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人民币国际地位展望及日元国际化发展镜鉴

时间:2021-05-17 09:39 点击:
人民币国际化与日元有诸多的相似背景,因此人民币是否会重复日元的轨迹值得探讨。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地位进行了三种假设,并进行相应分析,就如何避免重复日元的轨迹提供了建议。
  问题的提出
 
  目前无论学术领域还是实业界,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都比较热烈,其讨论涉及各个方面:路径、影响、应对、条件、时间等,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美好的蓝图,回顾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日元和欧元都曾或正在被赋予人民币目前所任角色:打破美元一家独霸的国际货币格局。日元被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合适的参考对象,人民币也正在面对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曾经存在的情形(比如货币汇率升值),那么人民币是否会与日元国际化之后一样具有“有限”的国际地位?本文正是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人民币国际地位可以提高到什么水平?什么因素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人民币未来国际地位的三种假设
 
  人民币国际化之后,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本文大胆假设如下三种可能:
 
  (一)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
 
  假设一为: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并取得类似目前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元的国际主导货币地位形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这一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崩溃,但美元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人民币是否可以在未来取代美元获得其现在的国际地位呢?本文认为这将取决于两个因素:
 
  1.中美综合力量相对变化。英镑到美元的演变为这种可能提供了参考,货币的地位是该国综合力量的表现,英镑将国际主导货币地位让渡给美元,正是英国与美国综合力量相对变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在内的国家综合力量是支撑该国货币国际地位的决定因素。图1展示了美元与英镑地位变化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当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根本变化时,货币的国际地位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中美之间是否会发生这样的“逆转”变化?单纯基于经济的预测来看有这种可能,已经维持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30年均值9.9%),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计算欧盟在内则是第三),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国,如图2所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ichaelSpence认为到21世纪中叶,和印度的产出将占世界发达国家总收入的60%,而美国和欧洲仅占10%(美国和欧盟现在的收入之和约占G20国家的60%,和印度的GDP之和约占全球的8%-9%),美国和欧盟的经济规模,甚至地位将与和印度发生“反转”。有学者认为,假定中美当前的增长率在未来不变,经济将在10-15年后与欧盟和美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但这种计算将面临诸多非数字问题:能否按照假设的速度增长?是否存在这样的国际宏观环境?国际间是否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动等。
 
  2.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变革。第一种可能情形的第二个决定因素是国际货币体系在将来是否会发生根本变革,这个因素与第一个因素相关联,中美经济的对比变化可能会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影响,但本文强调的是“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现在看来是相当有难度的,除非有非常大的外部冲击否则美元的主导地位仍将维持(GoldbergandTille,2005),历史也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确实有抛弃一种货币的可能。这种“外部冲击”无法来自市场(原因是货币的“惯性”以及市场主体变换货币选择的“菜单成本”,单个市场主体无法左右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格局),英镑的衰弱与英国的综合力量下降密切相关,但1929-1933的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二战”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才有了国际货币体系根本变革的可能和契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否会成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根本改革的契机不但和第一个因素有关,而且和其他因素密不可分,比如另一个重要的背景因素是现在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而不再是一个“单极”的世界。
 
  (二)人民币与欧元、美元形成“三足鼎立”,共同主导货币体系
 
  假设二为:人民币与欧元、美元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共同主导货币体系,人民币、欧元与美元国际地位在同一水平。在“多极”相对均衡的世界经济环境下,这种可能或许比第一种更具“可能性”(HansGenberg,2009)。现在已经有学者认为“三极”货币格局(tri-polarglobalcurrencysystem)初露端倪(FratzscherandMehl,2011)。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逐渐提高,其体现在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正不断增长,如在国际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地位从2010年10月第35位上升到2012年11月的第14位,份额也到达历史高位0.56%;ECB(2011)认为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国家事实上的锚货币;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菲律宾、泰国、沙特、日本等国已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那么人民币可以与欧元、美元三足鼎立的基础是什么?本文认为区内贸易将是三足鼎立的基础之一(见图3)。对外贸易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主要平台之一,也往往是货币国际化的先行领域,同时强大的对外贸易力量又与货币国际地位相互强化。图3显示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区内贸易比重分别达到48.7%、71%和52.6%,区内贸易比重的增加代表了区内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使用当地货币计价或融资对区内国家有很多优势,比如减少本国在汇率风险中的暴露,减少因汇率动荡带来的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同时区内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也提升货币的国际地位,欧元的成长历史正说明这一点。会否在将来出现“欧元区”、“美元区”和“人民币区”三大货币区的“三极”货币体系关键是基于区内贸易的“人民币区”能否实现,而这将依赖于多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
 
