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绿色保障性住房激励约束机制研究(2)

时间:2014-07-16 11:26 点击:
413开拓绿色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 十二五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大好环境下,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融资应该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不应该只局限于银行体系。 (1)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政府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背景下,开

  413开拓绿色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

  “十二五”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大好环境下,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融资应该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不应该只局限于银行体系。

  (1)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政府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背景下,开发绿色保障性住房的企业将有两种商品:绿色保障性住房和碳排放权,来向金融机构融资。开发商将绿色保障性住房出售给政府,并将碳排放权在交易市场售出获利,同时分给金融机构应得的收益,实现绿色建筑的价值循环[6]。在保障房节能性和舒适性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绿色建筑的价值得以实现,开发商投资得以回流。政府鼓励碳排放权交易既能使得开绿色建筑开发商通过剩余碳排放权交易弥补绿色投入,又能使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发展绿色保障性住房投资信托基金。政府授权绿色建筑投资信托基金,通过银监会、证监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城乡和住房建设部等多个部门的协作,由政府机构发起绿色建筑投资信托基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设计、上市、发行,将上市后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绿色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项目上,然后再把取得的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投资人。

  (3)建立绿色信贷。绿色建筑技术相对于一般建筑技术而言尚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因此给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信贷风险较大。同时,与之相配套的“绿色信贷”呆账核销、风险准备金计提,以及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极大的挫伤了商业银行推进“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政府必须采取行政措施,要求商业银行加快调整信贷结构,使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扩大对绿色建筑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激励相关建筑企业发展绿色建筑,确保绿色建筑项目有足够的启动和运营的资金。

  42绿色保障性住房的约束机制

  政府最为委托人必须制定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从而对代理人是否按照委托人的目标努力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公正的评价,这是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奖惩决策的依据,也是构成对代理人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的重要环节。

  421建立企业绿色保障性住房开发的信誉约束机制

  这是一种隐性的激励约束机制[7]。其目的是借助市场的信誉约束功能来约束绿色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商的行为,将绿色保障性住房开发商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与它的业绩挂钩,通过这种危机感时刻警醒他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政府需要定期对绿色保障性住房开发商的业绩进行评估,通过与同行业相类似的其它公司的业绩进行比较来决定奖惩行为。如此一来,既能使从事“伪绿色建筑”开发的开发商将很难进行保障房的开发的融资、甚至开发,从而使信誉好的开发商在绿色保障性住房的开发过程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又有助于解决委托代理理论中代理人投机行为。

  422建立有效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在发展绿色建筑保障房的过程中,需要有第三方评价机构独立、客观的进行评价。纵观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机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公正、公开、公平的绿色建筑评价及认证工作,建立了长效而科学的绿色建筑市场机制。第三方评价机构拥有自己专业的评价人才和技术,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优势。在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数据的处理、评价结果的判断等方面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化工具,可大大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且有利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还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控制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8]。

  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第三方评价机构必须保持独立性,要与被评价对象无任何利益关联,从而保证评价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真实客观;二是注重评估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加强绿色建筑技术规范、绿色建筑科技培训工作,保证第三方评价机构有能力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实施、建筑物开发全过程、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进行绿色建筑认证的全面评估。

  423完善监督,重罚违规行为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按法律法规、具体规划标准,对违反政府委托代理意愿的绿色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商实施强有力的惩治机制,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良风气。通过健全有关绿色建筑的法律规范,包括绿色技术、质量、安全、消耗、环境、程序等各种规范标准;强制执行现有的法律规范和绿色建筑标准,加大监督力度;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不执行国家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披露;对于修改文件而成为绿色建筑的建设单位,应责令整改,并进行批评警告;对于编制单位,初犯的应通过所属行业协会予以批评,屡次不改的应在行业内通报批评,并予以罚款,甚至取消其相关资质,直至清除出市场,杜绝“伪绿色建筑”的出现。

  2014年3月绿色科技第3期5结语

  目前,虽然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在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覆盖面不足,质量也不高,只有东部沿海部分城市推动了绿色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且大部分保障房的绿色星级仅止步于一星级,全面推进保障房向更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还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此,本文由委托代理理论出发,提出的激励约束机制结合了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可以推动绿色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佚名温家宝今年把查处主要领导渎职放在反腐第一位[EB/OL][2011-02-27]http://newssinacomcn/c/2011~02~27/100822022065sht~ml

  [2] 古春晓,刘瑞芳,冯海峰,等创建绿色保障性住房[J]建设科技,2011(10):10~12

  [3] 佚名财政部和信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12-05-07]http://baohvacrcn/201205_2024458Html

  [4] 陈国富委托~代理与机制设计激励理论前沿专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 周芳棉保障房优先发展绿色建筑[EB/OL][2012-05-07]http://legalpeoplecomcn/GB/188502/17819035html

  [6] 阳扬绿色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上海房地,2012(10):34

  [7] 葛峙中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激励约束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7):90

  [8] 杨丽伟我国第三方评价的应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8) :7~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