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浅谈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实践(2)

时间:2021-05-14 09:44 点击:
二、临床实践 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以气滞血瘀或气结血瘀的证候,为使用本方的标准,结合不同兼证作适当加减,兹举典型病案如下: 1、怔忡(冠心病) 周某,女,48岁,干部。 怔忡发作已近三载,经常胸闷,心胸绞痛

二、临床实践
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以“气滞血瘀”或“气结血瘀”的证候,为使用本方的标准,结合不同兼证作适当加减,兹举典型病案如下:
1、怔忡(冠心病)
周某,女,48岁,干部。
怔忡发作已近三载,经常胸闷,心胸绞痛,反复发作,尤其天雨更甚。近因爱人病故,忧伤过份,症状加剧,彻夜不寐,脉沉、结代,舌苔薄黄而质紫,曾服西药疗效不显,于93年8月5日就诊,要求服中药治疗。今据王氏称血府逐瘀汤能愈“忽然胸痛”“不眠”之证,故加减投之。
处方:桃仁10克、红花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柴胡12克、枳壳14克、玉金10克、丹参12克、灸甘草6克。5剂。
二诊:心胶痛缓解,胸闷依然,入睡不佳,脉苔如前,再以前方另加琥珀末5克临卧时吞服。5剂。
三诊:诸证近期基本消失,能入睡3-4小时,脉象沉弦,舌苔薄淡,治宗上方加黄连5克、肉桂3克续服。5剂。
按:气滞血瘀,脉道不通,不通则痛,故胸闷痛时作,复加忧伤,气郁瘀阻,心肾不交,神失所舍,故彻夜不寐,脉象与舌苔乃血瘀之征。上述征候系“气滞血瘀”的表现,所用本方既包括四逆散疏肝理气,又有桃花四物汤以活血化瘀,药证合拍,惟剂量上有所侧重,其中柴胡、枳壳、川芎量宜加大,前二味乃疏肝利气之品,后者有破积之功,《神农本草经》早就指出川芎能治疗“心腹坚痛”,况又配有玉金、丹参相益彰。
本案发病原因虽多,但由于心阳痹阻,心血瘀滞是主因,故用活血化瘀理气之品,疗效满意。
2、低热
王某,女,35岁
低热延绵已达二年之久,体温经常在37.5℃-38℃左右,形体日渐消瘦,神疲乏力,口微干,饮而不解,腹感胀满,曾经在各大医院作各方面检查,尚未发现任何异常之处,于94年10月15日来院就诊,脉弦涩,唇舌青紫,苔微黄,月经正常,根据脉证,乃血瘀为患,瘀滞窍络,治以活血化瘀,佐以扶正立法。
投以本方法桔梗加南北沙参各15克,白薇12克。5剂。
二诊:服药后自感精神稍振,口干欲饮之象好转,仍感腹满,脉舌如前,病程较长,势难速效,续用本方再进。5剂。
三诊:此方略有出入,服至25剂时,热退,腹满亦减,余症消除。
按:张仲景谓:“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与“但欲嗽口,不欲咽”,均乃前人诊断瘀血之依据,本案颇有相似之处,可知宿瘀为患,始终坚持本方为主而竟全功。
3、头痛眩晕(脑震荡后遗症)
张某,男,55岁,教师
96年12月26日就诊,自述半年前头部受伤(木击)因而昏迷,经救治方醒,事后头痛眩晕经常发作,健忘、幻觉耳如蝉鸣,心烦焦燥夜寐不安。近来上述症状频繁发作,食欲不振脘腹痞满隐痛,体力日衰,舌苔薄白微腻,舌质淡有紫点,脉迟涩,审其病机系髓海震荡,瘀血滞阻,精神被扰,加之操劳过度,中气虚衰,清阳不升所致,治以补气升清,活血宣络为法。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赤芍12克、红花6克、柴湖8克、桔梗8克、半夏10克、查曲各10克。
另加三七粉3克随汤药冲服,连服10剂症状明显减轻,再进5剂,头痛眩晕等近期基本消除。惟脘胃部仍感隐痛,后经X光作钡餐检查,发现有十二指肠救部溃疡,仍从原意合黄芪建中汤调治,以善其后。
按:脑为“髓海”,诸阳经之脉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皆上聚于脑,髓海震荡,神气逆乱,瘀血阻滞,复加年迈操劳,中气日衰,则经络之气不合,以致精明紊乱,故头痛、眩晕、耳鸣等症乃作。《内经》云:“上气不足,则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在治疗上,益气升清,活血宣络,以补不足,泻其有余(瘀阻)使气血调达而致和平。
4、肋痛(慢性肝炎)
曾某,男,43岁,干部。
肋痛宿疾,近因劳过度,右肋部痛胀增剧,食欲大减,纳谷则胀满,神疲乏力,面色微带晦暗,舌质淡紫,舌苔薄白略腻,脉象弦涩。经西医检查:肝大4公分,质中等硬,有明显压痛;脾大1.5公分,质中等硬,有明显压痛,肝功能检查,其中转氨酶偏高,诊断为慢性肝炎,于96年6月7日就诊。中医辩论,属肝郁气滞,久病入络,气滞血凝,肝络瘀积,痹阻为患,治以本方加减。
处方: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芎8克、红花6克、玉金10克、丹参12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青陈皮各10克、桃仁10克、玄胡10克。5剂。
二诊:肋痛胀大减,纳谷略增,舌脉同前,仍以原方出入续服15剂。
三诊:肋部痛胀基本消失,复查肝大缩减为2公分,脾只可能解及,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嘱常服归芍六君丸(或用汤剂)以巩固疗效。
按:两肋为肝经循行部位,本证多因肝气或肝络痹阻而致,临床每见肝病延久难复,始由气机不和,续而气滞,血凝,故右肋下或两肋剌痛而胀,瘕积不移(肝脾肿大),治以养血理气活络祛瘀,收效颇佳。
为了减小篇幅,上述病案仅是举例,而王清任所创本方治疗十八种瘀血病,无不有效,何止如此治疗数病呢?在临床上只要掌握气滞血瘀的症候,使用本方就能得心应手。
三、几点体会
1、鉴别与辩证
本方为逐血府之瘀而设,考瘀的含义,简而言之,据《医学大辞典》谓“瘀血之停蓄者即蓄血”。《说文解字》说:“瘀,积血也。”血脉受损,或离经之血未得排出体外停积体内某部的总称。
在症状表现上,如面容带?黑或晦暗,皮肤色紫肌肤甲错,或症积腹胀,青筋暴露,跌仆损伤,部位固定,持久性疼痛等,均应考虑为“瘀血”的征象。在舌诊上,以舌紫暗或呈兰色辩为其特点,而脉象一般以缓涩者较多,但亦有沉弦不等。
瘀血在辩证上,首先要了解有关瘀血的病史和症状,以及持续性或局部疼痛,尤须重视对慢性疾病如痹证和内脏症积,或虚劳形瘦、潮热、盗汗、妇女经闭、经少、腹痛等证,亦有“瘀血”存在的可能。
此外有明确有“瘀”的前提下,还须明辩瘀血的性质之新久,程度之轻重,部位之表里上下,脏腑经络等,来抉择本方的运用。
2、疗效机制探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