  1.亚洲国家是否有动力从美元转向人民币。目前亚洲国家对外贸易中的计价货币主要是美元,且比例相当高,如表1所示,其外汇储备也以美元为主。那么亚洲国家(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是否有动力从美元转向人民币呢?事实表明这种动力存在。为减少汇率波动对迅速增长的区内贸易的影响,在1997-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及之后,对使用当地货币计价和结算的需求就已经增强。同样为摆脱对美元的依赖,“清迈协议”提供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以解决危机国家的短期流动性短缺。亚洲尤其是东亚与东南亚国家与之间的贸易联系以及在亚洲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这些国家转向人民币提供动力。可以通过“亚洲生产链/亚洲供应链”对其他亚洲国家经济施加巨大影响力,而这也鼓励其他亚洲经济体保持相对的外部竞争力以及与人民币相对的货币稳定,这就表示的汇率和货币政策对其他亚洲国家(主要指新兴亚洲国家)施加了重要影响(如果不是主导的话)。FratzscherandMehl(2011)通过实证认为亚洲区域汇率因素主要被人民币驱动(尤其是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后更为显著),ECB(2011)则认为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国家事实上的锚货币。名义上或法律上的“钉美元”与事实上的“钉人民币”以及贸易计价结算的美元主导给这些经济体带来的风险巨大,如果改用人民币计价则可消除这种矛盾。这种影响能否超过美元其决定因素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一因素与第一个因素仍是相互作用,人民币在亚洲地区成为“区域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步骤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民币的扩展效应会吸引其他亚洲国家使用人民币(见表2),东南亚则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主要区域。继续改善人民币国际化的便利条件是目前的重点,比如继续进行资本项目自由化改革、为贸易盈余国家创造人民币回流的渠道、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提供丰富的人民币产品等。本文关注另外一个领域即的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现在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于“一篮子货币”中美元占比较大,可能被外界视为实际上的钉美元,或者是以美元为“准锚货币”,这无疑会削弱人民币在其他亚洲国家“锚货币”的地位,因此真正实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将是人民币国际化提升的重要前提。
 
  除此上述两点因素之外,人民币在亚洲区域还会面对与日元、韩元、甚至澳元的区域主导地位的竞争。
 
  (三)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三大或第二大货币,但与美元或欧元处于不同档次
 
  假设三为: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三大或第二大货币,但与美元或欧元处于不同档次且无法进一步提高,类似目前日元的国际地位。人民币的国际化与日元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体规模、巨额的外汇储备、国际贸易地位、货币升值、经历“中等收入陷阱”等(见表3)。但日元的国际地位时至今日依然无法和美元、欧元相比,在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中仅是与英镑相当处于第二或第三集团。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和途径与日元相似,那么人民币将来的国际地位是否也会出现日元现在的情形呢?总结日元的国际化实践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
 
  1.日元国际地位不强的原因。研究认为日元国际地位不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减弱。英国和日本的经历都表明经济实力的下降是英镑和日元国际地位下降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度中期达到顶峰,之后各指标在世界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直到现在,随之日本国际贸易竞争力也下降(见图4)。同时日本进出口商品的异质性程度也影响到日元的计价地位。在日本进口中原材料比重大,即同质性产品(商品交易所商品和有参考指导价格的商品)多,而这通常以美元计价,出口贸易中依赖于美国市场,造成日本进出口贸易中的日元计价比重较低。同时日本相对大的出口国与相对小的进口国,造成其国内市场对其他国家出口商的影响较小,其他国家出口到日本也无动力使用日元。Oi,OtaniandShirota(2003)认为仅仅开放金融资本市场而不提高日本国际贸易对外的竞争力,无法显著提升日元在国际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地位。
 
  第二,日元汇率波动性大以及东亚国家的汇率制度影响。1973-2009年间,日元兑美元汇率年均变动超过10%的情况出现17次,甚至出现升值40.5%的波动记录(陈卫东、李建军,2010)。汇率的不稳定性造成企业面对更大的汇率风险,汇率波动性与厂商选择该货币计价动力成反比。同时东亚国家货币以美元为“准锚货币”,使用日元计价结算并不符合其厂商利益。如果东亚国家改用一篮子货币计价,可能会增加日元的计价比重(Oi,OtaniandShirota,2003)。
 
