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财会论文 >

论会计教育理念(2)

时间:2015-12-28 14:25 点击:
理念最早来源于哲学概念,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综合认识,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韩延明,2003)。在教育理念的涵义方面,李仁真和陈学敏(2002)将其定义为教育活动中坚

  “理念”最早来源于哲学概念,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综合认识,“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韩延明,2003)。在教育理念的涵义方面,李仁真和陈学敏(2002)将其定义为“教育活动中坚守的原则、信念或追求的理想,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思想保证”,提出了“追求真理、学术至上、学术自由、高度自治、以人为本、尊重师生、凸显大学个性、注重办学特色”等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理念。还有人研究了朱九思的“学术自由、追求真理,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教育理念(罗云,2001)、蔡元培的“养成硕学闳材,培养健全之人格”的教育目的理念、竺可桢的“独立、批判、创新、德育”教育理念(李婷婷,2010)。会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需要掌握宽广、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广博的经济管理知识;教育作为按照一定要求培养人的事业,具有教导、启发等功能。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会计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按照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向受教育者传授会计思想、技能、方法并启发其能动性,使其满足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的系统化专业活动。

  综合上述,我们试图将会计教育理念的涵义表述为:会计教育理念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在会计教育过程中所应传授的理性认识及观念体系。这一定义可以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理解。

  1.会计教育理念的内涵

  理念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和观念体系,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但从会计教育层面看,也具有举手可触的具体性,其内涵包含了会计对象的经济性、会计工作的管理性、会计职业的社会性以及教育对象的动态性等方面。因此在会计教育中除了技术性、技巧性的传授外,更要注重资金运动规律的把握、会计的经济后果与管理后果、会计的做事与做人等方面的理性认识,培养宽广、联系、运动的思维观念,这就是前文所述的有关会计所具有的经济、管理、文化、信号、哲学等性质的集中体现。此外,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应该注重国际比较,培养会计教育的国际视野。为此,会计教育理念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资金运动为核心的理念体系,其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社会后果”包括法律后果、政治后果、生态后果等)。

  2.会计教育理念的外延

  会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之一,其基本的职业素养、思维理念、工作理念具有非常明显的广谱性,会计教育理念具有宽广的外延空间,只要存在会计教学和教育,就必然存在会计教育理念,具体体现在教育与教学、学历教育(全日制)与继续教育(在职、非全日制)、会计教育与非会计教育等各个角度、各个层次的会计教育中。

  (1)会计教育与教学中的会计教育理念

  会计教育包含了会计知识、会计思想、会计育人、会计创新及其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而会计教学主要指有关会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教与学的过程。会计教育重在“教”中“育”,传导、引诱相关做人、做会计人的育人理念;会计教学重在“传道、授业、解惑”,传导、引诱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中的各种后果理念、思维理念、创新理念。会计教育在于培养做人理念,会计教学在于培养做事理念。

  (2)会计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中的会计教育理念会计学历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教育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学生,按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会计教育,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会计继续教育(也称非学历教育),是学历教育之外对会计人员进行的各种培训、进修,完成学业后,由培训部门颁发相应结业证书的终身会计教育。学历教育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等特点,其会计教育理念具有综合性、抽象性、代表性等特点,通过判断、推理培养其相关“后果”理念、哲学思维理念、国际化理念及创新理念,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其诚信做人理念、信息传递理念,为其毕业入职后的个人发展及社会贡献奠定专业理念基础。会计继续教育作为“充电”式的实用主义教育,受教育者均属于入职后的在职会计人员,不像学历教育那样系统、完整,但仍然应该强化其诚信、创新、国际化等方面的理念与更新。

  (3)非会计专业教育中的会计教育理念与会计专业不同,非会计专业的相关会计教育中,会计教育理念的重心可以定位在信息传递理念、诚信做人理念与经济后果理念等方面,传递有关会计信息与会计工作的管理效应、外部效应,使其认识、体会到会计在经济、管理、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功能,进而运用相关会计思想、会计方法辅助其进行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

  三、会计教育理念的误区与改进

  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在重庆大学201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追寻幸福需要你不断建设自己的能力,阅读能力帮你获得知识并懂得欣赏;思考能力帮你理智辨析、突破局限、求异创新;探究能力使你能发现并辨别新的机会;现实操作能力让你能最终对自己的思考和时光负责。”这些能力虽然是对毕业生讲的,但需要在校期间的培养和训练;虽然是对所有专业的毕业生讲的,但同样适用于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和完善教育理念。

  (一)会计教育理念的误区

  关于会计学教学思维的误区,曾有人概括为重会计轻管理、重操作轻原理、重规则轻质疑、重簿记轻报告、重现在轻历史、重西方轻本土、重个体轻系统、重本体轻环境、重技巧轻育人等内容(栾甫贵,2011)。结合会计教育理念的整体思路,我们将其误区总结归类为以下六方面:

  1.会计是操作性的信息系统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账簿登记、财产清查、成本计算、会计报表编制等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虽然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但只是流程、形式上的严密,有关交易、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都隐藏着相关经济、管理、法律、文化等背景,会计信息的生成及其披露必然与经济、管理、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会计是应用性的技术类专业

  毫无疑问,会计是技术性、技巧性很强的专业,但其技术后面隐含着非常深刻的原理和为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现在学生普遍的问题之一,严重限制了创新思维。强化缘由教学、原理教学、整体性、系统性以及“授业”与“解惑”融合,有助于提高原创性能力。

  3.会计是管理类专业

  从1999年开始,会计学专业由原来的经济学门类划入管理学门类,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学位也由经济学改授管理学。然而,会计产生于资源稀缺的性质、服务于管理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会计学专业的管理学定位只是说明了会计工作的管理性质,会计学的学科定位仍然属于经济学,经济学中的资本运动、价值规律、价值判断、供求关系、成本、价格、利润、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基本理论仍然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研究以经济学为基础的会计学教学规律、建立系统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理念,对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知识的因果认识、系统思维将大有帮助。

  4.会计制度是会计核算的标准

  依据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是理所当然的规则。有些高校的《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直接选择当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会计》作为教材甚至唯一教材,可以体现最新会计制度、最权威会计制度的内容及其变化,为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提供便利。但考试用书主要讲解有关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规则,讲解“是什么”和“怎样做”,很少涉及“为什么”,没有相关规则变动的历史背景,更没有规则和规则变动的质疑。长期以来,我们的会计学教材作为会计制度的讲解或制度说明的性质没有根本性改变,教学过程中就制度讲制度的状态也没有根本性改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态意识、质疑意识、历史意识等思维方式显然是不利的。

  5.国际会计准则是中国会计的标准

  从我国近20年的会计制度变迁来看,1993年的“接轨”、2001年的“协调”、2007年的“趋同”,逐渐将我国会计规则引向国际会计准则,西方会计理论和会计规则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对象,主张我国会计规则的国际等同化。

  然而,由于会计规则的经济后果、社会后果等影响,不宜照搬国际准则,这已为我国资产减值、政府补助、关联方披露等会计准则的独特性所证实。因此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保持本土意识、强化宏观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改造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6.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实际工作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