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稿件专栏 > 稿件进度 >

电视节目***现象批判-以电视****为例

时间:2013-08-20 09:29 点击:
如今,传媒和娱乐产业以其无所不在的影响力逐渐渗透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近期出现的以相亲 交友为代表的电视娱乐热潮,由于自身发展和现实利益的驱动,使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电视节目的娱乐化现象。本文 以电视相亲类节目为例,重点对其娱乐化现象进行反思
    对于娱乐化,国内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笔者 以为,娱乐化即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利益,将内容予 以软性处理,即以花边性、新奇刺激、煽情的形式呈 现,以达到吸引受众关注的目的。近年来,“电视娱 乐化”正在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继 2005年《超级女声》火爆全国之后,湖南卫视迅速推 出《快乐男声》继续横扫娱乐江湖。一定程度上,电 视娱乐节目成为提高电视台收视率的法宝。在娱乐选 秀节目异彩纷呈且逐渐走向“饱和”的情形下,各地 电视媒体仍竭尽所能,不遗余力地翻新花样, 2009年底,湖南卫视在购买了英国Fremantle公司 国际经典电视交友节目《TAKE ME OUT》独家专有 版权之后,首推内地电视相亲类节目《我们约会吧》 (以下简称《我》)。节目一经播出,收视率居高不 下。江苏卫视也于2010年年初推出了类似的交友类节 目《非诚勿扰》(以下简称《非》)。另外还有浙江 卫视的电视速配节目《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相 亲类节目《百里挑一》等。各大卫视争相播出相亲类 节目,全民范围内掀起一股“相亲热”.
    一、电视“相亲热”中的娱乐化倾向 国内各大卫视出现的相亲节目都有以下共同点: 嘉宾选择上的低门槛,不限年龄和职业,只要报名都 可参加;电视充当了“红娘“的作用;打破了传统观 念中的含蓄,将找寻另一半的个人问题置于荧屏之 下,节目也确实促成了一些单身男女的结合;节目倡 导正确的婚恋观;游戏规则为多选一。然而,以电 视为媒介进行相亲交友的性质决定了娱乐化的整体特 色。即观众只需具备视听感官,能看懂图像语言,想 交友即可。所以,电视相亲节目难免存在娱乐化倾 向.
    1、形式上的快节奏和时尚化 “现代文化已达到青睐形式、忽视内容的地 步。……这种没有深度、肤浅的文化在电视中得到 了反映和宣扬。”①也许是消费社会时代,人们习惯 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纵观几档相亲类节目,无不以 现场节奏明快的音乐作为映衬,着力表现节目中男女嘉宾之间快速的流动关系。如《我》中的“一对多” 形式,在短时间内要求女嘉宾在12位男嘉宾中作出选 择。且每期速配成功牵手离开的空缺嘉宾席位,都有 新嘉宾的加入,节目总是维持12位男嘉宾的阵容。而 《非》中现场24位女嘉宾对每位出场的男嘉宾进行选 择,阵容较为庞大。而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阵容 则更为浩大,每期100名男嘉宾、3名女嘉宾。虽然男 嘉宾的更换速度相对较缓,但每期女嘉宾的节奏上场 也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其次,该类节目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嘉宾造型都 十分时尚,使得整个节目更像是一档时尚走秀节目.
    舞台也设计得绚丽多彩,从电视画面来说,大大提高 了其可视性。配上或动感或柔情的音乐,嘉宾们在舞 台上及广大观众面前尽情地展示其“才艺”(物质上 的富足或精神上的充实)。节目包括初见印象、个人 基本资料展示、朋友评价,及现场接受女嘉宾的提问 等环节,同意与否都通过是否亮灯为标志。湖南卫视 的《我》赛制大同小异,只不过自开播几期之后开始 实行男嘉宾反选女嘉宾的规则,但不论是形象上的装 扮抑或是内心情感的掩饰,参与者都正是通过这种夸 张的舞台设计和绚丽伪饰的嘉宾造型,为电视机前的 观众制造出一种群体狂欢的娱乐效果.
    2、内容上制造冲突的同时不免煽情 达到娱乐化效果的方式多样,煽情化、制造冲突 是吸引观众的两大方式。《非》、《我》除了形式上 达到吸引观众之外,在内容上也存在矛盾冲突及煽情 化。在整个节目进行中,通过男女嘉宾交流,或是唇 枪舌剑,不断制造着矛盾与冲突,由于观点、看法的 不同,在选与被选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嘉宾间的言语冲 突甚至人身攻击。如《非》中当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 的海归男林若愚说出自己希望另一半的家庭条件要与 自己平等时,现场遭到灭灯,且女嘉宾以歧视自己为 由进行反驳攻击,让男生尴尬退场。言语争锋的过程 中也牵动着观众的立场指向。另外,节目中出现的具 有特殊经历的嘉宾,也为节目增添几分煽情。《我》 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大学生,当说起男友标准时,想 到含辛茹苦的妈妈,情绪失控的泪洒全场。《非》中 女嘉宾李洋遇到特意上节目挽回自己的前男友,最后 破镜重圆,不论是其它女嘉宾还是现场观众,甚至是 掌控舞台的主持人孟非和分析师乐嘉都为此情景感动 而落泪.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