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2)

时间:2015-12-26 15:43 点击:
本指标仅作为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完成的基础上,按照地质灾害点的位置按一定半径做缓冲分析,将地质灾害点的耕地进行扣除。 4)有效灌溉率(C6) 选取灌溉保证率指标体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

  本指标仅作为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完成的基础上,按照地质灾害点的位置按一定半径做缓冲分析,将地质灾害点的耕地进行扣除。

  4)有效灌溉率(C6)

  选取灌溉保证率指标体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同时也能反映当地灌溉水利设施的完备程度。

  5)区位条件(C10)

  耕地区位条件反应了耕地的利用价值,区位条件越优,对耕地的资源、资金投入越便利。区位条件指标计算包含耕地到城镇距离和耕地到主要干道距离两方面,运用ArcGIS的距离分析进行加权计算。

  6)农业人口比例(C12)

  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非农人口越多,区域非农发展可能性越大;反之,农业人口比例越大,人口对耕地的依赖程度也越强,耕地承载的压力越大,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难度也越大。

  2.2.3建设条件综合排序

  1)建立决策矩阵A:全县参与评价的共683个行政村,12个评价指标,对数据集标准化处理,形成规范化的决策矩阵,记第i个评价单元的第j个指标的值是yij。

  2)确定评价指标的熵权

  本研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熵权法原理是:某项指标的值变异程度越大,信息熵越小,即提供的信息量越大,相应权重越大,反之,权重越小。

  3)构造加权矩阵

    将标准化数据乘以对应各指标的权重,构成加权矩阵V。根据ci值的大小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排序。ci值越大说明耕地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各项条件越好。根据以上方法,按照综合排序对县域基本农田进行分级,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近、中、远期。

  2.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分类

  土地整治系统是一个由待整治土地、劳力、技术、资金等多种要素构成,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些构成要素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中,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外在表现形式与组合规律的整体就称为土地整治模式。

  划分整治模式主要考虑各个区域所存在的整治工程可改造和消除的各种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因此本研究从田水路林方面选用田块坡度(C5)、有效灌溉率(C6)、排水条件(C7)、田间道路条件(C8)4项指标进行评价。按照自然断点法将4个指标划分为高中低限制级别,之后按照4种指标限制类型的组合进行划分模式类型。按照前述指标顺序进行形如“高中中低”的组合统计。理论上,中江县4个因素的组合类型应有81种,经汇总分析,实际有76种。

  一般来讲,因素限制程度达到中等水平时就对农用地生产潜力的发挥具有明显限制作用;一个限制因素组合类型中,高限制因素个数越多,该单元农用地改造难度越大。与此同时,农用地整治难度还与限制因素本身性质有关,限制因素个数相同因素组合不同,最终改造方向、难度也不同。因此,本文确定的农用地整治模式分区重点考虑限制因素性质对农用地整治类型分区的影响。组合类型的划分原则为:

  1)从具体限制因素看,克服和改造坡度的难度最大、工程类型最复杂,尽管可通过修筑梯田改变坡度,但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且要更多地考虑水土保持和生态影响,需要大量工程的投入,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将组合类型中坡度因素限制级为高的组合类型划为类型区Ⅰ,另外,当坡度因素限制为中同时其他为中或者低限制级时的组合也划入这一类。

  2)农田水利建设是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将灌溉因素或排水因素的限制级为高的组合划入类型区Ⅱ,灌溉因素或排水因素的限制级为中其他因素为低的组合同样划为类型区Ⅱ,当有灌溉排水和田间道路指标同时为高或中时,优先考虑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3)田间道路的建设主要是提高耕地的区位和耕作便利条件,因此将只有田间道路条件限制等级为高的组合划入类型区Ⅲ,同时4个因素的限制等级全为低的组合类型划为类型区Ⅲ。

  基于上述原则,最终将76种限制因素组合类型划分为3个农用地整治模式类型区。

  3、结果与分析

  3.1整治区时序安排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