫米时,就可以把温度降到20℃以下,但不要低于15℃,这样经过小半天,就可以播种了。 3.3播种时间 温度对于播种的影响很大,适合的温度是播种质量和育苗好坏的先决条件。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一般在当地气温达到5℃以上时,便可以进行播种育苗。 3.4苗田管理 播种以后,到出苗这段时间,要确保温度稳定,要密封棚室,刚出小苗时,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5℃~28℃,尽量不要浇水,当幼苗长到2叶半时,要适当降低棚室温度到23℃左右,当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要把棚室温度降到20℃左右,这时要注意观察苗床的水分情况。 4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水稻育苗完成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移栽,移栽地考虑当地的土壤、前茬作物、温度、幼苗叶龄等综合因素,小秧苗(2叶左右)如果当地气温能稳定通过13℃,且稻田向阳,光照充足,这时就可以移栽了,中秧苗(4叶左右)一般要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5℃后移栽。现在插秧多用机械进行,效率高效果好,插秧密度可根据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来进行合理密植,一般每亩基础苗在8~10万,合理密植对于光能利用、养分分配都十分有利,是确保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条件。插秧时还要注意插秧质量,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 5田间管理 5.1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对于保证高产优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最好施用农家肥,在施用农家肥时要先进行沤制腐熟,然后均匀洒施在田间,不要堆积在一起,避免肥大发热产生烧苗现象。追肥时要根据地力情况,最好先进行测土,然后根据土壤中的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合理的补充。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肥情况不同,要根据各阶段的生长不同有所侧重,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补施粒肥,以满足水稻的正常生长,促高产创优质。 5.2科学管水 插秧水要浅一些,不要过深,避免栽后不实,出现漂苗现象,影响缓苗。在分蘖期同样也要保持浅水,要注意保持水层在3厘米以下,如果水少要及时灌足。在抽穗期要适当加深水层到3厘米以上,但不要超过4厘米,这样一是利于水稻抽穗开花,二是防止高温天气产生干旱影响开花。灌浆期要保持水层在2~3厘米,不能太深,且要间隔5天左右进行补水,田面落干了且保持湿润,加大水稻根部的通风力度,防止根系过早衰掉,利于水稻籽粒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