  第三,其他因素。包括美元的“货币惯性”带来的美元短期自然垄断地位;日本在政治军事上对美国的依附造成日本的许多政策受制于美国,在涉及到一些经济利益时,只能采取国际协调政策,因此始终无法获得日元在国际化上的主导权(肖鹞飞、肖婧莹,2012)。
 
  2.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对照的情况,上述三方面原因是否也对人民币适用?对人民币的上述三方面因素做如下分析:
 
  第一,关于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否继续维持高水平。对此,各学者看法不一,林毅夫(2012)认为有潜力在未来20年维持8%的高速增长,世界银行在《2030》中对未来的经济增长也进行了预测,前提是继续稳健的改革和没有大的外部冲击(见表4)。WB认为2030年在经济总量上会超过美国,但我们可以看出其预测的增长速度趋势却是在下降的,虽然GDP仍会维持较高速度。这种增长趋势下降可能是合理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ichaelSpence认为发达国家不可能每年增长6%-10%。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体大小与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国际地位呈正相关,各学者预测合理的话,未来15-20年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非常关键期。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继续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路径或意见。本文认为解决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尽快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与维持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表4的预测,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会逐渐降低,甚至为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逐渐减退,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将由国内消费和投资弥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成功,GDP仍可维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国际贸易竞争力与货币国际化成正比,这是否会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不利影响?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逐渐丧失在低收入阶段的“低劳动力成本”和“简单技术应用”的优势,经济增长必须寻找新的动力,如果顺利过渡到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且可以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重新获得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那么现在或将来一段时期内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减弱不会对人民币国际化造成太大影响。在此方面,韩国和日本给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参考,韩国与日本都曾经历并成功走出了“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但韩国今日依然在国际贸易领域保持较高竞争力,而日本则相反。
 
  第二,关于汇率以及汇率制度。东亚的汇率制度问题已在上文分析,同样本文认为如果东亚国家改变美元的“准锚货币”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再者,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性较小,根据测算,人民币2002-2011年的汇率离散系数是0.09,低于日元同一时期的0.13。很大的原因可能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上下限的存在。但人民币依然存在日间交易跌停或涨停的记录。人民币现在几乎处于单项的升值通道,在均衡基础的波动将十分关键,这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美元的“惯性”依然存在,但在某些方面有所减弱,其中原因之一是欧元的崛起对美元的绝对主导地位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可能情形之三”的假设中,美元将依然维持其主导地位,只是由于人民币、欧元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如金砖国家)的崛起,地位在降低。
 
  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外交政策得到其他国家普遍认可,在国际政治领域拥有重大的发言权,在政治上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国家;同时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被认为是具“系统重要性”大国,的经济影响力不得不被重视。“梦”的实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独立性不容置疑。
 
  结论
 
  回到文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人民币是否会像日元国际化之后一样仅取得“有限”的国际地位?还是可能与欧元、美元形成一个“三极”货币体系?甚至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导货币?本文认为这取决于多重因素。
 
  第一,自身经济发展是最终的决定因素。虽然人民币和日元面对诸多相似的因素,但不代表就一定带来相似的结果,关键是通过经济结构改革跳出“中等收入陷阱”,避免出现日本一样的两个“失去的十年”,吸取日本的教训,学习韩国的经验,保持微观经济主体的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当然还要继续改革、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第二,世界外部环境的稳定和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的发展无法脱离世界,开放和包容的世界是以及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如果发生非常大的“外部冲击”,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影响程度将决定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如果冲击大到需要重建国际经济秩序,则可能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体之间的实力是动态的,“三极”货币格局有赖于人民币和欧元的共同支撑,欧债危机的发展对欧元的影响现在看来至关重要,在未来一段时期,发达经济的低速发展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相对高速发展,和平的外部环境显得尤其重要。当然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的外部环境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Fratzscher,M.andMehl,A..China’sDominanceHypothesisandtheEmergenceofaTri-polarGlobalCurrencySystem”,CEPRDiscussionPaperSeries,No8671,November2011
 
  2.WB.China2030[R]ConferenceEdition,2012
 
  3.陈卫东,李建军.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兼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与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10(6)
 
  4.迈克尔·斯宾塞.下一次大趋同:多速世界经济增长的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Oi,OtaniandShirota.TheChoiceofInvoiceCurrencyinInternationalTrade:implicationsfortheinternationaloftheYen,2003
 
  6.肖鹞飞,肖婧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研究:基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的视角[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2(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