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13-08-21 15:04 点击: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院住院并进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碘油沉积检查、肝脏DSA造影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 44例患者进行DSA造影检查,检出的病灶数明显少于CT扫描检查的结果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完全可靠、经济直观等特点,并且患者在检查时受到的辐射较小,而且对动脉壁以及周围的结构组织可以清晰的显示。在肝癌的诊断中,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可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媲美。笔者对永煤集团总医院治疗的5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病例均为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并进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7.77±10.85)岁;其中32例患者的甲胎蛋白(AFP)结果明显升高,12例患者的AFP<100ng/ml,8例患者的AFP为100~200ng/ml,12例患者的AFP>200ng/ml。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碘油沉积检查、肝脏DSA造影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

  1.2.1肝脏DSA造影检查

  肝脏DSA造影检查均使用东芝公司生产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检查。穿刺选择Seldinger法,由患者的股动脉进行经皮穿刺,然后将5F导管缓慢送至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内,向动脉内注入25~30ml对比剂,注射速度为4~5ml/s,当注射完成后2s,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图像采集,当对患者的肝脏肿瘤的位置确定后,再使用相同导管进行对侧动脉的造影,从而清晰的显示患者的肿瘤血管情况;如果患者的腹腔干发生闭塞,则选择肠系膜上动脉进行造影,或者选择膈动脉以及肾动脉造影对患者的肝脏病变进行观察等。

  1.2.2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

  在患者DSA造影检查明确肿瘤的位置后,让患者静卧15~20min,然后将患者转移到CT室进行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使用连接高压自动注射器,为患者注入20ml对比剂,注射速度为2.5~3.0ml/s,并于患者注射开始后第5~6秒,对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检查在一次屏气内完成,从患者的肝顶部向足侧进行全肝扫描,CT扫描时,层厚选择2.0mm,重建间隔选择2.0mm。将所有扫描资料传至配套的工作站,然后进行三维重建,所有患者均进行SSP和MIP重建,重建时层厚选择1mm,间隔选择1mm,并根据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栓塞治疗。

  1.2.3碘油沉积检查油沉积检查是肝癌诊断的金标准。所有56例患者中,52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随访1个月时复查,CT检查碘油沉积确诊,4例患者经肝穿检查确诊。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4例患者进行DSA造影检查,检出的病灶数明显少于CT扫描检查的结果(P<0.05)。12例患者由于腹腔干狭窄而无法进行腹腔动脉造影检查,采用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经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显示,44例患者中,32例患者由于肝癌的供血血管比较细小而造成DSA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不佳,其中14例患者由肝右动脉供血,4例患者由肝左动脉供血,2例患者由胃左动脉供血,6例患者由右膈动脉供血,4例患者由左膈动脉供血,2例患者由右肾上腺动脉供血;12例患者由于大病灶对小病灶的遮盖而造成DSA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不佳。

  3讨论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