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航天系统各科研院所长期运行的传统人事管理体制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法,都在迅速地向以实现组织目标为核心、提高员工绩效为目的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在此过程中,对于各科研院所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产生了众多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关于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改革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专业技术职务,简称“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各方面进行的综合定位,1986年,国家有关部门按专业划分了不同的职称系列,并从理论知识、学术技术水平,工作经历、能力和取得的业绩与成果等方面,划分了相应等级,同时分别制定了各等级的福利待遇。这在当时的环境下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随着全社会的认可,职称晋升的观念也深深地根植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脑海中。1994年,根据发展的需要,国家全面开展了以任职资格评审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分开为主的职称改革工作,一直延续至今。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整体相对滞后,选拔任用、薪酬、考评等多项机制不能合理形成,更不能有效配合,因此在大多数科研院所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完全是一句空话,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工作不但不能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甚至近些年来,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改革的步伐和单位的发展。那么,目前航天系统各科研院所在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工作中都存在那些具体问题呢? 第一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不合理。评聘分开工作推行以来,任何一个级别的职务聘任都必须对应岗位,在当时,从集团公司到院再到研究所的确都开展了针对专业技术职务的设岗工作,但大多数单位都是以现有人员为依据因人设岗,每年度的岗位变动也是因人员的变动而调整,更没有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专业技术人员任职前与任职后的工作性质、内容、责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任职者与任职岗位之间很难实现统一,这样,就逐渐在专业技术人员意识里淡化了聘任职务的作用。 第二 资格评审与职务聘任分不开。目前职称评聘工作的程序是每年度由研究所组织评审会,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的评审,经过参评人员答辩、评委评议并无记名表决后,将通过人员上报院和集团公司审批,审批通过后,由研究所聘任相应职务。从程序上看,评聘是分开的。但实际上,由于凡是通过资格评审者没有不被聘任的,就算由上级控制的聘任职数已用尽,单位仍然可采取特聘、内聘之类的手段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时间长了,在人们的观念里就认为单位召开的资格评审会就是决定是否能任职的关键,置于后期的聘任工作,仅仅是人事部门办事的程序而已。甚至在近些年里,有些评委也不知道资格评审与职务聘任的区别,这种观念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更是屡见不鲜,“评聘分开”始终没有实现。 第三 对任职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瘫痪,任职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及其严重。大多数单位都没有建立详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期或届满考评指标体系,原因很简单: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与目标。现行的考核无非是被考核人总结,部门内部考评后下结论,报单位批准的套路。由于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中明确规定了考核结果的作用,使得各部门将考核定位为当年度参加职称评审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确定考核结论时,工作业绩与能力被放置到了次要的位置,因此,“谁评谁优秀”的现象根本避免不了。这样,一旦被聘任职务,就不会被解聘,因为没有解聘的依据。时间长了就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终于评上研究员了,这下没什么奔头儿了,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第四 在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过程中,由于很多管理环节的失误,使其本质产生了严重的异化。首先,在资格评审会上,评委的组成早已不是什么学术带头人与技术专家,取而代之的是单位的高层和中层领导,这就意味着在表决时,参评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能力与业绩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表决的过程带有更多表彰、奖励和平衡的色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初衷被颠覆了。其次,虽然国家逐步将职称的系列细分,专业性越来越强,同时考取资格在逐步替代评审取得资格。但在航天系统内,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政策规定很多岗位都可以进入工程系列评审,而集团公司又将工程系列的最高评审权下放到了研究院一级,这样,只要岗位能沾上型号边儿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参加工程系列评审,因为评审在单位内部开展,难度相对较低。还有不少人在岗位变动后,由于任职年限的连续计算问题,仍然不离开工程系列。时间长了,专业技术职务真的成了势在必得亦唾手可得的名号,早已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标志了。再次,虽然职称从事业和发展的角度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小,但现行的工资体制与福利分配制度仍然与职称紧密挂钩,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工资、各类津贴、补贴和福利住房的分配都以职称等级为依据进行,这就迫使专业技术人员想方设法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在这种性质的驱动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被异化并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