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研究

时间:2014-09-09 08:29 点击:
摘要:本文以南京市浦口区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为2.8512,处于一般偏下水平。对二级指标测评结果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四分图分析的结果显示:经济建设处于优势区,社会面貌和生态环境处于机
摘要:本文以南京市浦口区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为2.8512,处于一般偏下水平。对二级指标测评结果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四分图分析的结果显示:经济建设处于优势区,社会面貌和生态环境处于机会区。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提高南京地区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和促进南京地区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经济建设,加强基设建设,加强社保建设,加强环境建设,加强民主建设。
 
  关键词:农村居民 居住环境满意度 层次分析法 四分图模型
 
  1.引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农村居住环境是体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志,农村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协调农村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有效改善农村容貌和农民生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推进。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的是居民的实际居住环境与期望居住环境的差距[1]。而长期以来,学者对我国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对城市区域[2],对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理论,构建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测评模型,以南京市浦口区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居住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分析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原因,为发展南京浦口区农村居住环境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该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萨蒂(T L 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建立低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评价体系的目标层为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中间层为准则层(或指标层)为“经济建设”、“社会面貌”、“生态环境”;方案层针对准则层三个因素分别作细分,共包含22个指标。
 
  2.2综合研究结构的分析
 
  四分图模型,又称重要因素推导模型,是一种偏向于定性研究的诊断模型[3]。本研将四分图模型应用于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研究,横轴表示村民对村里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得分的高低情况,等于指标各个等级所占总人数百分比的线性加权和,用P表示;纵轴表示村民对各项居住满意度指标的重视得分情况,即指标权重,用I表示。根据各项指标的的重要度和满意度得分情况,将各指标归于四个区域内。A区为优势区,B区为修补区,C区为机会区,D区为维持区。四分图模型见图1:
 
  图1四分图模型
 
  2.3问卷调查与样本数据
 
  本文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打分。第一部分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个体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特征。第二部分采用里克特式量表法将满意度打分分为5个等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较不满意,很不满意,分数依次表示为5,4,3,2,1。同时“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指标体系”采用三个层次对满意度进行定性描述,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第二层为准则层即经济建设、社会面貌和生态环境,第三层为方案层即准则层细分下的22个判定指标。
 
  本文选择南京市浦口区作为研究区域,随机选择一共选择400份问卷,浦口区4个镇:永宁镇,乌江镇,星甸镇,石桥镇,每个镇发放100份问卷,考虑到调查对象分布较广,所以分卷发放采用随机发放原则,一共涉及20个村庄左右。最后有效收回388份,问卷有效率为97%。
 
  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后得到的统计数值,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男性39.5%,女性50.3%,男女比例适当。年龄构成上,多数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72.9%,反映出留守农村的中老年人居多。多数家庭的年收入在4.5万元以下,占比79.6%,反映出浦口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52.32%调查对象的房屋建于2000年以前,房屋老旧。调查所涉及农村附近均建有工厂,对农村环境产生影响,其中以噪声污染最为显著(占比21.1%)。
 
  3.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综合研究
 
  3.1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本研究在通过问卷调查征询了十位相关学者的意见,将所得数据平均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指标权重。
 
  根据四分图,经济建设指标处于优势区,表示当地村民认为经济建设的权重较大,并看好当地目前的经济形式,农村经济建设应在维持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社会面貌和生态环境处于机会区,表示社会面貌和生态环境在村民心中的权重和满意度均较低,目前对农村居民影响较小。由此可见,浦口区农村的经济建设优于社会面貌和生态环境建设,而这两个指标也是农村建设中容易被忽略,却较能影响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的因素。
 
  5.总结与建议
 
  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为指导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建立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体系,对浦口区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满意度为2.8512分,处于一般偏下水平,综合四分图模型的最终结果显示:经济建设处在优势区,表明村名看重这一块的发展且看好目前的经济建设,应该继续发扬。社会面貌和生态环境均在机会区,表示社会面貌和生态环境这两个指标在村民心中的权重和满意度均较低,目前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小。
 
  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提高南京地区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和促进南京地区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5.1加强经济建设
 
  加强经济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无疑是第一位的,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水平也是当地政府最主要的责任。由于本次调查农村区域位于苏北,地处偏僻,经济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以提高经济收入,留守村镇的多为中老年和儿童,却无法参与农村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农村经济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村民多以种植农作物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约80%的家庭,年收入处于4.5万元以下,约50%的村民房屋建于2000年以前,房屋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水平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稳固第一产业发展,增加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式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使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保障并进一步提高。
 
  5.2加强基设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又一重要方面,而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调查发现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包括学校、大医院距离较远,公交车次较少,医院文体设施较少等,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不便,居民对此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同时,部分农村内的道路仍为土路,村庄距离大路主干道较远等,影响居民的日常出行。因此,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如增加校车接送和公共交通的覆盖面,提高公交车的发车频次,增加对道路和桥梁等基设的维修和建设,增加社区卫生诊所的建设,增加文体娱乐设施(球场、草坪)的建设等。
 
  5.3加强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容之一,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也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的必要手段。根据本次调查,在垃圾处理方面,只有约50%的区域垃圾定点投放,专人处理;而在工厂对环境的影响方面,除了约20%的区域附近无工厂,约80%的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的影响,主要包括噪声、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工厂建在附近农村是处于实际需要,但若因此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有关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应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包括对生活垃圾的定点定时处理,对附近工厂污染的监测和控制等。
 
  5.4加强社保建设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调查发现,多数村民对现有社保政策,包括养老政策、医保政策持满意的态度,认为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认为相关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居民认为医保报销额度较少,这与农村居民经济收入较低也有一定的关系。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建设,从村民切身利益出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依。
 
  5.5加强民主建设
 
  加强农村民主建设,促进官民和谐,调查发现,村民普遍对村委会选举的情况不了解,也没有参与过,民主选举的真实性值得思考。对于村委会的工作,有村民表达强烈不满,认为没有切实照顾到他们的生活,虽然无法调查情况的真实性,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官民之间存在的问题,至少是沟通上的不和谐。村民和官员接触少,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村民由此积怨。可见,在农村民主建设方面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有关部门和村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解决村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和村民沟通交流以及村民反映问题、上访的渠道,同时做到勤政为民、政务公开、村民参与,提高村民建设农村的积极性,让村民感受到归属感,促进官民和谐。
 
  参考文献:
 
  [1]Galster,G.C.&Hasser,G.W.Residential satisfaction,Compositional and contextual correlate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81(13):735-758.
 
  [2]张博野,曾菊新.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优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4):48-51.
 
  [3]王量建,罗凤.基于农民满意度的我国惠农政策的实施绩效评估——以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河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1):56—6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