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的。 例三:材料一:有位美国老太太听说人是很聪明的,决心试一试。论文榜分析,她从许多孩子中挑出了一个10岁的女孩子,一个7岁的男孩,一个 5岁的女孩。她宣布的游戏的规则是:三个用线系着的小球代表三个小孩并由他们各自牵着,三个小球都放在一个代表井的瓶子中:“井”口仅容一“人”可以进 出。现在井里突然冒出大水,三个孩子必须在7秒钟内逃出井口,否则就会被淹死。这个游戏在许多国家的试验结果都一样:三个孩子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全都淹 死在那口井里。在的试验却让这位老太太感动得热泪盈眶。三个孩子在10岁女孩的指挥下,5岁女孩先逃出,7岁男孩次之,10岁女孩作为姐姐,最后逃 出,总共只用5秒钟材料二:1994年11月下旬:辽宁阜新市一家卡拉OK厅起火。由于大家惊惶失措,没有打丌安全门进行疏导,厅里的人个个争先恐后,互 不相让,竟有233人拥挤在门口,也死在了门口。 分析:首先,让学生找出它们各自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我们会发现人物身份、事 情、结果都不相同。其次,指导学生找出分歧点:两者在大难面前逃脱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一个所有的人安全“逃出”;一个全都葬身火海。我们便能得出立意:面 对大难,我们要按照秩序,临危不乱,否则,只能是同归于尽。 例四:材料一: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 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材料二:拿破仑说:“不想当 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出材料的同异,谈的都是与理想有关的问 题,但各有不同。思考材料一可以得出: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通岗位照样能做出成绩。关于材料二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考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 审题时要引导学生立足当前时代,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最后,学生又一次进行讨论,最佳立意为:人生既要立壮志,又要甘于从平凡做起。 教师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去感知,去领悟,去锻炼,把这些感性的材料升为理性的观点,转化为作文审题写作的能力,提高审题水平。论文榜说,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这一创作过程中,能展示自我,收获成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对材料进行审题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