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两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2)

时间:2013-08-23 13:30 点击:
3.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决定。一般秧苗分蘖力弱、长龄秧、瘦田、迟栽和雨水少的地区宜密,而郎溪县全年气温较高,雨量也较多,土地肥力较高,适宜稀播。一般情况人工插秧田株行距为26.7cm16.7cm,栽
 
  3.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决定。一般秧苗分蘖力弱、长龄秧、瘦田、迟栽和雨水少的地区宜密,而郎溪县全年气温较高,雨量也较多,土地肥力较高,适宜稀播。一般情况人工插秧田株行距为26.7cm×16.7cm,栽植穴数达到25.5万穴/hm2,每穴4~5个茎蘖苗,保证基本苗112.5万株/hm2,人工拉线栽插。机插秧田株行距为30.0cm×16.7cm(宽行窄株),播种24万穴/hm2左右,每穴2~3株苗。
 
  3.4水浆管理
 
  对人工插秧田,水稻移栽大田后,水浆管理要采取“浅水插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拷田,深水孕穗扬花,后期干干湿湿”的原则,收获前5~7d断水,切忌断水过早,以免降低粒重;对机械插秧田,机插秧后,及时开好“平水缺”,排尽田面积水,自然落干,搁田3~5d。过后,实行浅水勤灌,即上1次浅水层,2~3d自然落干,再上新水,以协调土壤水、气、热,促进秧苗发根、分蘖,避免形成黄、黑根。当全田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排水搁田,叶龄余数2.5叶左右或拔节初期覆水。为达到“稻田不陷脚、田间无裂缝”的搁田效果,通常采取多次轻搁田的方法,切不可一次重搁。孕穗期间要保持浅水层,抽穗后坚持间隙灌溉,即上一次浅水层,两三天自然落干,湿润一两天后再上新水,以维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3.5追肥及除草
 
  在插秧7d后追施分蘖肥。对黄泥田和稳水田,追施氮肥总量的30%,孕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10%;对砂田和稳水性能差的水田,追施氮肥总量的20%,孕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20%。施追肥时,用规定数量的水田除草剂和杀虫双大粒剂30kg/hm2与追肥混施,以除大田杂草和防二化螟的危害。
 
  3.6防早衰
 
  水稻通常在抽穗后到成熟期间呈现茎叶枯黄,叶片功能甚至死亡,致使成熟度不好,千粒重不高。引起水稻早衰主要原因是水稻生长后期肥水管理不科学,缺肥、断水过早或灌水太深。防治措施:选择好的品种,合理密植;在水稻各个生育期进行科学肥水管理,施肥上平稳促进和合理搭配;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水稻后期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4主要病虫害防治
 
  4.1主要病害
 
  4.1.1绵腐病。主要发生在播种至立针时。一般气温低于15℃时,秧苗不能生长,抵抗力受冷害削弱,此时适宜绵腐菌生长。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灌清水冲洗2~3次,排除秧田污菌;及时灌浅水,严重时喷施硫酸铜1000倍液2250kg/hm2。
 
  4.1.2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有叶瘟和穗颈瘟。叶瘟: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通常表现为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穗颈瘟:常发生于颈部、穗轴、枝梗上,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灌浆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全不结实。防治方法: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的2~3个品种搭配种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杀菌,1kg种子用20%三环唑3g浸种24h;如有急性型叶瘟病斑出现,立即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900~1170g/hm2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170~150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
 
  4.1.3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到顶叶及穗部。一般叶鞘先发病,随后是叶片。轻的叶片枯黄,抽穗困难,出米率下降,严重时常导致稻株倒伏或枯死,使水稻严重减产。防治方法:控制氮肥,合理密植,浅水勤灌,适度晒田,增强水稻抗倒抗病能力;在分蘖盛期防治2次,隔7d防治1次,用5%井冈霉素水剂2250mL/hm2,或50%托布津150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均匀喷到稻株中下部。
 
  4.1.4稻曲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灌浆期,是两系杂交水稻常发的病害,尤其在贪青晚熟的品种中发生严重。病菌侵染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发出墨绿色粉末。防治方法:防止该病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是合理配方施肥,不偏施氮肥。但还要进行药剂防治:选择好防治药剂,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前2~3d喷药1次,间隔7d再喷第2次药。
 
  4.2主要虫害
 
  4.2.1水稻螟虫。也叫钻心虫,水稻分蘖期受害。症状表现为先蛀食叶鞘,造成枯鞘,后咬断心叶,造成枯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防治方法:在大田栽秧后的7d左右,结合施追肥、除草撒施杀虫双大粒剂30kg/hm2。另外,在7月中旬,用0.2%高渗甲维盐600~900mL/hm2,或5%锐劲特450mL/hm2对水再喷雾1次。
 
  4.2.2稻纵卷叶螟。又叫刮青虫,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后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为主要特点,可导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产量降低。防治方法:用18%杀虫双水剂3000~3750mL/hm2,或晶体敌百虫150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施药时间一般以傍晚为宜。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