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麦1号小麦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淮麦18号/扬麦158//淮麦20杂交于2005年选育成。原名"明天0402",200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2010年引进该县试验、示范种植以来,表现出产量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在该县种植。 一、特征特性 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数较多。株型紧凑,剑叶挺,茎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纺锤型穗,穗中等,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硬质。全生育期225天,与对照烟农19早一天;株高8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44.2万左右,每穗36.5粒左右,千粒重41.0克。接种鉴定结果:感赤霉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高抗梭条花叶病。抗倒春寒能力较差,后期落黄好。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两年平均结果:容重799克/升,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含量28.2%,稳定时间6.8分钟。 二、产量表现 2010年、2011、2012年连续三年参加本地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三年平均亩产545.6公斤,较烟农19增4.9%,列18个品种第三位,增产显著;2012年示范种植平均亩产558.5公斤,较烟农19增5.2%。 三、栽培技术 1、适期早播:10月上中旬早中茬种植。 2、适宜基本苗:13-15万/亩。 3、合理运筹肥水,促控结合 施足基肥,配合施肥:要求每亩基施有机肥2000千克,尿素30千克左右(基施10~15千克,余做追肥),过磷酸钙30~50千克,钾肥10~15千克。高产田的最佳追肥时期为拔节期,亩宜追15千克左右;为提高籽粒中蛋白含量和质量,可在小麦挑旗至扬花期间再次补施增质肥,每亩施尿素4~5千克或在扬花至灌浆期间,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连喷2次,间隔10天,减轻干热风危害,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增加粒重,及时划锄保墒提温。 4、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小麦抽穗扬花期及时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合一农药进行以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为主病虫害综合防治,后期"一喷三防",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