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2)

时间:2015-01-27 16:19 点击: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所有48例患者中58枚动脉瘤均成功行介入治疗,其中完全致密栓塞者43枚,动脉瘤体栓塞90%~95%者15枚,栓塞后行脑血管造影均显示动脉瘤填塞效果满意,成功率为100%。经治疗后,所有患者中出现并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所有48例患者中58枚动脉瘤均成功行介入治疗,其中完全致密栓塞者43枚,动脉瘤体栓塞90%~95%者15枚,栓塞后行脑血管造影均显示动脉瘤填塞效果满意,成功率为100%。经治疗后,所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4例(8.33%),均为脑血管痉挛,经对症予以推注罂粟碱30 mg后,症状缓解。

  2.2 随访生活质量评定

  所有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随访半年比较,随访1年患者的PF、RP、RE得分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随访期间生活质量的比较(分,x±s)

  与随访半年比较,*P<0.01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因其极易破裂出血危及生命而被称之为人体的“定时炸弹”,已有相关统计学数据显示,本病的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已高达6/10万~29/10万,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5],由于其常出现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故而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本病的关键所在,但是就现今的临床治疗措施而言,内科保守治疗仅适用于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主要包括控制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紧张等来控制容易导致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6],但仍需定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其大小与发展情况,而外科手术属于一种侵入性,且较为复杂的操作手段,具一定的风险,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耐受性较差[7],而血管内治疗措施,则是基于脑血管造影,在血管内插入微细导管通过向导管内灌注栓塞材料进行的微创手术治疗[8],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术已成为本病治疗中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其适应证多为患者属于破裂的急性出血期,一旦确诊即刻行栓塞治疗或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老年尤其是75岁以上的患者以及出血后的危重患者等不能耐受手术者;巨大动脉瘤者,以致手术夹毕较为困难者;复发患者等[9-11],对上述多采用Neuroform支架技术和Remodeling辅助技术。对于治疗时机而言,应越早治疗,一经确诊则即刻行栓塞治疗,主要由于早期血管内操作相对较为简单,随着出血时间延长,其并发症发生率亦呈增加趋势,相关研究提出,第一次出血后的48 h之内,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概率为10.0%,而此时死亡率为5.3%,若拖延一周则死亡率升高至10.0%[12]。本研究中即确诊后立即行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显示,所有48例患者中58枚动脉瘤,均成功行介入治疗,其中完全致密栓塞者43枚,动脉瘤体栓塞90%~95%者15枚,成功率100%。经治疗后,所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4例(8.33%),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已从既往躯体健康渐次转向身心健康,更多关注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引入信度与效度均较佳的SF-36量表,以期探索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随访半年比较,随访1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较好,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苑来生.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343-344.

  [2] 赵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5):46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