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谈动画与日本动画的差异

时间:2021-05-08 09:24 点击:
摘 要:现时代动画相较于日本动画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对比动画和日本动画在各种地方的差异分析动画为何国际影响力下降以至于动画收益入不敷出。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以促进动画的改变和发展。 关键词,动画;差异;改

  摘 要:现时代动画相较于日本动画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对比动画和日本动画在各种地方的差异分析动画为何国际影响力下降以至于动画收益入不敷出。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以促进动画的改变和发展。

  关键词:动画;差异;改变;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增加。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给人民带来了娱乐并使精神文明有所提升。其中动画产业对于人民精神文化建设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在培养儿童和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上,有很大作用。不过同时很多人却动画有着一定的偏见,一贯的认为动画的观看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这不仅仅是因为国民对动画的误解,更是因为动画的制作偏向了低龄化,以及在题材选取、主题、人物塑造、制作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本文用日本动画对比动画,分析两者的差异。从题材选取、主题、人物塑造及动画制作来寻找两者不同,并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对当代动画的改变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 动画概念的厘清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是一门年青的艺术,它是唯一有确定诞生日期的一门艺术,1892年10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光学影戏,标志着动画的正式诞生,同时埃米尔·雷诺也被誉为“动画之父”。[1]

  在如今,动画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动画技术较规范的定义是采用逐帧拍摄对象并连续播放而形成运动的影像技术。不论拍摄对象是什么,只要它的拍摄方式是采用逐格方式,观看时连续播放形成了活动影像,它就是动画。动画是通过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解后画成许多动作瞬间的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暂留原理。就像很多人都知道的“小鸟入笼”实验,使用的就是视觉残留这一原理。医学证明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0.34秒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2]动画也是根据这一原理产生的。

  动画是艺术的一种。中外古今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们,曾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艺术的作用和功能,发现艺术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智力开发、心理平衡功能等许多社会功能,苏联有的美学家甚至概括出艺术具有交际功能、启迪功能、预测功能、劝导功能等14中社会功能[3]。[4]所以,动画产业对于人类文明的建设具有很大意义。在现代动画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思维、新创意、新技术、新形态,动画的作用又被放大。而对于制作动画来说,动画的作用不论是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建设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2 中日动画的差异比较

  (1)题材选取和主题的差异比较。日本动漫擅长表现人性之恶或灾害意识,由此凸显出来的精神主题便显得更为真实。主题丰富多样,想象力无所不包。围绕某个变异点,在现实生活中重新演绎出一种戏剧性。重视文化现象的表现。经常出现许多小人物成为主角,他们原本几乎毫无长处,经过无尽的磨炼后最终成了光彩夺目的英雄,如《火影忍者》中的漩涡鸣人,《灌篮高手》中的樱木花道。从而表现出日本文化崇尚反抗与奋斗。动漫在剧本选择上多为古代一些经典故事,从而表现出一股浓郁的特色。从《大闹天宫》到《西游记》,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传奇》,其中的剧情选择、人物选择都是在模仿,并且故事大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尽管优秀,可是当知道故事的结果之后再去观看的兴趣也会消退。在动画中,常常出现与日本动画中小人物成长到光彩夺目的英雄相反的情况,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为歌狂》中的叶枫,楚天歌。其都是本身就带着特殊本领或者是独一无二的人物。从某些的角度讲,代入感差,不能将自身代入到主人公本身去享受动画。在比较了两者的剧情之后,发现了动画的剧情进入了一个怪圈,在老剧本中绞尽脑汁的去改变,即使衍生出新故事,却仍然很多都拘泥于特色的神话故事或者民间故事。相比较于日本动画来讲,创新精神和想象力还是有太多不足。

  (2)人物塑造的差异比较。日本动画的人物塑造中总能善于挖掘人性。在《千与千寻》中,人物塑造中展现人文关怀。表现了一个平凡少女的成长历程,凸显了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千寻是如何在各种考验和磨砺中发掘自身之闪光品质的。正如宫崎骏所说,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可人儿,也没有吸引之处,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没精打采的神态,更是惹人生厌”。但是到了最后,千寻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之后,她不但拯救了父母,而且展现出自己的潜能,成长为一个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成熟女孩。[5]不仅如此,日本动画在人物塑造中还会将日本传统民俗和现在社会结合。不仅仅是环境设置、人物塑造、细节设计等方面都能展现出日本民族特色,并将这种传统韵味和现代生活的种种现象巧妙结合。包括其中奉行“顾客就是上帝”的汤婆婆,被当成腐烂神拒绝接待的河神,都把人物塑造的活灵活现,将动画人物赋予了灵魂。动画的人物塑造也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特性和形象,人物形象也很饱满。在《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刻画了一个反抗者和叛逆者的形象。[6]只是孙悟空这个人物本来就是一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天不怕地不怕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不可能存在的。他是人们幻想的产物,是高度理想化的英雄,虽然他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品质。但是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讲,孙悟空的故事已经完全被人们所熟知,只要出现孙悟空这个人物,人们就完全能够知道这个人物应有的一切。至于近期的动画也是经常塑造一些人们所熟知的人物。而不熟知的一些人物,也都包含了如同孙悟空一样的神奇本领,很少能见到如同千寻一般的人物。

  比较了两者的人物塑造之后,显而易见的就是动画的人物太拘泥于中华民族品质的集中了。总是将人民所希望的东西都赋予人物,或聪慧,或机敏,或善良,或超于常人。并不能将观众代入角色之中,让观众发现自己与角色的相同点。看完《千与千寻》之后总是会思考自己与改变之前的她有什么共同点,自己应该如何改变,人的品质自然而然就提升了。的动画却把人物塑造到一个高度,让人觉得自己本不可及,也就没有了改变的想法。对比于日本动画,动画的人物塑造应该更趋向于平民化,而不是神话化。

  (3)制作工艺的差异比较。在制作工艺上,其实两者也存在一些差距。日本动画的风格定型之后被称呼为日式动漫。其画风和制作工艺都已经成熟,优秀的配乐甚至有些会加上在电影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画面、CG(计算机绘画)合成、音乐、音效、声优、人物造型、机械设定、电影式技法都优于现阶段的动画。并且日本动画的商业性十分明显,所以也就造成日本动画的制作更加适合全龄人群观看。动画的风格仍然很杂乱,既不想将水墨动画这个特色丢弃,也不完全将风格定型为水墨动画,更不愿意将过去得到过国际好评的《大闹天宫》等一系列动画的画风丢弃。所以动画就一直在模仿先辈们的画风。还经常能看到线条粗糙,色块明显,不和谐,缺乏立体感,背景简单这些弊端。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