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淮北地区中粳稻超高产栽培途径初探(2)

时间:2014-01-11 15:36 点击:
系数\1\12.0\28.80\86.74\378.71\406.13\469.56\547.77\662.26\0.5384\2\8.57\43.20\113.14\420.42\462.27\509.84\606.62\707.57\0.6022\3\12.00\45.26\107.25\483.49\630.84\753.84\9

  系数\&1\&12.0\&28.80\&86.74\&378.71\&406.13\&469.56\&547.77\&662.26\&0.5384\&2\&8.57\&43.20\&113.14\&420.42\&462.27\&509.84\&606.62\&707.57\&0.6022\&3\&12.00\&45.26\&107.25\&483.49\&630.84\&753.84\&918.62\&1057.0\&0.5107\&4\&8.57\&73.28\&174.42\&616.70\&668.98\&799.69\&958.69\&1169.97\&0.5522\&5\&8.57\&59.63\&149.44\&654.42\&702.62\&820.69\&1034.12\&1277.54\&0.5563\&6\&8.57\&53.74\&157.92\&655.70\&704.55\&859.84\&1091.97\&1347.68\&0.5648\&]
  通过对表3中处理4、处理5、处理6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栽培水平的增产作用中因生物产量提高而产生的增产占91.93%,经济系数提高所产生的作用仅占7.34%;改善土壤环境的增产作用中因生物产量提高而产生的增产作用占78.24%,经济系数提高所产生的作用约为21.72%。由此可以判断,生物产量的增加是提高栽培水平和改善土壤环境后所产生的结果。
  2.4不同处理对根系发育的影响水稻根系发育的好坏直接受到品种、栽培水平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由表4分析可知,处理4、处理5、处理6与其他处理相比,植株总根量明显增加。如在抽穗期,处理2比处理1每穴总根量增加14.50%,处理5比处理4每穴根量增加7.93%,处理6比处理5每穴根量增加2.83%。在成熟期,处理2比处理1每穴根量增加22.72%,处理5比处理4每穴根量增加15.29%,处理6比处理5每穴根量增加18.67%。随着栽培水平提高和土壤环境的改善,水稻植株根系衰亡逐渐延缓,成熟期与抽穗期总根量之比分别由1:0.563增加到1:0.694和1:0.694,深根量明显增加,20~30cm根量增加60%和92%。
  表4不同处理根量比较
  [处理\&抽穗期\&成熟期\&成熟期占抽穗期(%)\&0~10cm
  (g/穴)\&10~20cm
  (g/穴)\&Σ
  (g/穴)\&0~10cm
  (g/穴)\&10~20cm
  (g/穴)\&20~30cm
  (g/穴)\&Σ
  (g/穴)\&0~10cm\&10~20cm\&Σ\&1\&1.815\&0.520\&2.335\&1.135\&0.330\&0.110\&1.575\&62.53\&63.46\&67.75\&2\&1.925\&0.760\&2.685\&1.625\&0.225\&0.100\&1.950\&84.41\&29.61\&72.63\&3\&2.975\&0.490\&3.465\&1.675\&0.275\&0.100\&2.025\&56.30\&56.12\&58.44\&4\&3.790\&0.625\&4.415\&2.110\&0.250\&0.125\&2.485\&55.67\&40.00\&56.29\&5\&3.990\&0.775\&4.765\&2.240\&0.425\&0.200\&2.865\&56.14\&54.84\&60.13\&6\&3.925\&0.975\&4.900\&2.485\&0.675\&0.240\&3.400\&63.31\&69.23\&69.39\&]
  3小结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与途径主要选用超高产品种、提高栽培水平和改善土壤环境等。超高产品种本身具有高产的潜在生产力,是实现超高产目标的前提[2],合理科学的施肥是水稻稳健生长的保证[3],栽培措施和土壤环境协调统一是高产的保障。本试验结果还表明:选用优良品种可增产19.70%,改进栽培措施可增产9.99%,改善栽培方式可增产7.11%,而三者配套增产达41.02%,大于三者单项应用增产之和。
  (2)增加穗数的生理基础是群体动态发展合理,充分发挥个体生长能力,适度控制无效分蘖生长[4],提高有效分蘖的数量。试验结果表明:良种良法配套和栽培环境改善,保证了较大的叶面积系数以及较长的叶面积高峰期和叶片功能期,减少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了每穗实粒数。中粳稻超高产栽培主要是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和提高结实率来实现超高产的。
  (3)无论是生物产量的增加,还是单位面积的穗数的增加,以及结实率的提高,都是通过植株根系总量的增加和功能期的延长,尤其是深层根量的增加而实现的。由于垄作栽培在提高植株总根量及根系活力上有显著正效应[5],根系越发达,根系活力越强,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就越大,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6]。所以说,增产的根本原因是植株根量增加、扩大植物营养源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等.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中国稻米,2012,18(3):1-14.
  [2]辽宁省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课题组.辽宁省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研究技术报告[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24(3):193-199.
  [3]王敏,令狐昌英,刘廷海,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效果浅析[J].耕作与栽培,2010,(4):62-63.
  [4]顾建人,刘学珍.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1,27(2):151-155.
  [5]龚金龙,张洪程,李杰,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型及系统理论的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10,24(4):417-424.
  [6]李杰,张洪程,钱银飞,等.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08,23(5):1-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