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简述预防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4-07-22 14:47 点击:
【摘要】在泌尿外科各类疾病中,泌尿系结石是其中一种常见多发病症,治愈后又有较大的复发几率,不仅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巨大痛苦,还给社会和病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在近年来对于预防泌尿系结石的相关研究较多,且均有所成效,本文基于此


  【摘要】在泌尿外科各类疾病中,泌尿系结石是其中一种常见多发病症,治愈后又有较大的复发几率,不仅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巨大痛苦,还给社会和病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在近年来对于预防泌尿系结石的相关研究较多,且均有所成效,本文基于此就泌尿系结石的预防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预防;食物纤维;草酸钙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1671-8725(2014)06-00011-02

  在泌尿外科各类疾病中,泌尿系结石是其中一种常见多发病症,具有治愈后有较高几率复发的特点。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据研究表明,各类脏器结石中,主要成分为草酸钙者治愈后约有60%~80%的高复发率[1],这不仅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巨大痛苦,还给社会和病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近年来极为关注泌尿系结石的预防研究。基于此,本文从控制草酸钙含量入手对泌尿系结石预防研究作如下综述。

  1 饮食预防的作用

  1.1 摄入足量水分

  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大部分日常摄入水分量远远不及正常人群。通常来说,办公室白领患泌尿系结石的几率比体力劳动者更高。李大伟[2]等研究发现泌尿系结石人群中,近80%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为办公室白领。这类人群缺乏锻炼,体力活动相对较少,日常摄入水分不足,由此成为导致泌尿系结石的重要危险因素。尿液中含有结晶成分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尿液中草酸钙含量饱和后则会形成草酸钙结晶,但尿液中草酸钙过饱和状态具有间歇性,多出现于脱水状态或者餐后。病人尿路处于通畅状态下则可随时排出游离于尿中的结晶,因而难以形成大块结石。由此来看,尿液中结晶潴留聚集是结石成形的必要前提条件。当尿液中结晶聚抑制物如T-H蛋白、肾钙素以及糖蛋白缺失或者含量过低时才能形成。除此之外,草酸钙结晶也会受到镁和枸橼酸的影响而致生长受抑,换而言之,在浓度一定的镁和枸橼酸尿液环境下是无法形成草酸钙结石的。

  摄入足量水分有利于提高尿草酸排泄量,使草酸过饱和状态得到缓解。在高温下,人体过度暴露、发汗过多往往会导致结石的形成。Curhan[3]等研究发现,通过饮用茶、咖啡、饮料或者温开水等可使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降低10%~39%。日常饮水量应根据气温、个体劳动强度以及出汗情况来合理制定。通常来说,正常状态下每24h应保持不低于1500ml的尿量,人在一天中经由呼吸、皮肤表面蒸发而丧失的水分超过500ml,因而日均水分摄入量应不低于2L,若机体大量出汗还应适度增加补水量。

  1.2 高钙饮食

  高钙饮食与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并无矛盾和冲突,与传统的泌尿系结石预防措施中严格控制钙摄入量的原则也并不相悖。根据临床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钙饮食有利于促进钙与肠道草酸的结合,进而合成机体不吸收的草酸钙,草酸吸收量由此降低;低钙饮食则会导致草酸吸收量升高,进而增加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钙在促进草酸钙过饱和方面的影响远远不及草酸,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想控制尿液中形成草酸钙,严格控制草酸摄入量才是有效策略。Curhan[4]在一项前瞻性调查中发现,年龄相关性结石发病率与病人食物中钙摄入量呈负相关,接受钙制剂补充人群发生结石的几率增加20%,所以高钙饮食预防泌尿系结石的效果高于钙制剂。此外,高钙饮食还应与磷酸盐、镁盐以及钾盐的补充、日常水分补充等措施相结合,Matlaga[5]等发现女性人群中喜爱酸奶、奶酪以及牛奶等高钙量饮食者肾结石发病率远远低于恶食此类食物的女性。

  1.3 足量补充食物纤维素

  Straub[6]等研究表明,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率与摄入食物纤维素量呈负相关,笔者认为其发生机制如下:(1)肠管内吸收草酸量降低;(2)激素应答变化;(3)肠管内环境发生变化;(4)肠管转运时间得以降低;(5)高纤维素食物不会产生过多热量。上述综合因素降低了尿酸生成量,从而对结石形成产生抑制。由此可见,食物纤维素的摄入对于泌尿系结石病人而言是有利的,但不可食用那些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纤维。

  1.4 改变饮食习惯

  据Webber[7]等研究发现,近480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中,年龄在21~50岁之间者占72.8%,剩余27.2%则为31~40岁。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应为当代青年生活条件有大幅改善,习惯性摄入水分量过少、高糖以及高蛋白饮食、喜好卤味和腌制品、平时锻炼过少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摄入过多动物蛋白会造成尿液中尿酸、钙含量升高,而枸橼酸盐含量降低,导致机体酸负荷升高,尿酸碱值下降,当尿液酸碱度处于4.5~5.5之间,则为尿酸钙沉淀以及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此外,摄入高动物蛋白还会增加骨化三醇生成量,对合成甲状旁腺素产生抑制效应,肾小管再吸收钙量由此降低,尿路中钙结石成形几率增加。机体摄入过多的糖后,尿液中所含致石物质含量也随之升高,尤其是尿钙。这些是导致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

  2 药物预防的作用

  2.1 噻嗪类利尿剂

  Porena[8]等研究发现噻嗪类利尿剂能够降低肠道内草酸吸收量以及尿草酸量。行噻嗪类药物注射后,机体内尿钙降幅约为20%~30%;对于草酸含量正常的病人,经噻嗪类利尿剂注射治疗后也可使尿钙量降低。与此同时,噻嗪类药物还有益于保护骨组织,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质转化,从而与高钙性结石对抗。在一项动物实验中,接受氢氯噻嗪注射后的患有结石的狗体内尿草酸量显著减少,并且联合结石预防类药物和利尿药使用可收到更为显著的效果[9]。但也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如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痛风以及糖尿病病情加重等。所以接近一半的患者难以耐受,而且在治疗期间要频繁检测尿糖、尿钾以及钙离子等。Pak[10]等人为降低钙摄入量后,与枸橼酸镁和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结合可降低尿中草酸钙结晶量,并使骨密度提升,用于治疗吸收性高尿钙病人效果确切。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