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稿件专栏 > 稿件进度 >

试论“****”政策对唐朝***的影响

时间:2013-09-05 14:54 点击:
六朝以羸弱、清瘦为美,而唐代的审美观大体上由初盛唐的丰腴为美向中晚唐的纤瘦为美过渡。这个嬗变过程与唐朝的“关中本位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初盛唐受“关中本位政策”影响明显,审美观大致以丰腴为美,而安史之乱之乱后,由于影响唐朝审美观的“关中本位政
  本文基于陈寅恪先生1940年代提出的“关中本位政策”说,所谓“关中本位政策”,《述论稿》言:“乃宇文泰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匪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熏习,始能内安反侧,外御强邻。”[1]唐实行的“关中本位政策”,也就是说,最初是宇文泰建立的关中本位政策,并且融合鲜卑以及汉文化来消除胡汉隔阂。
 
  唐代的审美观大体上由初盛唐的丰腴为美向中晚唐的纤瘦为美过渡。这个嬗变过程与唐朝的“关中本位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初盛唐受“关中本位政策”影响明显,审美观大致以丰腴为美,而安史之乱之乱后,由于影响唐朝审美观的“关中本位政策”已不复存在,所以中晚唐的审美观开始向南朝回归,向以纤瘦为美过渡。本文试分析“关中本位政策”对唐朝审美观的影响。
 
  一、“关中本位”政策对初盛唐的审美观的影响
 
  “唐源流出于夷狄,”李氏家族属于典型的胡人婚姻圈。“若以女系母统言之,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窦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故李唐皇室之女系母统杂有胡族血胤,世所共知。”[2]李氏长期居住在武川,受胡风影响严重,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所谓的“关陇集团”胡汉杂糅,在“胡风”的影响下,他们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审美观。六朝的唐朝统治者以“关中本位”政策为其立国方针,使得南方士族在唐代很快消亡,而山东士族亦屡遭打击,朝廷显贵多关中人。由于政策的影响以及打击,士族们不再仰望南朝先进的文化,而将审美的目光转向自身。社会审美主体也将兴趣转向自我,以实现自身的美学价值。
 
  六朝的审美观,大多以清瘦为美。《世说新语》曾记载卫玠“有羸形”,体态瘦弱,若不堪罗绮。但却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有很多人慕名围观卫玠的瘦弱之美。可见,当时的审美是以瘦弱为美的。在一些诗文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审美倾向。如陶渊明《闲情赋》中“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以及“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南齐东昏侯凿金“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正是潘妃的瘦弱如风才可在莲花上轻盈起舞。在绘画方面,技师们以“纤削过差”为美。而当时美女的标准,则是“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能掌上舞”。由此可见,六朝人以羸弱、清瘦为美。
 
  而这种审美观到了初盛唐,发生了变化。初盛唐以丰腴为美,最典型的就是唐人的仕女图与壁画。从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就可以看出初盛唐丰肥浓丽的审美趋向。这幅画中,女性都是丰满肥胖,甚至马都是膘肥体壮的。再者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以及陕西出土的《三彩女立佣》等作品,女子无一不是丰满肥硕。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与丰腴肥硕之美。武则天“方额广颐”,其人健硕丰满。记载杨贵妃“尝见诸说太真妃丰肌秀骨,今见于画亦肥胜于骨”,更是风雨肥硕的胖美人;安禄山在当时也以其肥白为玄宗和杨妃所喜爱,他年轻时因偷羊事发,张守珪本欲棒杀之,后“见其肥白,壮其言而释之。”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