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CT诊断的价值分析

时间:2016-05-16 10:29 点击:
摘 要:目的 分析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CT诊断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该组40例患者中坏死性腐败蜂窝织共24(60.00%)例,CT扫描检查表现筋膜间隙显示

  摘 要:目的 分析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CT诊断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该组40例患者中坏死性腐败蜂窝织共24(60.00%)例,CT扫描检查表现筋膜间隙显示大量积气,少数中央存在撕裂软组织影,且边缘不齐;剩余16(40.00%)例脓肿患者表现实体组织或者肌肉弥漫性的肿胀,且边界模糊,实质及间隙软组织显示液化的低密度影;该组40例患者最终予以颈部及颌下平行横行切口共20(50.00%)例,颌下大弧度低位切口共8(20.00%)例,颈淋巴“T”形切口共12(30.00%)例。结论 CT可作为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临床影响学检查首选手段其,其能够为术前诊断、治疗指导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颈深部多间隙感染 重症 CT 价值  

  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基于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抵抗力弱等情况的共同作用下迅速扩散,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且病情凶险,显著提高患者死亡率[1]。由于重症颈深部间隙感染部位涉及范围广泛且深,若临床仅依靠常规检查,其无法有效地确定感染范围,影像学(磁共振、CT、超声)检查为临床明确诊断主要手段,而CT因其检查时间比较短,故成为临床影像检查首选[2]。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40例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CT检查表现,旨在为日后临床手术治疗提供科学指导,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4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1~75岁,平均(61.59±5.97)岁,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发病原因、累及间隙、CT表现及治疗结果。 

  1.2 方法 

  该组患者均取平卧位,予以CT(德国西门子16层螺旋CT)平扫,设置层厚5 mm,电流220 mV,电压120 kV;安排一名口腔颌面医生与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读片,且通过共同讨论获取最终CT扫描结果。 

  1.3 评定标准 

  间隙感染相关诊断标准[3]为以下4点:(1)密度增强软组织影占据感染肌肉肿胀或(和)脂肪间隙;(2)骨膜炎症情况基于骨密质破坏或(和)骨膜新骨的形成;(3)组织密度及侧面间隙未对称;(4)对比递质静脉注射后表现低密度的衰减影未被不同程度的增强边缘所环。 

  1.4 统计学处理 

  该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2行组间比较,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影响学表现 

  该组40例患者中坏死性腐败蜂窝织共24(60.00%)例,CT扫描检查表现筋膜间隙显示大量积气,少数中央存在撕裂软组织影,且边缘不齐;剩余16(40.00%)例脓肿患者表现实体组织或者肌肉弥漫性的肿胀,且边界模糊,实质及间隙软组织显示液化的低密度影。 

  2.2 该组患者治疗情况 

  该组40例患者最终予以颈部及颌下平行横行切口共20(50.00%)例,颌下大弧度低位切口共8(20.00%)例,颈淋巴“T”形切口共12(30.00%)例。由于感染不断地扩散,导致下颈部的深部间隙受到累及,原切口无法有效保证引流,4(10.00%)例最初予以颈部及颌下平行横行切口,8(20.00%)例最初予以颌下大弧形低位切口,之后在颈部作一附加的平行切口,第二次手术作颈淋巴“T”形切口。救治成功35(87.50%)例,共5(12.50%)例死亡,其中1(20.00%)例由于纵膈脓肿转院死亡,剩余4(80.00%)例皆死于败血症致使多脏器功能衰竭。 

  3 讨论 

  颈部组织间隙相对口腔颌面部不仅更为广泛,而且病情进展更快,所涉及的间隙更多,临床若单纯通过常规检查难以对诊断与定位予以明确。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地更新与发展,磁共振、CT、超声等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疾病最为常用的检查手段,但因重症颈部间隙感染的范围较广,超声检查直观性较差。此外,磁共振的应用虽然对人体无放射危害,且对义齿无干扰,能够清楚分辨出组织解剖的结构变化,对感染早期判断十分有力,但因该组40例患者为重症感染,因此,采用CT扫描检查更为方便[4]。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40例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患者CT检查表现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组40例患者中坏死性腐败蜂窝织共24例,CT扫描检查表现筋膜间隙显示大量积气,少数中央存在撕裂软组织影,且边缘不齐;16例脓肿患者表现实体组织或者肌肉弥漫性的肿胀,且边界模糊,实质及间隙软组织显示液化的低密度影。 

  4 结语 

  该研究40例最终予以颈部及颌下平行横行切口共20例,颌下大弧度低位切口共8例,颈淋巴“T”形切口共12例。由于感染不断地扩散,导致下颈部的深部间隙受到累及,原切口无法有效地保证引流,4例最初予以颈部及颌下平行横行切口,8例最初予以颌下大弧形低位切口,之后在颈部作一附加的平行切口,第二次手术作颈淋巴“T”形切口。最终救治成功35(87.50%)例,共5(12.50%)例死亡,其中1例由于纵膈脓肿而转院死亡,剩余4例皆死于败血症致使多脏器功能衰竭。针对实体组织与周围肌肉明显,但未形成脓肿变化患者,同样可预防性作切开并分离暴露,缓解机体中毒等反应,从而避免感染蔓延[5]。该研究受时间、环境及样本因素制约,未就本组患者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及其对感染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可将CT检查作为影像学检查首选手段,以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霍安.增强CT在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55-56. 

  [2] 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5. 

  [3] 刘志勇.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6):67-68. 

  [4] 姜滨,蔡协艺,张伟杰,等.增强CT在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11(1):29-33. 

  [5] 胡志强,黄代营.口腔颌面部多间隙合并颈部及胸腔纵隔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12,20(10):530-53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